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Sinners)這部電影??,2025年4月18日北美上映(shàng yìng),票房口碑雙豐收。
票房,首周末4560萬美元【1】,次(cì)周末4500萬美元【2】,跌幅低到恐怖(電影??制作成本(chéng běn)也只有9000萬美元)。
口碑,爛番茄新鮮度(媒體(méi tǐ)評分)97%、爆米花指數(shù)(觀眾評分)96%,難得的口碑(kǒu bēi)兩開花。
下面我們來解讀一下故事(gù shì),最好看完全片再來閱讀。
首先(shǒu xiān),很難去界定《罪人》到底屬于一個什么(shén me)類型片:它前半部分是歷史片,后(hòu)半部分是恐怖片,恐怖片后面還接了(le)一小段黑幫片。
電影??前半部分講述1932年(nián),一對黑人雙胞胎兄弟(均由邁克爾·B·喬丹(qiáo dān) Michael B. Jordan 飾)本來在芝加哥黑幫中打拼,如今(rú jīn)回到家鄉(xiāng)——密西西比州一個小鎮(zhèn)——開起正經(jīng)生意(shēng yì),試圖擺脫不愉快的過往。整個白天(bái tiān),他們都在為晚上即將全新開張(kāi zhāng)的音樂酒館奔走,觀眾跟隨二人視角(shì jiǎo),領略黑人社區(qū)生活的魅力、見證他們(tā men)遭受的苦難。

隨著黃昏來臨,一個渾身(hún shēn)冒煙的白人男子突然出現(xiàn),電影??后(hòu)半部分畫風陡變。

原來白人男子竟是(jìng shì)古老的吸血??鬼,他為音樂酒館中(zhōng)黑人男孩??薩米的吉他音樂所吸引(xī yǐn),意欲將其收歸麾下。吸血??鬼拉起(qǐ)一支龐大鬼軍,對音樂酒館展開恐怖(kǒng bù)的圍攻,于是黑人們不得不為自己(zì jǐ)的生存而戰(zhàn)……

這種將不同類型片(piàn)混搭在一起的做法是導演(dǎo yǎn)刻意為之【3】,不過存在一點商業(yè)上(shàng)的風險:因為固然很多觀眾會將(jiāng)這種混搭視為創(chuàng)新(比如我),但(dàn)也有很多期待看到恐怖片的觀眾(guān zhòng)被前面一個小時的歷史片搞(gǎo)得昏昏欲睡??——就像是我高中時做(zuò)閱讀理解特別討厭遇到散文,什么“形散(xíng sàn)神不散”,完全搞不懂這散文到底要干嘛(gàn má)。
本片也可以視作是“形散神不散”:它(tā)的類型雖然混搭,但其在(zài)政治層面的表達是高度統(tǒng)一的(de)。也就是說,《罪人》形式上是一半歷史片(piàn)、一半恐怖片,但究其內容在本質上(shàng)是一部政治片。
《罪人》和去年的(de)《美國內戰(zhàn)》某種意義上有些相似:它們不(bù)符合傳統(tǒng)商業(yè)電影??1:2:1的三幕劇結構(jié gòu),它們的高潮都很短促,且陡然(dǒu rán)來臨,高潮以前則是散漫的鋪墊(pū diàn),為的是讓觀眾徹底沉浸。
《罪人》的歷史(lì shǐ)片部分就是鋪墊,我們跟隨雙胞胎和(hé)男孩??薩米的視角,看到黑人為自己(zì jǐ)的身份與文化自豪,也看到黑人(hēi rén)在棉花田中勞作、被白人歧視。黑人(hēi rén)音樂家小小地吐槽:白人喜歡藍調,但不(bù)喜歡創(chuàng)造藍調的黑人。
我們還看到(kàn dào)一個有趣的長鏡頭:在小鎮(zhèn)主街上(jiē shàng),鏡頭跟隨雙胞胎里的哥哥走進一家(yī jiā)華人店鋪,里面都是黑人顧客。哥哥(gē gē)與男店主談生意,男店主差遣(chāi qiǎn)其女兒??走到街道對面的店鋪(diàn pù)把她媽媽??喊來。鏡頭跟隨女兒??(nǚ ér)走進街對面的店鋪——里面都是(shì)白人顧客——又跟隨女兒??的媽媽??回到(huí dào)男店主的店鋪。
這一來一回,我們可以(kě yǐ)生動形象地看到種族隔離是如何實現(xiàn)(shí xiàn)的,而華人(特別是華人女性)如何(rú hé)成為其中的中介。

