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影院特稿 當?shù)貢r間1月16日,著名(zhù míng)導演、編劇大衛(wèi)·林奇去世,享年78歲。
他(tā)的家人通過facebook宣布了這一消息(xiāo xī),“我們懷著深深的遺憾宣布他的(de)離去,世界??破了一個洞,但正如(zhèng rú)他會說的那樣,‘把目光放在甜甜(tián tián)圈而非那個洞上'。今天是美好(měi hǎo)的一天,一路天空蔚藍、陽光照耀”。

聽到(tīng dào)這個消息,無疑讓眾多電影??人和(hé)影迷心碎。
大衛(wèi)·林奇是當代美國非主流(fēi zhǔ liú)電影??的代表人物,影迷們所熟悉(shú xī)的《橡皮頭》《象人》《藍絲絨》《我心狂野》《妖夜(yāo yè)慌蹤》《穆赫蘭道》《雙峰》等作品,無不充滿著(zhe)華麗、陰郁、詭異和先鋒的氣息,他(tā)的前衛(wèi)、獨立有目共睹,幾十年不改本色。

大衛(wèi)(dà wèi)·林奇以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為電影??史(diàn yǐng shǐ)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曾獲得4次(cì)奧斯卡提名并拿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還(hái)曾斬獲戛納金棕櫚&最佳導演、威尼斯電影??節(jié)(diàn yǐng jié)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超現(xiàn)實主義象征、荒誕的(de)氣質(zhì)、冰冷的氛圍以及反映現(xiàn)代社會(shè huì)中個體的焦慮,都是大衛(wèi)·林奇(lín qí)作品的標簽。
他用充滿現(xiàn)代意識(yì shí)的個人美學風格,在銀幕上書??寫(shū xiě)著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對(duì)個體的人文關(guān)懷。

他對電影??和(hé)藝術(shù)的熱愛??,從來不曾停歇。
2024年11月(yuè),林奇曾向外媒透露自己患了(le)肺氣腫,狀況不理想,需要用輔助氧氣管(yǎng qì guǎn)才能在房間內(nèi)進行走路等活動。
但(dàn)在去世的前兩個月,他還(hái)想繼續(xù)拍電影??,他說自己喜歡待(dài)在片場,愿意嘗試以遠程執(zhí)導的(de)形式來拍攝電影??。
受到近日肆虐的(de)洛杉磯山火影響,林奇被迫離開平時的(de)住處,搬到新居后病情惡化。
從拍(pāi)《穆赫蘭道》開始,林奇就喜歡坐在導演椅上(yǐ shàng)冥想開腦洞,吃著甜甜圈或者(huò zhě)櫻桃派。


那時候?qū)а輦兣碾娪??,最后都(dōu)會讓觀眾知道這是一個夢,只有(zhǐ yǒu)他反著拍,只拍夢,然后(rán hòu)告訴大家,夢就是生活,生活也恰似(qià sì)一場夢。
這位謎一般的導演曾(céng)說:“我喜歡拍電影??,因為我想進入(jìn rù)另一個世界??。我想迷失在另(lìng)一個世界??中?!?
大衛(wèi)·林奇創(chuàng)造的影像(yǐng xiàng)世界??,恰似一個又一個華麗奇詭的(de)夢境,值得影迷們流連其中,反復回味(huí wèi)。
如今,他自己已經(jīng)深深墜入那個夢中(mèng zhōng)。

在斯皮爾伯格傳記電影??《造夢之家》結(jié)尾處,大衛(wèi)·林奇(lín qí)曾這樣說:
“當?shù)仄骄€在頂部,會(huì)很有趣;當?shù)仄骄€在底部,會很(hěn)有趣;當?shù)仄骄€在中間時,就無聊(wú liáo)死了?!?

大衛(wèi)·林奇從不拍那些“地平線(dì píng xiàn)在中間”的電影??,他的小眾趣味(qù wèi)與先鋒前衛(wèi)風格讓他成為最(zuì)不循規(guī)蹈矩,也最有趣的導演。
大衛(wèi)(dà wèi)·林奇去世的消息傳出后,多位電影??(diàn yǐng)人表示悼念。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說:“世界??(shì jiè)將懷念如此原創(chuàng)和獨特的聲音(shēng yīn)。他的電影??已經(jīng)經(jīng)受住了時間(shí jiān)的考驗,而且永遠都會?!?

