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追《絕密較量》,因為導演是劉江(liú jiāng)。
十二年前,劉江導演的《咱們結婚??吧(ba)》是一部口碑不俗的爆款劇。
其實,在(zài)2010年,劉江還導演過諜戰(zhàn)劇《黎明之前(zhī qián)》。
目前7D影院評分9.1。
《絕密較量》有鮮明的(de)諜戰(zhàn)元素,而諜戰(zhàn)戲是劉江的拿手好戲(ná shǒu hǎo xì)之一。
此外,《絕密較量》的男主是張魯一,也(yě)參演過不少諜戰(zhàn)劇,比如《紅色》和《麻雀(má què)》。
沖著名導?名角的雙強組合,也能(néng)推測出《絕密較量》的質感應該不錯(bù cuò)。刷了幾集,發(fā)現(xiàn)劇集打光,相當在線(zài xiàn)。
一、光影中的秘密
第一集,楊光假扮(jiǎ bàn)燕京科技大學的楊友良教授,和女網(wǎng)友(nǚ wǎng yǒu)劉麗靜奔現(xiàn)。
而這個劉麗靜的真實身份(shēn fèn)是WW間諜???。
兩人面見時用不同的打光(dǎ guāng),暗示強弱關系。
談話過程中,楊光臉上(liǎn shàng)有陰影,始終處在冷光和陰影之中(zhī zhōng),偏冷的光線,讓他有一種“看破(kàn pò)不說破”的神秘氣場。而女網(wǎng)友以為(yǐ wéi)自己用美人計可以咔咔亂殺,暖光(nuǎn guāng)柔焦搭配明艷笑容,像是主導節(jié)奏的(de)一方。
事實上,她已經(jīng)暴露在燈光下(xià),正所謂敵明我暗。兩人光影,一暗(yī àn)一明,一冷一暖,這是情緒上的對照(duì zhào),也是身份的暗示。
劉麗靜以為自己(zì jǐ)是獵人,卻不知她才是獵物(liè wù)。

果不其然,劉麗靜盜取信息后便被國安局(guó ān jú)逮捕。
關于這段戲,有人認為拷貝完(wán)資料再抓人多此一舉。
恕我很(hěn)難認同。因為只有在拷貝好資料(zī liào)后,才有她的犯罪證據(jù)。有(yǒu)證據(jù),才好抓人。
要知道,劉麗靜(liú lì jìng)是間諜???,有較強的應變能力。
審訊(shěn xùn)戲,即便國安局有她盜取情報的(de)證據(jù),她還能保持基本的鎮(zhèn)定(zhèn dìng)。
當楊光拿著鋼筆在桌子上(shàng)敲擊了兩下,劉麗靜開始破防了,她(tā)明白,自己不是男人??的對手。

除此之外,審訊(shěn xùn)這段戲的打光值得一提。
劉麗靜被灰(huī)藍色的冷光正面籠罩,像是被摁(èn)在聚光燈下,無所遁形地接受盤問,整個(zhěng gè)人顯得格外被動、緊繃。
而男方那邊(nà biān)則是暖光從上打下來(xià lái),臉上的光影,給人一種“我在(zài)看你,但你不一定讀得出(dé chū)我”的氣場。
一個全亮、一個半藏,氣勢(qì shì)高低立馬就出來了。

楊光與劉麗靜(liú lì jìng)的對決,實在告訴觀眾,他的業(yè)務(yè wù)能力不俗。
這樣的人頻頻受挫,反派(fǎn pài)就越吸引人。
劉麗靜的落網(wǎng),只是(zhǐ shì)楊光代表的國安局與國際間諜???組織(zǔ zhī)斗智斗勇的開始。
如果你認真刷劇,就(jiù)會發(fā)現(xiàn)楊光在和劉麗靜見面時(shí),有個一閃而過的偷窺視角。
不記得?
上動圖(shàng dòng tú)。

看到了嗎?
楊光和劉麗靜碰杯時(shí),鏡頭景別增大。畫面左邊有黑色遮擋(zhē dǎng)物,像是透過椅背拍的,這在(zài)傳達一種“我不該看到但就是看到(kàn dào)了”的感覺。
另外,偏低的機位也(yě)增強了似乎有人在暗處偷窺兩人(liǎng rén)約會的氛圍。這個偷窺視角營造了(le)一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戲劇感。
在前文(qián wén),我提到劉麗靜在明,楊光在暗(àn),在這里,神秘人在暗,兩人在(zài)明。

這個神秘人究竟是誰?
我(wǒ)不知道。
但我知道,楊光在為(wèi)江城會議保駕護航時,在電梯間突然出現(xiàn)(chū xiàn)的趙亞苧會成為楊光的勁敵。
楊光(yáng guāng)戴墨鏡,趙亞苧也戴墨鏡,兩者(liǎng zhě)有一致的配飾,可見趙亞苧會成為(chéng wéi)楊光的勁敵。

