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酸梅湯
排版編輯 | Joy
當懸疑劇的地域(dì yù)版圖延展至西北。
盡管《沙塵暴》是我(wǒ)第一次寫懸疑劇,但我已經(jīng)為這(zhè)一天準備了多年。
編劇趙冬苓在采訪(cǎi fǎng)中如是說道。
與她之前執(zhí)筆的(de)年代劇不同,《沙塵暴》粗糲、硬核的懸疑(xuán yí)風格無疑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
盡管如此(jǐn guǎn rú cǐ),導演譚嘉言和編劇趙冬苓仍然力圖交出(jiāo chū)一份足夠令觀眾滿意的答卷。
《沙塵暴(shā chén bào)》由段奕宏、王鏘、張佳寧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lǐng xián zhǔ yǎn),講述跨越八年的連環(huán)命案在西北(xī běi)邊陲小鎮(zhèn)重啟調(diào)查的故事,于 3 月(yuè) 28 日在優(yōu)酷播出。
△ 《沙塵暴》今日開播
該劇(gāi jù)由一樁橫跨八年的鍋爐焚尸案勾連(gōu lián)出新的案件,講述了當?shù)匦叹?chén)江河(段奕宏飾)與外來干警羅英瑋(張瑤飾)不(bù)放棄真相,抽絲剝繭追查真兇的故事。
劇集(jù jí)融入了“沒有證據(jù)、無作案動機、熟人法則(fǎ zé)”等元素,以硬核推理的手法,還原(huán yuán)了小鎮(zhèn)連環(huán)兇殺案的幕后真相,揭示(jiē shì)了鄉(xiāng)土熟人社會背后的人性裂痕(liè hén),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
故事里,隨著(suí zhe)舊案與新案在時空中來回交織(jiāo zhī),謊言與真相不斷博弈,一場裹挾著(zhe)懸疑與人性的劇烈風暴,正在席卷(xí juǎn)眾人。
△ 《沙塵暴》取景地荒涼偏僻
而劇如其(rú qí)名,“沙塵暴”不僅體現(xiàn)了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shēng cún huán jìng),更隱喻了邊陲小城熟人社會間(jiān),被黃沙遮蔽的真相與人性,是(shì)一部有著西北味兒的新作。
日前,極客(jí kè)電影??(ID:geekimovie)對話《沙塵暴》的導演譚嘉言與編劇(biān jù)趙冬苓,旨在揭開本劇幕后的創(chuàng)作之(zhī)路。
01 趙冬苓:首次懸疑創(chuàng)作,聚焦時代邊緣(biān yuán)的眾生相
一具尸體從燒紅的(de)鍋爐中掉出來。
這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de)場景,是《沙塵暴》的創(chuàng)作原點。
這個畫面(huà miàn)最早是趙冬苓在最高檢采訪時,聽到(tīng dào)的一個案子,當時她就認定,這是(zhè shì)一個絕佳的故事開頭。
時隔經(jīng)年,這個(zhè ge)場景依然像一把鉤子,勾著趙冬苓,必須(bì xū)為它寫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是(dàn shì)開頭有了,具體要寫什么主題(zhǔ tí)、故事發(fā)生在哪里,還沒有頭緒。
△ 《沂蒙(yí méng)》《警察榮譽》海報
身為著名影視劇作家的(de)趙冬苓,曾經(jīng)寫出過《沂蒙》《警察榮譽》等(děng)高口碑影視劇。
但是和以往的年代(nián dài)劇創(chuàng)作不同,這是她第一次嘗試(cháng shì)懸疑題材,并且還要從一個場景反(fǎn)推出故事,這與趙冬苓以往從采訪(cǎi fǎng)積累素材再創(chuàng)作的流程完全不同(bù tóng)。
這雖然給了她極大的挑戰(zhàn)(tiǎo zhàn),也令她相當興奮。
經(jīng)過反復的(de)思考與推演之后,故事的主題逐漸(zhú jiàn)清晰。
我想表現(xiàn)中國快速現(xiàn)代化進程(jìn chéng)中,那些被甩在身后的邊緣(biān yuán)地帶。不僅是經(jīng)濟差距,更重要的(de)是城鄉(xiāng)之間、中心與邊陲之間觀念和(hé)生存狀態(tài)的撕裂感。
資源枯竭的(de)邊陲小城,停滯的時間,躊躇不安的(de)人們。
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和背景在(zài)她的腦中逐漸成型,在這座小(xiǎo)城里,人們面臨著走出去還是留下來(liú xià lái)的抉擇,家鄉(xiāng)對遠離的人有著(yǒu zhe)莫名吸引力,而留下的人則在(zài)傳統(tǒng)生活與現(xiàn)代文明的碰撞中掙扎(zhēng zhá),這成為了《沙塵暴》獨特的故事底色(dǐ sè)。
△《沙塵暴》中展現(xiàn)的小城市風貌
趙冬苓(zhào dōng líng)想要描繪一幅被時代甩在身后(shēn hòu)的群體長卷。
與近幾年懸疑劇集的(de)做法類似,《沙塵暴》全劇也僅有 12 集(jí),但是長劇出身的趙冬苓并沒有“水土不服(shuǐ tǔ bù fú)”,反而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創(chuàng)作方法論(fāng fǎ lùn)。
她認為像《沙塵暴》這樣的單一敘事(xù shì)本身天然適配短篇幅的形式:
若僅(ruò jǐn)聚焦案件本身,十幾集已是容量極限(jí xiàn),這點從美劇的單集案件模式也能(néng)印證。
《沙塵暴》容納了七八個主要人物的(de)完整命運軌跡:“哪怕是小吃攤販這樣(zhè yàng)的配角,也要有鮮活的生命(shēng mìng)歷程?!?