《穆赫蘭道》女(nǚ)主演娜奧米·沃茨發(fā)布長文悼念大衛(wèi)(dà wèi)·林奇,我們從中感到了娜奧米的(de)悲痛。

“我的心碎了,我的老友(lǎo yǒu)戴夫,沒有他,世界??將完全不一樣(yī yàng)。影響我的不僅僅是他的藝術(shù)(yì shù),他的智慧、幽默和愛??讓我(wǒ)對自己產(chǎn)生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信念(xìn niàn)。他通過精湛的敘事技巧,邀請所有人(suǒ yǒu rén)窺探這個世界??,讓電影??獲得了提升(tí shēng),激勵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電影??(diàn yǐng)人。”
《穆赫蘭道》另一位女主角勞拉·哈靈也(yě)發(fā)文悼念大衛(wèi)·林奇:“親愛??的大衛(wèi),所有(suǒ yǒu)接觸過你的藝術(shù)家和人都(dōu)會哀悼你的離去,但我知道(zhī dào)你正在天堂創(chuàng)作電影??、寫作、繪畫和(hé)冥想。天堂歡迎你的靈魂進入永恒(yǒng héng)的極樂世界??。再見了,我的朋友。愿(yuàn)你安息,老友戴夫?!?

《藍絲絨》《雙峰》主演凱爾(kǎi ěr)·麥克拉克倫說:“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jié chū)的藝術(shù)家,我失去了一位親密的(de)朋友,他為我幻想未來,允許我(wǒ)在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世界??(shì jiè)旅行?!?

“大衛(wèi),我永遠被你改變,永遠(yǒng yuǎn)是你的凱爾。謝謝你所做(zuò)的一切?!?
導演詹姆斯·古恩說:“安息吧,大衛(wèi)(dà wèi)·林奇。你啟發(fā)了我們很多人。”

弗朗西斯(fú lǎng xī sī)·福特·科波拉導演表示:“我非常震驚(zhèn jīng)心碎,無法用言語表達失去偉大的(de)朋友大衛(wèi)·林奇帶來的深切悲痛?!?

《美麗(měi lì)心靈》導演朗·霍華德也發(fā)文悼念,“他(tā)是一個優(yōu)雅的人和無畏的(de)藝術(shù)家,他跟隨自己的內(nèi)心和靈魂(líng hún),并證明激進的實驗可以產(chǎn)生令人難忘(lìng rén nán wàng)的電影???!?

除了圈內(nèi)多位電影??人,還有(hái yǒu)NASA也向大衛(wèi)·林奇導演送上深深的(de)懷念之情。
“我們將繼續(xù)探索超凡與(yǔ)未知。我們將不關(guān)注于失去,而是(ér shì)專注于我們與您共享這個星球(xīng qiú)的歲月中得到的東西。我們會(huì)在夢中見到您?!?

回顧大衛(wèi)·林奇的(de)藝術(shù)生涯,不難發(fā)現(xiàn)他從小就有(yǒu)非同尋常的創(chuàng)作天賦。
1946年,大衛(wèi)·林奇出生于(shēng yú)美國蒙大拿州密蘇拉,他成長在一個(yí gè)條件不錯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盡管不缺朋友(péng yǒu),可是他喜歡孤獨一人,在大自然、在(zài)花園里看昆蟲蠕動——
“只要稍微進一步觀察(guān chá)這個美麗的世界??,會發(fā)現(xiàn),櫻桃樹??上(shàng)有樹??脂滲出來,黑色、黃色,無數(shù)只螞蟻就(jiù)趴在上頭?!?

