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冷酷上帝的玩物。如果說奧利維(ào lì wéi)爾·拉克謝執(zhí)導的這部極其古怪(gǔ guài)且令人神經緊繃的 《接近終點》 中(zhōng),角色與觀眾唯一能達成共識的(de)事情,那一定是——對于片中在荒無人煙(huāng wú rén yān)之地啟程、走向更深絕境的主人公們(men)而言,“上帝”是一股無形的力量,逐漸(zhú jiàn)削減他們人數(shù)、耗盡他們精神力量、迫使他們(tā men)重新審視“希望之后是否還有生命”。
而(ér)對于觀眾而言,這位上帝就是編劇兼(jiān)導演拉克謝本人,他用出人意料、近乎(jìn hū)折磨的方式從情感與心理上(shàng)猛擊我們,而我們對此幾乎毫無準備,也(yě)未曾犯錯。需要說明的是:這既(jì)是一種強烈警告,也是一種高度(gāo dù)贊美。很少有電影??既能讓你有(yǒu)逃跑沖動,又能讓你坐立難安(nán ān)。

《接近終點》
導演:奧利維爾·拉克謝
編劇(biān jù):奧利維爾·拉克謝/圣地亞哥.菲洛爾
主演(zhǔ yǎn): 塞爾希.洛佩斯/塞爾希·洛佩斯 / Bruno Nú?ez / Stefania Gadda
類型: 劇情(jù qíng)
地區(qū): 西班牙/法國
語言: 西班牙語/法語
上映日期(rì qī): 2025-05-15(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片長: 115分鐘
又名: After

原文作者(zuò zhě):Jessica Kiang
翻譯:小瑜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劇情簡介 :父親(fù qīn)Sergi López帶著兒子??深入摩洛哥南部山區(qū),闖入(chuǎng rù)一場銳舞派對尋找數(shù)月前在此類(cǐ lèi)永不停歇的迷幻狂歡中失蹤的(de)女兒??兼妹妹Mar。置身于電子音樂轟鳴與陌生(mò shēng)而原始的自由氛圍中,他們不斷(bù duàn)向人遞出Mar的照片。希望日漸渺茫(miǎo máng),卻仍追隨一群銳舞者奔赴沙漠(shā mò)中的終極派對。當父子倆深入灼熱(zhuó rè)荒原,這場追尋之旅終將迫使他們直面(zhí miàn)自身的局限。
影評正文
一排破舊的(de)音箱正在摩洛哥沙漠中被搭建起來(qǐ lái)。盡管它們在周圍高聳入云的沙巖峽谷(xiá gǔ)前顯得渺小無比,但當它們發(fā)出(fā chū)的聲音——作曲家Kangding Ray令人震撼的首段配樂(pèi yuè),一種仿佛地殼板塊互相撞擊般的低頻(dī pín)轟鳴——那種磅礴的氣勢足以與自然(zì rán)奇觀匹敵。若這些峽谷能言語,那(nà)一定是用這種低頻重音和科技(kē jì)噪音來表達。
突然間,空曠的沙漠(shā mò)中涌現(xiàn)出扭動舞動的人群,由攝影師(shè yǐng shī)Maruo Herce拍攝,他們身上的舊紋身、曬傷的(de)疤痕、編發(fā)、鉚釘和破舊T恤無一不(bù)彰顯著他們不是科切拉音樂節(jié)的(de)自拍者,也非火人節(jié)的模仿者。在(zài)這片迷幻、亢奮、縱欲的狂歡中,唯一(wéi yī)可能讓你顯得格格不入的,恐怕就是(jiù shì)穿得太正常。

路易斯(西班牙資深演員(yǎn yuán)Sergi López飾)與他的兒子??埃斯特班(Brúno Nu?ez飾(shì))幾乎就是中產階級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們(tā men)的任務十分古怪而悲傷:他們逐個(zhú gè)向狂歡者展示路易斯失聯(lián)五個月(yuè)的女兒??Mar的照片,四處打聽她的(de)下落。
終于,一位臉上帶著朋克風(fēng)黑線紋身、名叫Jade(Jade Oukid飾)的參會者表示同情,并(bìng)告訴他們不久后將有另一場(yī cháng)派對,在沙漠深處的某個地方。
隨后(suí hòu)軍方趕來下令疏散,我們這才知道人類文明(rén lèi wén míng)正處于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的邊緣。