電影??進入恐怖片部分(bù fèn),鋪墊仍在繼續(xù)。音樂酒館里,一個(yí gè)黑人被抓到在賭博中出千(qiān),于是遭到其他黑人“牌??友”的一頓痛打(tòng dǎ)。有趣的是,電影??通過蒙太奇手法,將(jiāng)賭博房間內的圍毆與外面的集體(jí tǐ)舞蹈交叉剪輯,還踩上了點(diǎn)。這似乎又揭示了黑人文化中(zhōng),藝術與暴力乃一體兩面。
男孩??薩米(sà mǐ)代表了黑人文化的靈魂,他的(de)音樂如此有力,以至于當他開始演奏(yǎn zòu)時,各個時代、各個種族的靈魂都(dōu)會在此連通。于是奇幻的一幕(yí mù)出現(xiàn):在音樂酒館內,黑人遠古部落(bù luò)的舞蹈、21世紀的電吉他、華人的京劇(jīng jù)……各個時代、各個種族的文化在此(cǐ)交相輝映,卻又保持著各自的遺世獨立(yí shì dú lì)。


也正因此,吸血??鬼垂涎薩米——是的(de),它也懷念自己身為人類時的(de)民族與文化。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它(tā)雖是白人面貌,卻來自愛??爾蘭,在(zài)本土時受基督徒迫害,到了美國又(yòu)與黑人一樣深受極端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xīn jiào tú)(如3K黨)迫害,甚至被視為黑人的(de)同類?!?】
至此,這部電影??的政治主題也(yě)就呼之欲出了。
有的觀眾簡單地(dì)憑借膚色認為,吸血??鬼代表白人;吸血??鬼吸(xī)黑人血??,代表白人掠奪、同化黑人。如果(rú guǒ)電影??真的這樣“黑白分明”,那它確實就(jiù)過于淺顯、泯然眾人了。
事實是,電影??(diàn yǐng)中黑人與愛??爾蘭吸血??鬼的對抗,代表(dài biǎo)的是被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壓迫的(de)群體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一種意識形態(tài)(yì shí xíng tài)強調保留自身特性,另一種意識形態(tài)強調(qiáng diào)抹去自身特性以便組成更加強有力(qiáng yǒu lì)的戰(zhàn)爭機器。
極端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作為(zuò wéi)本片的主要斗爭對象,甚至全片都(dōu)沒怎么出現(xiàn),但觀眾到處都能(néng)看見他們施加的影響、造成的惡果(è guǒ)。
愛??爾蘭吸血??鬼咬了3K黨、華人、黑人,他(tā)事實上在自己的組織中消除了(le)種族主義,卻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種族主義同樣(tóng yàng)恐怖的“一視同仁”:所有人失去自己的身份(shēn fèn)與意志,成為不可名狀的“黑夜”的一部分(yī bù fèn)。
但是,當我們看到愛??爾蘭吸血??鬼唱起愛??爾蘭(ài ěr lán)民謠、其他黑人吸血??鬼圍著他跳起(qǐ)非洲舞蹈,當我們看到因種族不能(bù néng)在一起的愛??人成為吸血??鬼后卻(què)可以長相廝守,誰又能說吸血??鬼的黑夜(hēi yè)不吸引被壓迫的人們呢?
愛??爾蘭吸血??鬼(xī xuè guǐ)迫切地想要征服黑人文化,它對(duì)薩米窮追不舍,兩人的對決帶來故事的(de)高潮。薩米是牧師的兒子??,面對“魔鬼(mó guǐ)”他只能顫抖祈禱,殊不知吸血??鬼竟也(yě)像一個大神學家,一字不差地與他(tā)一起復誦禱詞——上帝的言語竟不能(bù néng)傷魔鬼分毫?
吸血??鬼悠悠道:“很久以前,那些(nà xiē)偷走我父親土地的人,強迫我們(wǒ men)背誦這些話。我恨那些人,但(dàn)這些話還是讓我感到安慰?!?