《藍絲絨》開場的高反差對比(duì bǐ)
他并沒有通常我們所認為的(de)那種童年陰影,而恰恰是因為童年太美好(měi hǎo)太完美了,所以他能夠更敏感(mǐn gǎn)地發(fā)現(xiàn)其中腐爛、異化的另一面。
1977年(nián),大衛(wèi)·林奇以處女作《橡皮頭》一鳴驚人,他(tā)的風格一度被認為是怪異和(hé)難以理解的。
1980年,他拍攝了第一部(dì yī bù)主流影片《象人》,在評論和票房上大獲(shàng dà huò)成功,更獲得了奧斯卡的青睞。
野心勃勃(yě xīn bó bó)的大衛(wèi)·林奇,很快便把著名科幻小說(kē huàn xiǎo shuō)《沙丘》搬上了銀幕。
1990年,他憑借(píng jiè)《我心狂野》摘下了戛納金棕櫚大獎,奠定(diàn dìng)了準大師的地位?!端{絲絨》《史崔特(cuī tè)先生的故事》《妖夜慌蹤》《穆赫蘭道》,他的(de)作品表中幾乎每部作品都能顯露出(xiǎn lù chū)他在電影??史上的份量。
而在(zài)很多影迷心里,《穆赫蘭道》無疑是大衛(wèi)·林奇(lín qí)導演的集大成之作。

《穆赫蘭道》,2001
而經(jīng)歷了(le)時光的打磨,這部影片的經(jīng)典地位(dì wèi)也越來越高,先是被《電影??手冊》評為(píng wèi)新世紀頭十年十佳電影??之一,位列BBC評選(píng xuǎn)的“21世紀最偉大電影??100部”榜首。
《穆赫蘭道(mù hè lán dào)》以“難懂”與“燒腦”著稱,在它天鵝絨(tiān é róng)般優(yōu)雅的外表下,曾有無數(shù)(wú shù)人曾試圖解讀這部電影??的確切(què qiè)意義,但無論被解讀多少次,始終(shǐ zhōng)蘊藏著極其晦澀荒誕的神秘內(nèi)核(nèi hé)。

那些沒頭沒尾的人物、紛繁吊詭的(de)場景、撲朔迷離的事件,以及藍色鑰匙、牛??仔(niú zǎi)、黑臉乞丐等充滿神秘主義氣息的視覺(shì jué)符號,都讓影片呈現(xiàn)出萬花筒般迷幻(mí huàn)深邃的色彩。
《穆赫蘭道》的迷人之處(chù)在于,它帶給了觀眾游走于理性(lǐ xìng)與非理性邊緣的觀看體驗,導演喜歡(xǐ huān)打破常規(guī)邏輯順序,用碎片化記憶或(huò)意識流的形式展現(xiàn)人物經(jīng)歷。

作為觀眾(guān zhòng),我們自然需要對文本做出理性詮釋(quán shì),情不自禁地對影片中各種視覺符號(fú hào)進行聯(lián)想和解讀。
但影片奇詭的(de)氛圍、含混的細節(jié)、形式感十足的(de)視聽語言,又驅(qū)使著我們放棄理性(lǐ xìng)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大衛(wèi)·林奇所精心(jīng xīn)構(gòu)筑的感官迷宮之中,盡情體會影片(yǐng piàn)的虛無蒼涼底色。

大衛(wèi)·林奇與《穆赫蘭道(mù hè lán dào)》兩位女主演
正如影片中彌散著(zhe)的滾滾濃煙,大衛(wèi)·林奇把每一代(yí dài)看過《穆赫蘭道》的觀眾都棄置于龐大(páng dà)的敘事迷宮之中,任由他們?nèi)ッ?mō suǒ),去聯(lián)想,去解讀。
《穆赫蘭道》是一部無法(wú fǎ)被復制的電影??,注定名垂影史。
除了(chú le)《穆赫蘭道》之外,大衛(wèi)·林奇創(chuàng)作的電視??作品(zuò pǐn)《雙峰》,也被眾多影迷津津樂道,甚至對(duì)整個好萊塢影視行業(yè)帶來了革命性的(de)影響。
這部劇是美國90年代最為著名(míng)的電視??劇之一,曾榮獲1990年美國電視??(diàn shì)評論協(xié)會大獎,1997年美國金球獎最佳男女(nán nǚ)主角獎,1991年美國艾美獎等多項大獎。