△劇中人物關系圖
她堅持不(bù)將人物工具化,案件推理與時代觀察(guān chá)必須共生,懸疑只是外殼,殼里裝的(de)是人性與現(xiàn)實。
以及,在創(chuàng)作過程(guò chéng)中,趙冬苓坦言美劇《冰血??暴》對她的(de)重要影響。
我對《冰血??暴》確實有特殊(tè shū)情感,早年初次接觸時,因為偏好中產(chǎn)階級(zhōng chǎn jiē jí)題材,不太能接受它的粗糲風格。但(dàn)多年后重看,它完全擊中了我(wǒ)。
《沙塵暴》從劇名到情節(jié)設計都有(yǒu)致敬《冰血??暴》的元素,比如孫彩云這個(zhè ge)角色借鑒了《冰血??暴》第 2 季里屠戶老婆(lǎo pó)的形象,同樣是一位胸懷大志、充滿奇思(qí sī)幻想且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rén),但孫彩云身上更有著濃厚的(de)中國鄉(xiāng)土氣息。
△黃小蕾飾演孫彩云
設定里(lǐ),前半段孫彩云是每個月去獄中(yù zhōng)探望丈夫的溫柔賢惠妻子,后半段成(chéng)了“床???上就沒缺過人”的花心(huā xīn)濫情女人??,很有角色張力。
我們過去(guò qù)在小城市生活,在農(nóng)村能碰到(pèng dào)很多充滿奇思妙想的人,他們不接觸(jiē chù)外面的世界??,卻能用自己的(de)邏輯自洽地解釋外面的現(xiàn)象。我(wǒ)把這些生活經(jīng)歷和感觸都放在(fàng zài)了孫彩云身上。
這樣的本土化改編(gǎi biān),讓觀眾對孫彩云這個角色既感到(gǎn dào)新奇又覺得熟悉,仿佛她就是身邊(shēn biān)某個充滿故事的人。
△ 編劇趙冬苓通過(tōng guò) VCR 介紹創(chuàng)作初心
02 導演譚嘉言:文學性吸引(xī yǐn)段奕宏加盟 , 打造西北風味懸疑劇作
這個(zhè ge)故事非常精彩,我認為趙老師?????的劇本(jù běn)非常難得的一點是,它在故事(gù shì)的基礎上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它(tā)描繪了人與命運、人與所處(suǒ chù)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這種文學趣味讓(ràng)我對故事非常著迷。
導演譚嘉言坦言(tǎn yán),正是《沙塵暴》劇本的文學趣味,讓他(tā)決定接手這部劇的拍攝工作。
△導演(dǎo yǎn)譚嘉言
所謂文學性,最重要的一點便是(biàn shì)寄情于景,可以說《沙塵暴》劇組最大化地(dì)展現(xiàn)了這一點。
劇組選擇西北的(de)沙漠、草??原、時隱時現(xiàn)的雪山當做故事的(de)背景板,為整部劇定下了異域(yì yù)、魔幻、粗糲的美學基調(diào)。
劇組深入荒漠(huāng mò)實地拍攝,以偏紀實的影像風格捕捉(bǔ zhuō)自然賦予的蒼涼質(zhì)感。
景色已經(jīng)足夠(zú gòu)震撼,鏡頭只需如實記錄,環(huán)境的(de)壓迫感便已自動滲入人物命運中(zhōng)。
這樣的選擇并非刻意為之,劇中(jù zhōng)那荒蕪的沙漠與廢棄的小城(xiǎo chéng)不僅是視覺符號,更是主題的延伸(yán shēn)。
△段奕宏飾演的陳江河在沙漠啃(kěn)饅頭
衰敗的縣城環(huán)境放大了人物(rén wù)的困境,困在其中的主人公是留下(liú xià)還是逃離?
