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影院特稿 曹保平的 《涉過憤怒(fèn nù)的?!? ,大家都看了嗎?
從(cóng)表面來看,這部作品瘋狂、血??腥、殘酷;故事(gù shì)層面,情節(jié)兜兜轉轉,老金那把刀刃(dāo rèn)最終指向了自身。
影片的命題,從(cóng)復仇轉向了對原生家庭的探討(tàn tǎo)。

也因此,有不少網友將《涉過憤怒(fèn nù)的?!芬曌? “ 《烈日灼心》 版 《狗??十三(shí sān)》 ” 。
不過,如果嚴格比較,在敘事與風格(fēng gé)上,《狗??十三》要更勝一籌。
今年是《狗??(gǒu)十三》首映十周年,以此為契機,時光君想(jūn xiǎng)重溫一下這部佳作。
《狗??十三》

導演曹(cáo)保平的作品,似乎都命運多舛。
《涉過憤怒(fèn nù)的?!繁环e壓了四年;《狗??十三(shí sān)》則是“被禁”了五年,影片曾于2013年(nián)10月11日在華語青年影像論壇首映(shǒu yìng),后來還拿下了第21屆北京大學生?????(dà xué shēng)電影??節(jié)(2014)的最佳影片大獎,但直到2018年才(cái)正式公映。
不過,即便過去了五年,它(tā)依舊是及時的、犀利的。
因為這部(zhè bù)影片戳破了原生家庭表面和諧下(xià)的暗涌、傷痕和軟性暴力。

我們都(dōu)是這么長大的
《狗??十三》的主線(zhǔ xiàn)非常清晰,影片完整地呈現(xiàn)了13歲(suì)少女 李玩 (張雪迎 飾)被馴化的全過程(quán guò chéng)。
故事開篇,李玩在猶豫要不要選(xuǎn)物理小組,她和大部分少年一樣,糾結(jiū jié),迷茫,不知所措。
但,在老師?????的勸誡下(xià),父親很輕松地就幫她做(zuò)了決定。
原因非常簡單,放棄物理小組,進入(jìn rù)英語小組,女兒??能快速提升總成績和(hé)在學校的名次。

父親的做法非常(fēi cháng)務實,但卻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xuǎn zé quán),并枉顧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在(zài)他們的眼里,孩子??總會任性,但哄哄(hǒng hǒng)也就好了。

李玩的父母離異(lí yì),后媽又生了一個男娃。
奶奶父親怕(pà)李玩接受不了,商量之下,決定先瞞著(zhe)她, 這又抹殺了孩子??的知情權(zhī qíng quán) 。
而李玩得到的慰藉,是一條狗??狗??(gǒu gǒu)。
她給狗??狗??取名 “愛??因斯坦” ,將其視為(shì wèi)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然而,爺爺在(zài)買菜時,不小心丟了狗??狗??。李玩像(lǐ wán xiàng)瘋了似地尋找。

后媽出了個(gè)主意,買了一只和愛??因斯坦品種、毛發(fā)(máo fà)都差不多的狗??狗??,企圖蒙混過關。
其底層(dǐ céng)邏輯依然是,娃只要哄哄就會(huì)好的。

李玩仍在 反抗 ,試圖找到(zhǎo dào)真的愛??因斯坦。
為此,爺爺去外面尋狗??,傷(shāng)了腿;奶奶也去外面找,迷了路(mí le lù)。而李玩為了麻痹自我,借酒澆愁。
事情演變成(yǎn biàn chéng)這個樣子,激起了父親的憤怒,他(tā)用暴力制服了女兒??。
也是從這里(zhè lǐ)開始,李玩不得不 妥協(xié) 。

有句臺詞非常關鍵(guān jiàn):“全家人為了一個狗??,幫你尋!”
父親(fù qīn)是懲罰邏輯是, 狗??狗??丟了只是(zhǐ shì)小事,家庭遭受波折才是大事,為了(wèi le)貌似更加宏大的群體(概念)就可以(kě yǐ)犧牲微小的個體(個性)。
而大于個體(gè tǐ)的,除了家庭,還有所謂的人情世故。
李玩(lǐ wán)在無奈之下接受了假的愛??因斯坦(ài yīn sī tǎn),也在相處過程中跟狗??狗??培養(yǎng)(péi yǎng)出了感情。
可因為弟弟的任性(rèn xìng),導致狗??狗??被父親送到了狗??肉餐廳(cān tīng)。
最讓人不寒而栗的是, 故事臨近結尾,身在(shēn zài)飯局上的李玩,為了照顧大人們(rén men)的面子,一個愛??狗??如命的女孩??,在(zài)眾目睽睽下被迫吃下了狗??肉,滿腹(mǎn fù)憋屈和恐懼。