將一個(yí gè) 尋找失蹤女孩??的懸疑故事 設定在(zài) “自由派對” 運動的背景下,并置于(zhì y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幾近世界??末日的時刻,本身(běn shēn)就是一個錯綜復雜、頗具吸引力的構想。
在(zài)影片的前一個小時里,這一設定(shè dìng)被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觀眾逐漸認識(rèn shí)了Jade的伙伴們:Steffi(Stefanian Gadda飾)、Josh(Joshua Liam Henderson飾)、Tonin(Tonin Janvier飾)和(hé)Bigui(Richard Bellamy飾)——他們當中有人失去了一只手(shǒu)或一條腿,顯然他們就住在(zài)工業(yè)卡車里,在沙漠派對之間奔波(bēn bō)。
起初他們并不情愿,但最終還是(hái shì)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路易斯和埃斯特(āi sī tè)班的“代理家庭”。因為路易斯決定不(bù)聽從軍方的撤離命令,而是選擇與(yǔ)這群人一起前往那個半神話般、位于沙漠(shā mò)彼岸的第二場派對。
此后展開了一段(yī duàn) 溫和的“水土不服”式公路輕喜劇 :路易斯的(de)面包車無法適應沙漠地形;而埃斯特班(bān)的小狗??Pipa也因誤食疑似摻有迷幻藥??(mí huàn yào)的糞便而生病。
影片中恰到好處地(dì)穿插了一些溫馨的情感連結時刻(shí kè),你可能以為這部電影??已從“失蹤案(shī zōng àn)”的主線偏離,轉變?yōu)橐徊坑呻娮右魳?diàn zǐ yīn yuè)驅動的“臨時組建家庭”公路片

然而(rán ér),影片在中段忽然爆發(fā)的悲劇,卻(què)令人如遭重擊,幾乎喘不過氣來。那(nà)是一種“喉嚨被斧頭猛劈”的(de)痛感。從這一刻起,《接近終點》(Sirat)(這個片名(piàn míng)本身就不祥,意指一座如發(fā)絲般(bān)纖細、連接天堂與地獄的橋)便(biàn)徹底脫離了原本就不太線性(xiàn xìng)的軌跡,進入了更加瘋狂、更加離奇(lí qí)的存在主義與寓言領域。
事實證明, 即使是(shì)最偏離常規(guī)、最自給自足、最游牧的(de)生活方式,也不過是一種人為構建(gòu jiàn)的幻象——而這些幻象,終究可以被(bèi)一點點拆解,瓦解殆盡。

當我們失去了(le)一切時會發(fā)生什么?我們會變成野獸(yě shòu)還是天使?我們會回歸優(yōu)雅的狀態(tài)(zhuàng tài),還是墜入霍布斯式的自然狀態(tài)——充滿(chōng mǎn)殘酷、暴力與赤裸裸的生存競爭?
影片沒有(méi yǒu)給出答案,而是如夢魘般一步步深入(shēn rù)這些問題的核心,自由變換形態(tài),仿佛(fǎng fú)在全球崩潰的事件地平線上,所有(suǒ yǒu)的常規(guī)規(guī)則和準則都開始扭曲(niǔ qū)變形。不僅是生活規(guī)則,電影??制作和(hé)故事邏輯的法則也是如此。
因此(yīn cǐ),僅僅用“ 變色龍”來 形容這部電影??,反而(fǎn ér)低估了拉克謝設計的那些瘋狂(fēng kuáng)而極端的主題轉變——畢竟,變色龍只是(zhǐ shì)改變顏色而已。
而《接近終點》所經歷(jīng lì)的,更像是一種“質變”的過程,它(tā)一次又一次地轉化成一種不潔但(dàn)迷人的混合體(因為記住,上帝是冷酷無情(lěng kù wú qíng)的)。
它是《瘋狂的麥克斯》《恐懼的(de)代價》以及安東尼奧尼六七十年代作品的融合(róng hé)體 。

電影??《恐怖的代價》海報
但不可思議(bù kě sī yì)的是,盡管影片風格多變、主題瘋狂(fēng kuáng),導演拉克謝對破壞不斷升級的基調(jī diào)有著超乎尋常的牢牢把握(最終達到一個(yí gè)荒誕又近乎滑稽的高潮,同時也(yě)是近期記憶中最令人手足無措的(de)緊張片段之一)。
他作為導演的自信(zì xìn)令人驚嘆,尤其是在整部影片充滿模糊(mó hú)與曖昧之中,這份掌控力更顯難得(nán dé),仿佛他把觀眾綁在座椅上(shàng),不容抗拒地逼你一直看下去(xià qù)。
“這就是世界??末日的感覺嗎?” Bigui曾問(wèn)。而答案,大概是: “是的,差不多吧(ba)。”
雖然影片描繪的是一個一切都在終結(zhōng jié)、崩塌、熄滅、爆炸、化為塵埃并走向死亡(sǐ wáng)的末世時刻,但《接近終點》本身,卻是(què shì)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

電影??《接近終點》獲得(huò dé)第78屆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
本篇文章(wén zhāng)翻譯自影評網(wǎng)站Variety
原文標題為‘Sirat’ Review: Oliver Laxe’s Excruciatingly Tense, Escalatingly Insane Road Trip Through a Desert Purgatory” ,文章(wén zhāng)作者為Jessica K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