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dy Corbet : ?On a fait de notre mieux pour créer des expériences qui semblaient impossibles à vivre pour les spectateurs?
采訪的發(fā)布時間2025年2月5日
原文(yuán wén)鏈接: https://www.troiscouleurs.fr/cinema/interview-brady-corbet-the-brutalist/
翻譯:Anima
威尼斯銀獅獎、三項金球獎、奧斯卡熱門??(rè mén)、媒體盛贊……布拉迪·科貝特的第三部電影??《粗野(cū yě)派》帶著杰作的光環(huán)登陸影院(yǐng yuàn)。一位在大屠殺后逃往美國的匈牙利(xiōng yá lì)猶太建筑師(阿德里安·布羅迪飾)在那里遇到(yù dào)了一位大亨(蓋·皮爾斯飾演),后者委托(wěi tuō)他建造一座宏偉的建筑。在這幅(zhè fú)氣勢磅礴的畫卷之下,隱藏著對作品(zuò pǐn)顛覆傳統(tǒng)、穿越時間能力的微妙思考(sī kǎo)。布拉迪·科貝特向三原色雜志(Trois Couleurs)暢談了這部(zhè bù)宏偉巨作的非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理念。

Q:無論(wú lùn)從視覺上還是敘事上,《粗野派(pài)》都堪稱鴻篇巨制。然而,它的預算卻(què)很低:不到 1000 萬美元。您是如何做到(zuò dào)的?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采用了極少(jí shǎo)的鏡頭設(shè)計。大多數(shù)場景我們都只(zhǐ)拍攝了一到兩個鏡頭。通常情況下(xià),拍攝的慣例是每個場景都要(yào)拍攝大約三十個鏡頭,然后在剪輯室(shì)中確定成片的樣子。拍攝本身并(bìng)不耗時,耗時的是前期準備。我們(wǒ men)每天大約拍攝八個鏡頭,并確保它們(tā men)完美符合我們的預想。因此,我們能夠(néng gòu)在三十三天內(nèi)完成拍攝[對于這樣一部(yī bù)規(guī)模如此巨大、時長超過三小時(xiǎo shí)的電影??來說相當之短,編者注]。這種經(jīng)濟(jīng jì)的拍攝方式,劇本的精確性,以及我(wǒ)出色的助理導演Célie Valdenaire的不可或缺的幫助(bāng zhù),都是這部電影??獲得成功的關(guān)鍵。她(tā)和她的妻子(一位藝術(shù)總監(jiān))住在(zài)巴黎。她完全掌握了美術(shù)布景【le production design,將(jiāng)作品進行視覺傳達的所有要素,編者注(biān zhě zhù)】,知道搭建布景所需的時間。簡而言之(jiǎn ér yán zhī),我們在開拍之前就制定了明確(míng què)的計劃,而且從未偏離。
Q:您為什么要(yào)選擇使用VistaVision攝影機進行拍攝,這臺設(shè)備如今(rú jīn)很少用于拍攝長篇電影??,并且需要運輸(yùn shū)大量的膠片箱,盡管它可以將(jiāng)電影??以70毫米膠片的格式放映?
這臺(zhè tái)攝像機在20世紀50年代被發(fā)明。在我看來,它(tā)是將觀眾帶回 20 世紀中葉的理想(lǐ xiǎng)工具。

Q:《粗野派》的視覺呈現(xiàn)氣勢恢宏,但(dàn)其內(nèi)核卻包含著對資本主義的(de)批判等元素。您是如何構(gòu)思這(zhè)兩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的?