這場戲十分出色,將(jiāng)日常場景拍得驚心動魄。
此時的李玩(lǐ wán),已經 順從 了。用大人們的話說就是(jiù shì):“娃長大了,懂事了?!?
而以上這個(zhè ge)過程,何嘗不是我們成長的縮影。


消失(xiāo shī)的愛??因斯坦
影片的英文名為“Einstein & Einstein”。
“愛??因斯坦”究竟(jiū jìng)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層意義是個性。
在(zài)片中,李玩非常擅長物理,稍弱的科目(kē mù)是英語。
但為了總成績,父親強勢地幫(dì bāng)她做了選擇。
她給狗??狗??起(qǐ)名為“愛??因斯坦”,算是潛意識里的自我補償(bǔ cháng)。
愛??因斯坦丟了,就有了“喪失個性(gè xìng)”的內涵。
為了表明這層含義,影片特意(tè yì)設置了兩場戲。
比如父親為了應付(yìng fù)飯局,一再延期,李玩最終還是沒有去(qù)成天文館。

再比如,李玩雖然進了(le)英語小組。
可她在學業(yè)上取得(qǔ dé)成績的依舊是物理,在英文演講時(yǎn jiǎng shí)她選擇的話題是平行宇宙,依舊(yī jiù)關于物理。
而因為她不擅長英語(yīng yǔ),還是把演講給搞砸了。

第二層意義(yì yì)是自我。
愛??因斯坦走丟了,李玩曾(céng)瘋狂尋找;假的愛??因斯坦被送進(jìn)狗??肉餐廳,她更是歇斯底里。
然而,在一(yī)重重壓力之下,她的個性產生了(le)異化。
片中有場戲寫得非常好(hǎo)。李玩跟堂姐在街上閑逛,無意間碰到(pèng dào)了丟失了的愛??因斯坦。堂姐還在(zài)據(jù)理力爭,但李玩只是站在一旁,滿臉(mǎn liǎn)冷漠。

堂姐問起來,李玩的反應讓(ràng)人心疼:“我剛才好怕它認出我(wǒ)撲過來,幸好沒有?!?
李玩終于失去了(le)自我,變得溫順而麻木。
曹保平通過(tōng guò)這對父女關系,深刻探討了“威權與(yǔ)個體”之間的關系,同時,這組人物關系(guān xì)也是某段時代的隱喻。
從父親(fù qīn)無意識間唱的歌曲就能看得出來(kàn dé chū lái),不再延伸。
此外, 李玩痛苦之源,還有“重男輕女(zhòng nán qīng nǚ)”觀念。
就像她的名字,是隨便(suí biàn)起的,像個玩笑。
而給男娃(nán wá)起名,就要慎之又慎。

在家里,男娃是全家人(quán jiā rén)的中心,他不論有什么任性之(zhī)舉,都能被容忍被原諒。
而(ér)代價是, 當他被放在家庭之外(zhī wài)后,他連基本的站立都是(shì)問題。

《狗??十三》以非常充分的篇幅(piān fú)揭示了原生家庭中扭曲的觀念(guān niàn)、被視而不見的暴力,以及無形的傷害(shāng hài)。
其高明之處還在于,影片中的(de)父親、爺爺、奶奶、后媽,都不是臉譜化的(de)反面角色。
爺爺會記得孫女喜歡吃螃蟹,奶奶(nǎi nǎi)會為孫女操心費力,父親雖然有些喜怒無常(xǐ nù wú cháng)但至少會耐心道歉,他們對李玩(lǐ wán)自然是有愛??和關切的。
反而(fǎn ér)是這樣的人設,才讓故事形成(xíng chéng)了更為現(xiàn)實和無解的困境: 成長(chéng zhǎng)傷痕累累,無人可以免除 。

