
很多人覺得老母親最后用發(fā)簪(fā zān)刺向兒子??的戲份不可理解、有悖人倫(rén lún)。我個人覺得這恰恰是劇最好(zuì hǎo)的一處處理,相比其他人物結局的(de)走向,老母親的人物弧光更鮮明(xiān míng)。
在過往的影視與文學敘事中(zhōng),“母親”這一角色常常被賦予超越常理(cháng lǐ)的圣性。正如片中“貴賓”提到的那句(nà jù)臺詞:“上帝無法做到無處不在,于是創(chuàng)造了(le)母親?!蔽覀円呀浟晳T了母愛??至上的(de)價值系統(tǒng),習慣了母親犧牲一切、包容(bāo róng)一切,甚至在無數(shù)關于人倫慘劇的(de)劇作中,“子殺父”、“父殺子”、“子殺母”并(bìng)不少見,唯獨“母殺子”這一情節(jié)極其罕見(hǎn jiàn)。不是因為不真實,而是因為太違背(wéi bèi)我們被默認接受的敘事倫理。
但(dàn)也正因如此,這一處理才真正擊中人性(rén xìng)深處的震顫之點。
回到劇中老母親(mǔ qīn)的具體故事。在一些講述中我們(wǒ men)知道,老母親的丈夫是個爛(làn)人,她在婚姻中長期忍氣吞聲,她很(hěn)愛??自己的兒子??,也其實深知兒子??(ér zi)懦弱、且在看似善良的表象下(xià)繼承了父親殘酷、惡的一面,只是(zhǐ shì)她一直以來不愿意承認罷了。當(dāng)兒子??在游戲里,為了自己保命,提刀(tí dāo)刺向瘦弱的母子時,她選擇(xuǎn zé)保護那對母子。那一刻,完全是她(tā)作為一個個體的人的良善,戰(zhàn)勝(zhàn shèng)了作為一個母親的母性。這是下意識(xià yì shí)的,完全出于本能。母親身份禁錮了(le)她作為女性的一輩子,但并沒有(méi yǒu)讓她完全失去作為一個人的(de)主體性,也并沒有消磨她身上正義(zhèng yì)且善良的一面。
在這個結局之前(zhī qián),她可以無數(shù)次包容兒子??,用愛??包裹兒子??(ér zi),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換兒子??(ér zi)活下去;在這個結局之后,她依然回歸(huí guī)了自己的母性,完全無法接受因為(yīn wèi)自己的舉動導致兒子??喪命,最終選擇(xuǎn zé)自殺。
所以,我認為這個角色非常立體(lì tǐ)、復雜而動人,相比劇里很多其他角色(jué sè),是要更豐滿的。劇里其他角色(jué sè)要么是一種純粹的、單薄的,或(huò)瘋批的、可憐又可恨的壞;要么(yào me)是近乎離譜的圣母;要么是如花般(rú huā bān)破碎一樣的白月光,這些都是類似(lèi sì)故事里常見的人物側寫。
唯有老(lǎo)母親,很不一般,值得細讀。
縱觀全劇(quán jù),許多人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虎??頭蛇尾(hǔ tóu shé wěi)、人設崩壞,或為了情節(jié)推進而被(bèi)強行賦予偉光正的選擇,甚至以降(yǐ jiàng)智、倉促下線收場。劇作試圖通過主角(zhǔ jué)的清白和悲壯來喚起道德高度(gāo dù),尤其在結尾處,讓那個近乎圣母化(huà)的成勛奇喊出那句“我們不是畜生,我們(wǒ men)是人”。這句話確實有力量,但(dàn)更多來自臺詞本身的情緒強度(qiáng dù),而非角色行為所積淀出的說服力(shuō fú lì)。
真正讓人記住的,并不是誰(shuí)喊得最響亮,而是誰在沉默(chén mò)中完成了真正的掙扎。就像(xiàng)那個在“做母親”與“做人”之間,悄然(qiǎo rán)做出選擇的角色一樣。
對了,她(tā)的名字叫做:張金子。

公眾號 付(fù)突突 后臺回復“ 魷魚?? ”獲取觀看資源。
題圖(tí tú):老母親劇照
你還可以:
又看了一遍《情書??》 ??夕陽(xī yáng)自由計劃 : //2022年7月初,建了個叫做“讓(ràng)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陽”的群(qún)(后臺回復“加群”) //今日份,來自@Beatrice,攝于6月(yuè)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