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看到父親在電腦上敲下(xià)“無盡的基因排列造就了我們的(de)獨特性,也是它讓我們感受到(dào)了彼此之間的多樣化,還有我們的孤獨(gū dú)“時,我猛然發(fā)覺了這部電影??的(de)一個特點:除最開始一起坐在花園里(huā yuán lǐ)享受陽光以外,這個家族里每個人(rén)幾乎都未和其他成員同處于(chǔ yú)一個畫面中過。
特呂弗曾在《四百擊(jī)》中特意將安托萬和他的母親(mǔ qīn)分割到不同的畫面中,以不同(bù tóng)框表現(xiàn)母子間糟糕的關(guān)系,而在(zài)《安妮霍爾》中,伍迪艾倫使用了正反(zhèng fǎn)打來拍攝辛格與安妮的最后(zuì hòu)一場對話,仿佛在提示我們兩人已經(jīng)(yǐ jīng)形同陌路。在這部散文詩一般的電影??中(zhōng),導(dǎo)演似乎運用了與上述兩者同樣(tóng yàng)的手法來暗示家庭成員間疏離的(de)關(guān)系。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都(dōu)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父親在監(jiān)督(jiān dū)農(nóng)場的工作,在讀書??,在思考;母親(mǔ qīn)在用枯葉作畫;大女兒??(就是彈鋼琴(tán gāng qín)的女人??,我不太確定她在(zài)家族中的位置,但從開頭紅發(fā)(hóng fā)的女兒??高興地拉她一起離開來看(lái kàn),兩人似乎是同輩。)陶醉于琴聲中(zhōng);小女兒??在大自然中嬉鬧;爺爺似乎身患(shēn huàn)疾病,只能躺在床???上消磨時光;奶奶(存疑(cún yí))則離家遠行,彷佛在尋找著什么(shén me)。這個家族的成員們的行動軌跡(guǐ jì)被剪輯打散成了一條條近乎平行(píng xíng)的線,比如說當(dāng)母親呼喊女兒??的(de)名字時,導(dǎo)演特意插入了一個父親(fù qīn)的沉思鏡頭。畫外母親的聲音響起(xiǎng qǐ),表明兩人處于同一時間,而父親對母親(mǔ qīn)的呼喊置若罔聞,依舊沉浸于思考中,就(jiù)像那是另外一個時空中的(de)事情一樣。就算這些軌跡們偶有交集(jiāo jí),也不過只是凝視,或是一聲問好而已(ér yǐ)。在旁人看來,一種”相顧無相‘識(shí)’“的孤獨感彌漫在這個家族中。而(ér)劇中人對此可能也有所察覺?!爆F(xiàn)在我(wǒ)的咒語魔力不再,剩余的只有,我(wǒ)自己的力氣?!澳赣H吟誦道。
此外,值得注意(zhí de zhù yì)的是,導(dǎo)演似乎安排了一些有趣(yǒu qù)的對照以反映不同成員的心理(xīn lǐ)。比如在下雨時,大女兒??憂郁地(dì)凝望著傾瀉而下地雨滴,父親(fù qīn)趕緊關(guān)上了窗戶,在野外的小女兒??(xiǎo nǚ ér)則微笑著漫步于叢林中;再比如(bǐ rú)在河水面前,小女孩??顯得愉悅,奶奶則(zé)無奈而傷感地呼號。這些都很(hěn)值得玩味。
對于這部幾乎放棄語音而(ér)依靠畫面和聲響來表情達意的(de)電影??來說,闡釋的空間是巨大的(de)。即使是一個細微的表情,每個人(rén)都可能基于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作出(zuò chū)不同的解釋。我所談的只是(zhǐ shì)我個人的想法,絕非這部電影??的(de)正確解讀(也可能這種所謂的”正確(zhèng què)“解讀根本就不存在)。如有不妥(bù tuǒ)之處,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