這種掙扎給了劇中所有(suǒ yǒu)人物一切行為的原始動機,那便是(biàn shì)用盡全力活下去。于是這樣的美學情境(qíng jìng)便給了這種表達以廣闊的(de)舞臺。
△穿警察制服的陳江河
與(yǔ)導演相同,演員段奕宏也是看中了(le)本劇的“文學性”才選擇加入的。
從(cóng)故事可觀性來說,陳江河的故事(gù shì)不如其他角色那么精彩,但段老師?????看中(kàn zhòng)了劇里的文學性,主動要求出演,并且(bìng qiě)成功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警察形象(xíng xiàng)。
對于本劇另一個重要角色王鏘,譚嘉言(tán jiā yán)導演表示第一次見到他時,就感覺他(tā)有一種“孩子??氣”。
和王良這個角色在(zài)成長環(huán)境中形成的自我特質(zhì)有(yǒu)共通之處,而且他本心善良,質(zhì)樸(zhì piáo)的感受能力也有助于他進入角色(jué sè)。
△王鏘飾演王良
談到本劇的監(jiān)制是(shì)高群書??導演,他導演的《西風烈(liè)》是國內(nèi)此類題材影視劇繞不過去(guò qù)的里程碑,同樣的“西北味兒”十足。
高導(gāo dǎo)經(jīng)驗豐富,他的《西風烈》給我留下(liú xià)了深刻印象。在這部劇中,他在影像(yǐng xiàng)風格、敘事風格上都給予了很多(hěn duō)幫助,尤其是他的心態(tài)和經(jīng)驗(jīng yàn),讓我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更加從容(cóng róng)。
談及首度與優(yōu)酷平臺合作,譚嘉言導演(dǎo yǎn)滿是感激:“優(yōu)酷給予了我最大的(de)信任和充分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這在(zài)當下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非常難得。”
導演(dǎo yǎn)接下來還“劇透”道,他與優(yōu)酷接下來(jiē xià lái)還將合作第二部作品《光與霾(mái)》,值得觀眾期待。
03 近十年懸疑劇發(fā)展 , 求變求新(qiú xīn)是主旋律
懸疑劇一直是最主流的(de)劇集類型之一,但是正因如此,類型賽道始終(shǐ zhōng)面臨著創(chuàng)新突破的難點。
回顧近十年(jìn shí nián)懸疑劇的發(fā)展,2015 年之前,受到早期經(jīng)典作品(jīng diǎn zuò pǐn)《重案六組》等的影響,大多仍多為單元(dān yuán)劇的形式,案件與案件之間的(de)關聯(lián)性不強。
△《白夜追兇》成 2017 年懸疑片(xuán yí piàn)一大爆款
2017 年,優(yōu)酷制作的《白夜追兇(zhuī xiōng)》是當年一大爆款,本劇以極具電影??(diàn yǐng)感的鏡頭與雙胞胎探案的新穎(xīn yǐng)敘事詭計,迅速招攬了大批劇粉。
更(gèng)重要的是,本劇驗證了懸疑題材(tí cái)成為全網(wǎng)爆款的潛力,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fēn shì liǎng jiǎo)”直到今天都是劇迷們討論的熱門??話題(rè mén huà tí)。
經(jīng)此一役,平臺無疑看到了“懸疑 + 人性(rén xìng)深度”的敘事可能,不少作品開始運用(yùn yòng)人物情感串聯(lián)多線時空,增強觀眾的(de)沉浸感。
這種敘事方式摒棄了單純(dān chún)追求燒腦和復雜剪輯的做法,讓(ràng)觀眾更關注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變化(biàn huà),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再以《沙塵暴》為例(wèi lì),它以人物的情感為線索,將(jiāng) 2004 年、2012 年等不同時空巧妙串聯(lián),每個(měi gè)時空的斷點都源于人物的情感(qíng gǎn)。
觀眾跟隨人物視角,在不同時空穿梭(chuān suō),深入感受故事的張力和深度,仿佛(fǎng fú)置身其中。
△《沙塵暴》中的女性群像
《沙塵暴》雖(suī)只有 12 集,卻描繪了七個獨立成篇(chéng piān)、立體鮮活的嫌疑人和兩個女性受害者(shòu hài zhě),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特色和人生(rén shēng)選擇。
女性角色更是多樣,她們既是(shì)受害者又是加害者,展現(xiàn)出野草??般旺盛(wàng shèng)且孤獨的生命力,體現(xiàn)生活的復雜性(fù zá xìng)。
人物之外,視覺表達也是《沙塵暴》的(de)一大亮點。
劇集根據(jù)西北地貌特征,采用(cǎi yòng)明亮、開闊又荒涼壯闊的影像風格(fēng gé),照明上接近自然光效,演員表演追求(zhuī qiú)生活流的自然方式,敘事和剪輯(jiǎn jí)淡化戲劇沖突,從邏輯和人物動機(dòng jī)出發(fā)展現(xiàn)故事。
△荒漠極速飆車
同時,以(yǐ)大量風沙實拍營造漫天狂沙的西北(xī běi)小城氛圍,“沙塵暴”這一美學意象折射出“掩蓋(yǎn gài)與隱藏”“冷酷與無情”等含義,與(yǔ)劇情中隱藏的真相、人性的冷酷(lěng kù)等相互映襯,象征命運的無常。
現(xiàn)如今(xiàn rú jīn),地域地貌已成為懸疑劇的另一種(yī zhǒng)標簽,比如 8D 山城重慶、冬日冰冷肅殺的(de)哈爾濱相繼成為國產(chǎn)懸疑劇中的“罪惡(zuì è)之城”。
所以,期待這一部具有西北(xī běi)風味,并將視聽語言推向極致的(de)《沙塵暴》能夠在這個困局中探索出(chū)一條新的路徑,開創(chuàng)懸疑劇的西北(xī běi)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