對我而言,形式(xíng shì)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yǐ jīng)沒有新的故事了,而敘事的(de)方法才能改變我們與故事的關(guān)系(guān xì)。拍攝建筑物非常困難,因為它是靜止(jìng zhǐ)的。在電影??中,我們試圖呈現(xiàn)粗野主義(cū yě zhǔ yì)建筑【一種誕生于 20 世紀 50 年代的風格(fēng gé),強調(diào)垂直感和使用混凝土等原始(yuán shǐ)建筑材料,編者注】:因此需要更因此需要大景別(dà jǐng bié)、更具有壓迫感的鏡頭,同時保持極簡(jí jiǎn)主義與極繁主義之間微妙的平衡(píng héng),它們像拔河一樣相互較量。觀眾不(bù)一定能看到作品中蘊含的深意(shēn yì),但他們能感受到。我認為這(zhè)就是優(yōu)秀詩歌的本質(zhì)特征。實際上,它相當(xiāng dāng)直接。例如,我非常喜歡保羅·策蘭【1920-1970,他(tā)被認為是戰(zhàn)后最偉大的德語(dé yǔ)詩人,編者注】和英格堡·巴赫曼【1926-1973,奧地利(ào dì lì)著名詩人、作家,曾與策蘭保持戀愛??和(hé)藝術(shù)關(guān)系,編者注】的作品:他們的文字(wén zì)非常直接,卻又包含著一絲神秘感(shén mì gǎn)。他們的有些表達的結(jié)構(gòu)需要一把(yī bǎ)鑰匙才能理解其含義。這就是我(wǒ)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這種非常明確的事物(shì wù)和更為神秘、奇異的地方之間的(de)平衡。
Q:影片一開始的長鏡頭令人印象(yìn xiàng)深刻,鏡頭跟隨著主人公穿梭于一艘(yī sōu)擁擠的輪船狹窄的走廊中,船上(chuán shàng)擠滿了像他一樣由歐洲移民(yí mín)而來的人們,最終鏡頭定格在倒置(dào zhì)拍攝的自由女神像上。您是如何(rú hé)構(gòu)思這個鏡頭的?

我拍攝開頭的(de)最大靈感來自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美國建筑師(jiàn zhù shī),編者注】設(shè)計的住宅:你將首先進入(jìn rù)一個沒有窗戶、天花板很低的房間(fáng jiān),然后爬上樓梯,到達一個像大(dà)教堂一樣開闊的巨大空間。這就是(jiù shì)我腦海中的想法:我想讓我們(wǒ men)跟隨著主角從逼仄船艙深處走(zǒu)出來,來到開闊的甲板上,營造如同(rú tóng)身處賴特的建筑中的視覺體驗(tǐ yàn)。這正好是《粗野派》如何表現(xiàn)建筑(jiàn zhù)空間的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
Q:《粗野(cū yě)派》在去年九月份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shàng)的最初幾次放映之后,許多記者都(dōu)驚呼一部“杰作”(chef-d’?uvre)誕生了。您對此有何(yǒu hé)反應(yīng)?
你知道的,最好不要輕信贊美(zàn měi)之詞。因為如果你開始相信贊美,那么(nà me)你也必須傾聽所有的負面批評(pī píng)。那會帶來很多干擾。我盡力不去設(shè)想(shè xiǎng)人們會如何解讀我的電影??。如果(rú guǒ)你給解讀留下太多空間,那(nà)同樣也會給誤解留下空間。我(wǒ)不能接受誤解,即使我非常想澄清(chéng qīng)一些我認為在電影??中被誤解(wù jiě)的地方。我很想能去觀眾(guān zhòng)的客廳,校準他們的屏幕,讓他們(tā men)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觀看電影??(diàn yǐng)。但這是一件公共藝術(shù)品。你必須(bì xū)放手。而且,如果一旦有人開始說這(zhè)是一部杰作,就會招致一種逆反心理(nì fǎn xīn lǐ):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會開始真正(zhēn zhèng)憎恨它。而且,現(xiàn)在說起這些還為時過早(wéi shí guò zǎo)。我們需要多年后才能知道這部電影??(diàn yǐng)的生命力如何。也許二十年后它仍然(réng rán)留在觀眾的記憶中——我當然希望(xī wàng)如此。我們創(chuàng)作【原文為:batit,有建造、修筑(xiū zhù)之意】作品,就是希望它們能夠流傳下去。
有趣(yǒu qù)的是,我的下一部電影??非常(fēi cháng)激進,我很確定它不會受到多少(duō shǎo)評獎人的垂青,因為它在性方面(fāng miàn)非常露骨【他和他的妻子兼(jiān)聯(lián)合編劇Mona Fastvold目前正在籌備《Ann Lee》,一部由Amanda Seyfried主演(zhǔ yǎn)的關(guān)于震顫派宗教運動精神領(lǐng)袖的(de)音樂?。灰约耙徊恳?1970-80 年代為背景的(de)恐怖西部片,講述了在加利福尼亞的中國(zhōng guó)移民社區(qū),編者注】。我們有可能會得罪(dé zuì)太多有權(quán)參與奧斯卡評選的人(rén)。但這不是我們拍攝這些電影??的(de)目的。獲得這些獎項的唯一好處是(shì)不外乎一點職業(yè)保障。畢竟,我們都是(shì)自由職業(yè)者,無論是藝術(shù)家、電影??制作人還是記者(jì zhě)。這部電影??的獎項將在未來兩年(liǎng nián)讓我的生活輕松一些。《粗野派(pài)》影響了我的身心健康。我每周工作(gōng zuò)七天,直到現(xiàn)在也是如此,仍然沒有完成(wán chéng),這實在要花費太多心思……我希望(xī wàng)這能讓我有更多的錢(qián)、更多時間、空間和平靜來考慮(kǎo lǜ)下一步。讓我的工作日短一些(yī xiē),找回我的周末,就這樣。
Q: 您對于(duì yú)“杰作”的定義是什么?