這句(zhè jù)臺詞是全片最絕的諷刺:你們黑人(hēi rén)信奉的白人宗教,不過是加害者用來(yòng lái)麻痹受害者的幻覺!
更絕的諷刺是(shì):這種麻痹是真mb有效。
諷刺還沒完(méi wán),吸血??鬼言畢,把薩米反復按到水中(shuǐ zhōng)——仿佛在對他進行基督教式的(de)“施洗”。既然魔鬼也能“施洗”,這不僅(bù jǐn)讓人聯(lián)想,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教宗(jiào zōng)圣人,真的就那么白璧無瑕嗎?他們口中(kǒu zhōng)的上帝與魔鬼,是不是本來就沒有(méi yǒu)什么分別?!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影片的(de)高潮短粗而有力。諷刺到位了,故事(gù shì)也該結束了。最終吸血??鬼落敗,3K黨(K dǎng)被殺光、反英雄為曾經(jīng)的罪孽(zuì niè)贖了罪,所有的罪人塵歸塵、土歸土(tǔ guī tǔ)。最后的罪人——薩米在面對牧師父親(fù qīn)的斥責時,拒絕放下手中破損的(de)吉他。他沒有屈服于吸血??鬼的同化,也(yě)沒有屈服于白人的同化。他仍舊是(shì)他自己——黑人民族仍舊是他們自己(zì jǐ)。

電影??解讀完了,最后再多說(shuō)一點。
《罪人》這部電影??的表達非常細膩(xì nì)。為了這種細膩,它必須把節(jié)奏慢下(màn xià)了,它必須前半部分是歷史片,它(tā)必須壓縮后半部分刺激的、娛樂性(yú lè xìng)的情節(jié)。這種含蓄的表達,在商業(yè)(shāng yè)上算是一個挺危險的行為,因為(yīn wèi)這可能導致口碑兩極分化,也就沒法(méi fǎ)大賺特賺了。所以我們日常(rì cháng)中很少見到這種含蓄的電影??,更(gèng)多見到的是“雞??血??”電影??和“狗??(gǒu)哨”電影??。
“雞??血??”電影??比較low一點,喜歡直白(zhí bái)地高喊口號,甚至不想費心去好好(hǎo hǎo)編一編劇本。典型代表是去年歌頌(gē sòng)“女性力量”的《泳者之心》(7D影院評分高達(gāo dá)9.0),聲稱改編自真實事件,但實際上對真實(zhēn shí)事件進行了大量歪曲篡改,故事也(yě)乏味地一桿子捅到底,卻憑借敢(gǎn)騙敢扯的大嗓門,給女觀眾狠狠(hěn hěn)打了一波雞??血??。
“狗??哨”電影??就(jiù)更高端一些。因為“雞??血??”電影??雖然能(néng)討好一波人,卻難免得罪另一波(yī bō)人,“狗??哨”電影??就不會。狗??哨(shào)能發(fā)出一種高頻音,只有狗??能聽到(tīng dào);所以“狗??哨”這里比喻的是:讓(ràng)有爭議的信息無損地傳遞給(gěi)想取悅的群體,同時讓可能被(bèi)冒犯的群體無所察覺?!?】典型代表(dài biǎo)是《綠皮書??》,同樣聲稱改編自真實事件,同樣(tóng yàng)修改了真實事件,但故事十分完美(wán měi),絕大部分人感受到的都是黑人(hēi rén)與白人之間的友情,很容易忽略(hū lüè)其中的“狗??哨”聲:為什么一部抨擊(pēng jī)白人種族歧視的電影??,還是找了一個(yí gè)白人來做黑人的人生導師?
在(zài)討論現(xiàn)實問題和歷史問題時,中國(zhōng guó)的“雞??血??”片和“狗??哨”片一點(yì diǎn)也不少,之前寫影評都提過,不再(bù zài)贅述了。
比起《泳者之心》《綠皮書??》,我們更(gèng)需要《美國內戰(zhàn)》《罪人》。在美國是這樣(zhè yàng),在中國也是這樣。
參考
【1】《罪人》首映(shǒu yìng)票房口碑雙豐收,北美影市再掀高潮(gāo cháo), https://www.sohu.com/a/886982098_121924583
【2】邁克爾·B·喬丹、海莉主演恐怖驚悚電影??《罪人(zuì rén)》北美票房輕松破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U7F4PVP0537JPWI.html
【3】《罪人》的幕前幕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72435510493496
【4】美國(měi guó)侵犯難移民人權的事實真相, https://www.news.cn/2023-03/30/c_1129478013.htm
【5】為“狗??(gǒu)哨政治”正名:民主的“必要之惡”,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17A09DLR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