作為“中間派”的作者(zuò zhě)
曹保平拍片不多,但部部都在(zài)水準之上,比如《光榮的憤怒》《李米的(de)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兇者也(yě)》等。
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 這些作品往往都(dōu)處于藝術片與類型片之間,他所(suǒ)追求的是以類型片的殼(ké),去抵達藝術表達的核。
從這個(zhè ge)角度看,他較為純粹的作品是 《狗??(gǒu)十三》 (藝術片)和 《追兇者也》 (類型片(piàn))。
至于其他電影??,往往在兩種類型之間(zhī jiān)調配著比例。
典型如《烈日灼心》,從(cóng)外觀上看它是一部警匪片,但(dàn)它的主體內容是三個法外之徒(zhī tú)內心的罪與罰。

《涉過憤怒的海》也(yě)是如此, 影片花費了大量的篇幅(piān fú),去呈現(xiàn)老金在追兇之旅上的(de)瘋狂和憤怒。
為了突出老金的這種(zhè zhǒng)情緒,導演設置了諸如在地下室點火(diǎn huǒ)搖曳衣服以觸發(fā)警報的段落;抑或(yì huò)是將城市當海洋來拍,打造(dǎ zào)了天降魚??群的恐怖場景。
但也(yě)有觀眾認為,這些段落看起來更流于奇觀(qí guān)化,它跟故事和主題(原生家庭(jiā tíng)、父女關系)的聯(lián)系并沒有那么緊密。
如果說(rú guǒ shuō)作用,以上戲碼都是障眼法,在結尾(jié wěi)“反轉”時,影片狠厲地拆穿了父(fù)之假面。
但其實,起到類似的效果(xiào guǒ)的戲份有不少。
比如老金看到女兒??(nǚ ér)尸體會吐,內心喊著“你得(dé)疼啊”;再比如,他為了復仇,將(jiāng)女兒??被性侵的視頻拿給他人看(kàn),甚至可以為了追兇,缺席女兒??的葬禮(zàng lǐ)……

這種 “父愛??是一場大型Cosplay” 的表意足以(zú yǐ)顯露。
曹保平如此處理,或許還是想(xiǎng)打造出國產犯罪片不曾有過的爆裂而(ér)宏大的動作場面。

再加上影片還有(hái yǒu)對階層差異、日式環(huán)境、二次元群體等(děng)元素的融合,這也會導致,看(kàn)《涉過憤怒的?!窌r,有些觀眾可能(kě néng)會產生“風格不統(tǒng)一”或“擰巴(bā)”的觀感。
可以對比《狗??十三》。
影片全程(quán chéng)都在處理父女關系,鋪墊更加完整。
為了(wèi le)凸顯這種扭曲之愛??中的某種愛??意,曹(cáo)保平 還為片中的父親角色加(jiā)了三場哭戲。
第一場戲是因為自己動手(dòng shǒu)打了女兒??,他心生愧疚,演員果靖霖(guǒ jìng lín)的表演非常豐富,呈現(xiàn)出了父親“例行公事(lì xíng gōng shì)”的流程感。

第二場戲是父親將假(jiǎ)的愛??因斯坦拿到狗??肉店再也找不(bù)回,他的愧疚感和無力感更加(gèng jiā)真切。

第三場戲是李玩問及父母是如何(rú hé)相識的,父親沒有多言語就崩潰(bēng kuì)大哭。
此刻,父親的情緒五味雜陳,難以用(yòng)言語形容。
但其作用之一是, 如今(rú jīn)人到中年的父親,或許就是李玩的未來(wèi lái)。而成長本身,就是一樁血??淋淋的事情(shì qíng)。

從父女關系的角度看,《狗??十三》顯然更為(gèng wéi)詳盡,《涉過憤怒的?!穭t處理得(dé)相對簡單。
曹保平導演自然也知道(zhī dào)其中的道理。
他迷戀敘事,想做好(zuò hǎo)看的劇情片,又不甘心讓作品(zuò pǐn)成為四平八穩(wěn)的行貨,于是一直在類型(lèi xíng)片與自我表達之間尋求著某種(mǒu zhǒng)平衡。

他也更加明白,這樣創(chuàng)作必然(bì rán)是不討好的,既難以獲得大獎的(de)青睞,又難以保證可觀的票房。
可(kě)他還是如此執(zhí)拗地堅持著,渴望(kě wàng)拍攝出劍走偏鋒的不一樣的(de)作品。
而現(xiàn)在,《涉過憤怒的?!芬呀?yǐ jīng)結出碩果,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qǔ dé)了不俗的成績。
這位“中間派”的努力??(nǔ lì)與堅持,值得欽佩。他以后的作品(zuò pǐn),也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小艮
編輯:八不半(bā bù b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