我覺得,我(wǒ)總是能第一眼就認出所謂的“杰作(jié zuò)”,像這樣的情況大約一年發(fā)生一次(yī cì)。我覺得去年馬蒂·迪歐普的《達荷美》就是(jiù shì)一部開創(chuàng)性的紀錄片。一部“杰作”可以有(yǒu)許多種形式,它可以非常小也可以(kě yǐ)非常大。我拍攝電影??時喜歡宏大(hóng dà)的規(guī)模,但同樣也喜歡那些心思(xīn sī)細膩的私密的作品。維倫紐瓦在(zài)制片廠體系內(nèi)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凡(fēi fán)的。話雖如此,我感覺現(xiàn)在看到的杰作(jié zuò)比過去少了,過去十五到二十年(èr shí nián)在流媒體的沖擊下而變得艱難(jiān nán)。這就好比Spotify對于音樂產(chǎn)業(yè)的沖擊(chōng jī)。
如今我身邊的音樂人都是(shì)最貧窮的藝術(shù)家,即使是那些被(bèi)認為最成功的。獨立電影??制作人(rén)也一樣。他們勉強能支付房租,即使(jí shǐ)是那些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diàn yǐng)制作人。這真是荒唐。這是因為商業(yè)模式(shāng yè mó shì)的巨變。我認為,我們必須盡可能地(dì)逆流而上,否則我們就會把我們的(de)文化讓給算法,而這些取而代之的算法(suàn fǎ)很可能只會生成一堆毫無意義的自我(zì wǒ)重復【des ouroboros de merde:一種自噬的蛇或龍的(de),編者注】。
Q:你在考慮阿德里安·布羅迪來飾演(shì yǎn)這個角色時,是否聯(lián)想到了羅曼(luó màn)·波蘭斯基的《鋼琴家》(2002),他在其中同樣(tóng yàng)扮演了一位從大屠殺中幸存下來(xià lái)的東歐猶太藝術(shù)家?

我自從上映以來(yǐ lái)就還沒有重看過這部電影??,但(dàn)我記得它是一部很棒的電影??(diàn yǐng)。阿德里安·布羅迪還與托尼·凱耶(Anthony Kaye)、肯·洛奇(luò qí)、安德魯·多米尼克、韋斯·安德森等人合作過(guò)……我覺得他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他(tā)是一位非凡的演員。他讓我(wǒ)想起了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他看起來像是(xiàng shì)另一個時代的演員。而且,選他出演(chū yǎn)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角色是匈牙利人(xiōng yá lì rén),而阿德里安的母親在1956年的革命(gé mìng)期間逃離了匈牙利。這是一個自然的(de)選擇。
Q: 您在影史上最愛??的(de)一部電影??是什么?
我想大概是(shì)《安德烈·盧布廖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dǎo yǎn),1966年,編者注】。但很難說……我也非常喜歡(xǐ huān)希區(qū)柯克,我青年時就非常崇拜他(tā)。他的很多電影??我都看了(le)三四十遍。我喜歡非常確鑿無疑而又雄心勃勃(xióng xīn bó bó)的電影???!栋驳铝摇けR布廖夫》就是這樣的(de)一部作品,它讓人感到難以置信它(tā)的存在:當你走出電影??院時仍然(réng rán)會沉浸在剛剛看到的畫面中(zhōng),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感覺。這也(yě)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那些觀眾覺得(jué de)無法實現(xiàn)的體驗,為了突破他們對(duì)電影??的預期,也為了電影??本身的(de)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