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國產(chǎn)電影??市場可謂是最好的(de)時代,不僅爛片能賺得盆滿缽(bō)滿,但連小成本小黑馬都(dōu)能在激流涌蕩的市場里賺(zhuàn)走一杯羹。
其中,《無名之輩》算是運氣和(hé)實力兼具的一部了。
7D影院 8 分,票房(piào fáng)逼近 8 億。
癱瘓女子與笨賊在陋室(lòu shì)相遇,尊嚴在絕望中掙扎出微光(wēi guāng),成就了華語影壇難得的小人物悲歌(bēi gē)。
當原班人馬七年后再聚《無名之輩:否極泰來(pǐ jí tài lái)》,期待最終在曼谷的槍聲中碎成(suì chéng) 3600 萬票房的殘片——不及前作二十分之一(shí fēn zhī yī)。
當然,更慘的是對于這個 IP 的致命(zhì mìng)打擊,7D影院開分僅有 5.8 分。
票房的(de)預測在這種口碑之下,也很難(nán)更有突破。
為什么?
大概很多去看(kàn)的觀眾,對該片的第一印象就是聒噪(guā zào)。
故事始于刺鼻的汽油味。
陳三金將液體(yè tǐ)澆滿全身,薛芳梅奪過油桶如法炮制,打火機在(zài)兩人之間危險地跳躍。
這對怨侶(yuàn lǚ)的矛盾浮出水面:陳三金頂著“東南亞(dōng nán yà)燈具總代理”的名號,卻連運費都(dōu)要靠薛芳梅賣車墊付;
而薛芳梅任職(rèn zhí)的電視??臺拖欠貨款,導致陳三金義烏工廠(gōng chǎng)瀕臨倒閉。
當討債的嘶喊被突如其來(tū rú qí lái)的槍聲撕裂,兩人倉皇逃入巷道,被(bèi)“恐怖分子”押進廢棄園區(qū)——
這場跨國綁架,實則(shí zé)是薛芳梅策劃的真人秀《再見渣男(nán)》。
只有陳三金被蒙在鼓里。
攝像機隱藏在破碎(pò suì)的窗框后,錄音設備掩于瓦礫堆(duī),全國觀眾通過直播目睹這個“渣男(nán)”在生死考驗中的丑態(tài):
當武裝分子(fèn zǐ)強暴女同胞時,他蜷縮墻角顫抖;
薛芳梅(xuē fāng méi)被拖向“頭目房間”時,他只(zhǐ)敢無能狂吼;
面對集體逃亡計劃,他(tā)因恐懼而拒絕參與。
制作組精心設計的(de)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坐實他的“劣跡(liè jì)”——
賭博成性、吃軟飯、視財如命。
收視率隨他(tā)的狼??狽飆升,贊助商蜂擁而至。
轉(zhuǎn)折發(fā)生在(zài)第四十天。
薛芳梅目睹陳三金因過度驚嚇(jīng xià)失禁,突然終止錄制。
當她在密室(mì shì)摘下陳三金的眼罩,真相如同重錘砸(zá)下:
所有恐怖襲擊都是表演,流血??中彈(zhòng dàn)是化妝效果,連“犧牲”的同伴都(dōu)在隔壁慶功。
而此刻節(jié)目組負責人詹妮弗(zhān nī fú)因資本誘惑強行重啟直播,將兩人(liǎng rén)遺棄在空蕩的片場。
被欺騙的(de)憤怒尚未爆發(fā),新的“恐怖分子”已然逼近(bī jìn)——這次,子彈真實地嵌入門框。
高潮在(zài)槍火中降臨。陳三金端起繳獲的 AK 步槍(bù qiāng),史泰龍式頭巾在硝煙中翻飛。
他(tā)沖過堆滿“尸體”的走廊,子彈傾瀉在(zài)持槍者身上,血??漿在鏡頭前噴濺成河(chéng hé)。全國觀眾從謾罵轉(zhuǎn)為沸騰,直播彈幕(dàn mù)被“純爺們”刷屏。
最終他與薛芳梅(xuē fāng méi)背靠背迎敵,在虛假的槍林彈雨中完成(wán chéng)對資本的“復仇”。
片尾字幕升起時(shí),觀眾集體聲討節(jié)目組,陳三金則與策劃(cè huà)騙局的薛芳梅相擁和解。
當陳三金的(de) AK 噴吐火舌,前作那把象征尊嚴的(de)槍已淪為暴力玩具。
2018 年眼鏡的(de)崩潰質(zhì)問“你們?yōu)樯蹲右獝焊憷献?lǎo zi)侮辱老子”,道盡底層對尊嚴的(de)渴求;
七年后同樣被羞辱的陳三金(chén sān jīn),復仇方式卻是以暴制暴的掃射。
真人秀里(lǐ)被屠殺的“尸體”在鏡頭外碰杯(pèng bēi)歡慶,暴力淪為循環(huán)播放的電子游戲——主創(chuàng)(zhǔ chuàng)批判媒體嗜血??,卻用更夸張的(de)血??漿淹沒批判本身。
影片堆疊著熱(rè)搜關(guān)鍵詞:渣男審判、網(wǎng)暴反思、媒體(méi tǐ)失格。
然而當陳三金說出“那么多漂亮(piào liàng)的我不也只選了你(nǐ)”時,性別議題淪為陳舊臺詞;
當全國(quán guó)觀眾瞬間從網(wǎng)暴者轉(zhuǎn)為正義使者,對(duì)輿論的諷刺成了兒戲。
前作癱瘓(tān huàn)的馬嘉旗與劫匪在斗室中袒露(tǎn lù)脆弱,卑微者相互照亮;
續(xù)集卻在(zài)泰國搭建真空片場,所有人被簡化為(wèi)推動鬧劇的符號——
欠債不還的(de)電視??臺斥巨資造假,動機成謎;
女主為“花(huā)她的錢”設下生死局,邏輯(luó jí)斷裂;男主經(jīng)歷全網(wǎng)羞辱后輕易原諒(yuán liàng),情感如紙片般單薄。
從貴州山城(shān chéng)到曼谷街頭,物理空間的擴張反襯(fǎn chèn)出精神世界??的坍縮。
當創(chuàng)作者將(jiāng)“小人物”塞進跨國資本與媒體奇觀的(de)模具時,那些在命運洪流中沉浮(chén fú)的咸魚??早已脫水而死。
片中有句(yǒu jù)自嘲的臺詞:“電影??現(xiàn)在都沒人看(kàn)了”,當電影??自身變成它所批判(pī pàn)的流量怪獸時,這句話恰成悲涼(bēi liáng)的注腳——
不是觀眾拋棄了影院,而是(ér shì)影院先撕碎了普通人的悲歡。
資本(zī běn)狂歡的槍聲終會沉寂,留在瓦礫(wǎ lì)堆里的,是那個曾讓我們在(zài)影院淚流滿面的命題:
當無名之輩連痛苦(tòng kǔ)都成為消費品,尊嚴該在何處安放(ān fàng)?
這個問題,比所有虛假的血??漿更(gèng)值得主創(chuàng)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