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里,我們永遠在一起
《機器人之夢(zhī mèng)》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了欲說還休的無限(wú xiàn)情愫。
喜歡電影??的結(jié)尾,雖然有過遺憾(yí hàn),但最終大家都擁有了幸福的(de)歸宿。我相信這是老天的善意安排(ān pái)。
從開始擁有機器人到最終失去,小狗??(xiǎo gǒu)一路經(jīng)歷了大喜大悲,它最終還是沒有(méi yǒu)找到機器人,于是便另買了一個(yí gè)與原來機器人相似的“替代品”。個人覺得(jué de),其實比起小狗??,機器人更應(yīng)該感激給(gěi)他第二次生命的小浣熊??,假如以(yǐ)擇偶標準而言,小浣熊??無疑是更(gèng)合適的。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小浣熊??(huàn xióng)的良苦用心,專門從廢品收購站把報廢(bào fèi)的機器人給“淘”回來,并且認真用心(yòng xīn)“修復(fù)”,機器人這輩子注定永遠也不可能(kě néng)幸福。
貌似是在講機器人與小狗??(xiǎo gǒu)的故事,實則在講人與人(rén)的緣分。
生命中有些機緣來來回回,你(nǐ)永遠也捉摸不透,比如什么時候遇見什么(shén me)人,什么時候緣分已盡該說再見,什么(shén me)時候又要重新啟程……所有這些都(dōu)難以預(yù)料,茫茫人海中一切皆有可能,正如(zhèng rú)張愛??玲那句名言——于千萬人之中遇見(yù jiàn)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zhī zhōng)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zǎo)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le),那也沒有什么別的可說,唯有(wéi yǒu)輕輕問一句:“噢,你也在這里(zhè lǐ)嗎?”
小狗??與機器人如是,機器人與小(xiǎo)浣熊??亦如是。
珍惜每一段萍水相逢的(de)緣分,即使彼此遺憾錯過也沒關(guān)系,下(xià)一站說不定會遇到更好的呢?世界??(shì jiè)那么大,時間那么長,有緣的總會(zǒng huì)相遇。
除了關(guān)于緣分的探討,電影??對(duì)角色內(nèi)心世界??的描繪也分外細膩動人(dòng rén)。
比如機器人因為故障原因被困在了(le)公園里的沙灘上,小狗??試了(le)幾次都沒能把它拯救出來,于是(yú shì)在漫長的等待中,影片采用了(le)“蒙太奇”的表現(xiàn)手法,穿插了許多關(guān)于夢境(mèng jìng)回憶的畫面——機器人夢見自己可以站(zhàn)起來行走了,它興沖沖地來到小狗??(xiǎo gǒu)家門口,卻看見小狗??手挽著另(lìng)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回家,此刻(cǐ kè)它被噩夢驚醒;還有,機器人經(jīng)常會(huì)夢見彩虹橋與黃磚路,這些都是電影??(diàn yǐng)《綠野仙蹤》中的經(jīng)典場景,之所以它會在(zài)機器人的夢中出現(xiàn),是因為小狗??以前(yǐ qián)經(jīng)常和機器人一起看這部電影??,每當(dāng)(měi dāng)想起《綠野仙蹤》,其實也就是機器人在想念(xiǎng niàn)小狗??了。
有一天,一只好奇的小鳥??(xiǎo niǎo)飛到了機器人這里,它在無法動彈(dòng tán)的機器人身上筑巢,還生了仨可愛??(kě ài)的小鳥??寶寶,機器人眼看著小鳥??一天天(yī tiān tiān)長大,它對小狗??的思念也與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g)。
小狗??也做過一些夢,它夢見(mèng jiàn)門口的雪人“活”了,雪人與自己(zì jǐ)打雪仗,它甚至可以坐地鐵喝飲料,用(yòng)自己的頭打保齡球,而且它和(hé)雪人還成了一對好朋友(雪人就(jiù)像機器人一樣溫暖)。