二、“獵物”趙亞苧
趙亞(zhào yà)苧給墨斯商貿情報時,對方提醒(tí xǐng)她,有人在盯趙亞苧。
趙亞苧(níng)只是淡淡地說了聲“謝謝”。
這大概率(gài lǜ)說明趙亞苧早就知道楊光他們在(zài)盯自己了。

盡管趙亞苧的臺詞(tái cí)不多,但身上始終有著深不可測的(de)信息。
比如趙亞苧會在不同場合戴(dài)不同樣式的耳??環(huán)。我做了一下(yī xià)統(tǒng)計,在前六集,趙亞苧一共戴過(dài guò)七次耳??環(huán)。


值得一提的是,趙亞苧并非次次戴(dài)耳??環(huán)。
比如,她參加孫教授的演講會(yǎn jiǎng huì),擊敗孫教授,面見翻譯作者,去公司(gōng sī)上班等場景,她并不戴耳??環(huán)(ěr huán)。

耳??環(huán)似乎隱藏著一個重要線索,趙亞(zhào yà)苧戴耳??環(huán)的場合,多是簽約(qiān yuē)會談、對外代表等需要“亮身份”的(de)任務,是在扮演精英女性、贏取信任(xìn rèn)時刻。
而像孫教授的演講會這(zhè)類情報收集場景,她反而顯得更(gèng)冷靜、更難被注意。這似乎是她(tā)對“任務狀態(tài)”的判斷:需要出場當(dāng)商業(yè)高管,就戴上耳??環(huán)增加可信度(kě xìn dù);需要隱身搞情報,就收起裝飾,低調(dī diào)出鏡。
這種根據(jù)場合靈活切換“偽裝強度(qiáng dù)”的做法,也讓她的間諜???身份(shēn fèn)更有層次感。

她的神秘之處(chù)在于,明明見過楊光,在祭拜孫教授(jiào shòu)的時候,卻故意裝作從未見過。
在這段(zhè duàn)戲中,兩人的站位明顯經(jīng)過精心設計。
女方(nǚ fāng)是間諜???,假扮為企業(yè)高管;男方是(shì)國安人員,懷疑對方身份,而女方也(yě)知道這一點——雙方都心知肚明,卻都(dōu)在演。
鏡頭起始,女方站在畫面(huà miàn)左側,這是影視構圖中的“視覺強位(qiáng wèi)”,因觀眾習慣從左至右觀看(guān kàn),左側自然更具存在感和主導感(gǎn)。此時她戴著墨鏡,神情篤定,氣場(qì chǎng)十足。
男方則站在畫面右邊,位置(wèi zhì)略低,看似是被動應對的一方。

但(dàn)隨著對話推進,男方悄然繞位,站到(dào)了畫面左側,不動聲色地完成了權力(quán lì)重構,他在視覺上完成了“主動(zhǔ dòng)方”身份的轉換。

楊光未必一直是(shì)弱勢方。
趙亞苧和楊光的交鋒(jiāo fēng),不是言語上的針鋒相對,而是巧妙試探(shì tàn)的心理攻戰(zhàn)。
再舉一例。
在讀者見面會(jiàn miàn huì)上,楊光跟蹤趙亞苧,反而被趙亞(zhào yà)苧主動出擊。
這段戲中,雖然楊光占據(jù)了(le)畫面左側的視覺主導位,但真正(zhēn zhèng)控場的,卻是右側那個早已看穿他(tā)的趙亞苧。

反套路。
趙亞苧主動(zhǔ dòng)說“How are you”,看似客套,實則下馬威——鏡頭快速切到(qiè dào)楊光的臉,他一慌,脫口而出那句經(jīng)典(jīng diǎn)中式英語:“I’m fine, and you”,仿佛一秒切回初中課堂,用(yòng)最標準的模板對話掩飾緊張。
整個(zhěng gè)人站得高,卻一臉懵,像被(bèi)老師?????點名的學生?????。

從鏡頭節(jié)奏到(dào)表情捕捉,導演都在悄悄告訴你(nǐ):站位不是重點,誰先出招才是。
這種(zhè zhǒng)“你以為在主位,其實早被牽(qiān)著走”的錯位感,讓這場看似(kàn shì)尋常的對話透出十足的暗戰(zhàn)意味(yì wèi)。
最高明的獵人,總是以獵物的(de)方式出現(xiàn)。
楊光對劉麗靜用過的套路(tào lù),趙亞苧也在對楊光用。
這是兩人(liǎng rén)的絕密較量,也是《絕密較量》的(de)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