大衛(wèi)(dà wèi)·林奇(右)
大衛(wèi)·林奇與電視??泰斗馬克(mǎ kè)·弗羅斯特共同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雙峰》首次亮相(liàng xiàng)于1990年,這個謀殺懸疑情景劇發(fā)生在(zài)一個小鎮(zhèn),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怪人,在(zài)當時實屬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迅速點燃了觀眾(guān zhòng)的想象力。
《雙峰》是大衛(wèi)·林奇職業(yè)生涯中(zhōng)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它不僅重新定義(dìng yì)了電視??劇集的形式,還開創(chuàng)了一種(yī zhǒng)全新的敘事方式——將懸疑、謀殺等(děng)多種元素融為一體,還融入了怪異的(de)角色和另類的幽默,以及超自然和(hé)恐怖的元素。

大衛(wèi)·林奇與陳沖
中國(zhōng guó)觀眾熟悉的演員陳沖,也參演過(guò)大衛(wèi)·林奇的《雙峰》。
2019年,陳沖曾回憶(huí yì)出演這部戲時的經(jīng)歷:“當時導演有個(yǒu gè)女朋友,是非常有名的模特伊莎貝拉·羅西里(luó xī lǐ)尼,當時這個角色是寫給她的(de),講一個小地方突然來了一個(yí gè)闖入者。但后來導演跟她分手(fēn shǒu)了,她不演了就找到了我(wǒ),也是外來的闖入者。所以要是(yào shì)他們沒分手,我就沒這個戲(xì)了?!?
在接下來的多年中,粉絲們(men)執(zhí)著熱情一直讓《雙峰》的精神永存(yǒng cún),更多全球各地的新觀眾,都(dōu)發(fā)現(xiàn)了它令人眼花繚亂的情節(jié)轉(zhuǎn)折(zhuǎn zhé)帶來的樂趣。

2017年,在25年后《雙峰(shuāng fēng)》第三季重啟。當年,時光君還獨家采訪(cǎi fǎng)到了大衛(wèi)·林奇導演本人,詳情請看(kàn)這篇《25年后,我們又回到了這座(zhè zuò)讓人不寒而栗的小鎮(zhèn)》。
當年71歲的(de)導演,和我們足足聊了50分鐘,包括(bāo kuò)《雙峰》的回歸、如何追求心中所想(xiǎng)、電影??中靜謐的重要性、以及《雙峰》標志(biāo zhì)場景之一“小紅屋”的起源。
在拍完(wán)《雙峰》續(xù)集篇之后,大衛(wèi)·林奇在洛杉磯(luò shān jī)過上了息影后的平靜生活,他(tā)一直沒有停下創(chuàng)作,而每天最主要(zhǔ yào)的事情,就是一個人畫畫。
很多人(rén)或許不知道,大衛(wèi)·林奇還是個出色(chū sè)的畫家兼攝影師,他在美國做過(zuò guò)屬于自己的繪畫作品特展,展出了(le)從學生?????時代至今的近百幅獨立(dú lì)畫作。

大衛(wèi)·林奇的畫作
不夸張的(de)說,林奇的短片與畫作,比他(tā)的電影??更加富有視覺沖擊力和想象力(xiǎng xiàng lì),或者說,那才是“林奇主義”/“林奇風格”的(de)起點。
大衛(wèi)·林奇很喜歡坐在椅子上(shàng)冥想,然后借著半睡??半醒的神游狀態(tài)任由(rèn yóu)一系列畫面涌來。
這些畫作以及電影??(diàn yǐng),正是各種潛意識畫面或夢境的直接(zhí jiē)反應,所以,林奇對自己的作品通常(tōng cháng)不愿做解釋,更拒絕給出直接的(de)答案。

今天,最會造夢的導演大衛(wèi)·林奇(lín qí)導演離開了我們,但我們?nèi)匀豢梢?kě yǐ)在他的電影??、劇集和畫作中(zhōng)盡情徜徉,做一場關(guān)于藝術(shù)的綺麗(qǐ lì)之夢。
作者 | 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