沒有了你的(de)世界??,時時處處都是你的身影。
對(duì)角色情感如此悠長細膩的描繪,思念(sī niàn)做夢的幻想段落甚至超過全片一半(yí bàn)的時間,這在歷來的動畫電影??中(zhōng)都不多見。另,機器人的形象乍看之下似曾相識(sì céng xiāng shí),后來才發(fā)現(xiàn)《機器人之夢》里的機器人(jī qì rén)與《天空之城》里的“花園機器人(jī qì rén)”如出一轍,只不過更暖心可愛??更具人性一些,某種程度(mǒu zhǒng chéng dù)上,本片是在致敬宮老的經(jīng)典之作(jīng diǎn zhī zuò)。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無性別角色”令人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無論小狗??浣熊??還是機器人都沒有明顯(míng xiǎn)的性別差異,這無疑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包容(bāo róng)多元的進步思想。同時片中還有一些(yī xiē)小細節(jié)值得注意——比如開篇去地鐵站的(de)路上,小浣熊??與小狗??機器人實際上就(jiù)已經(jīng)“初遇”了,以及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de)NY“雙子塔”,這其實暗示故事發(fā)生在“雙子塔(shuāng zi tǎ)”倒塌之前的時間,但問題來了(le),2001年9月那會還不太可能產(chǎn)生如此智能(zhì néng)的機器人,所以本片更像是一種把(bǎ)時空順序打亂的浪漫幻想吧?PS,貌似(mào sì)大部分機器人都不防水,千萬不要讓(ràng)自家寶貝隨便下水哦,否則追悔莫及。
本片(běn piàn)導(dǎo)演Pablo Berger在NY生活了十幾年,他在影片(yǐng piàn)上映前曾寄語本土觀眾:“《機器人之夢(zhī mèng)》不僅是我寫給NY的一封情書??,也(yě)是寫給那些已消失在我生命(shēng mìng)中摯愛??之人的情書??。我希望這(zhè)也是一封獻給你們所愛??之人(rén)的情書??。希望你們能做個好(hǎo)夢,再見?!?
縱觀《機器人之夢》,自始至終沒有一句(yī jù)對白,卻分外楚楚動人,宛如好萊塢“黃金年代(nián dài)”的默片,溫柔如水清新自然,此時無聲勝有聲(shèng yǒu shēng)。而全片唯一的聲音,大概就是那首(nà shǒu)著名的插曲《September》了,每當(dāng)小狗??與機器人(jī qì rén)曾經(jīng)在一起的甜蜜回憶涌上(shàng)心頭,這段歡快的旋律就會(huì)適時響起,恍若昨日重現(xiàn)。
現(xiàn)實世界??里(lǐ)的那些“不完美”,并不影響動畫(dòng huà)世界??的“各自安好”,不如放下過去的(de)人和事,載歌載舞忘掉一切不如意吧?別擔(dān)心(dān xīn),在電影??結(jié)尾時人生才重新開始(kāi shǐ)。
黑塞在《克林索爾的最后夏天》中(zhōng)寫道,“我們將愛??從具體對象剝離(bō lí),愛??本身就夠了。正如我們漫游者并(bìng)不尋找目的地,而只是享受漫游本身(běn shēn),享受在路上的過程?!睙o論機器人小狗??(xiǎo gǒu)或者小浣熊??,它們都曾經(jīng)在路上(lù shàng)愛??過,心里有過彼此,而這就足夠(zú gòu)了。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吧——舊的(de)人走了,新的人又來(lái)了,這趟不可思議的旅途上充滿了(le)各種相遇離別,四季變換歲月如舟,時間(shí jiān)會緩緩載著你駛向幸福的(de)彼岸,只要心中有愛??,就不會孤獨(gū dú)。
在愛??的宇宙里沒有人是(shì)永遠孤獨的,只要一個小小的擁抱,全世界??(quán shì jiè)就海闊天空。
惟愿此情不渝,真愛??(ài)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