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口的兩人》,相信老司機們都(dōu)異常難忘,畢竟在 117 分鐘的時長中(zhōng)有長達 17 場船戲,這個數(shù)據(jù)著實感人(gǎn rén)。
故事的主人公是名副其實的“把每天(měi tiān)都當做末日來相愛??”。
末日,禁忌的(de)愛??,神秘又讓人充滿向往……

但(dàn)對于這場禁忌之戀來說,廠長更向往(xiàng wǎng)真正“火口的兩人”,他們是一種極致(jí zhì)的震撼和浪漫。
對于常人來講,那(nà)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炙熱感情。
他們之間(zhī jiān)的愛??,同火山般絢爛。
沒有任何(rèn hé)一個浪漫主義者可以抗拒這部電影??。
它就是(jiù shì)——
《火山摯戀》

對于很多人來講,這是一部(yī bù)神作。
一部可以讓人陷入自我思考(sī kǎo),影響人生觀的一部片子。
7D影院 9 · 0,足以見證(jiàn zhèng)它的地位,它甚至提名第 95 屆(ji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

但看完全(wán quán)片,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個典型(diǎn xíng)的愛??情故事,甚至整個影像都沒有一點(yì diǎn)對愛??情的過多著墨。
女主卡蒂(kǎ dì)婭從七歲開始,自從看見了埃特納(āi tè nà)火山噴射的模樣,就深深愛??上了(le)火山。

而男主莫里斯,同樣也是在(zài)七歲的時候看見了人生第一座火山(huǒ shān)斯特龍博利火山,他大受震撼。
七歲,是他們(tā men)兩個命運的緣分,他們都熱愛??火山(huǒ shān)。

20 歲那年,卡蒂婭考上了大學,四年(sì nián)后,莫里斯也考上了同一所大學(dà xué),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專業(yè),但都(dōu)是為了研究火山。
就在卡蒂婭(yà)要畢業(yè)的時候,終于和學弟莫里斯(mò lǐ sī)相遇了。
莫里斯在咖啡館發(fā)現(xiàn),有個學姐(xué jiě)竟然在看火山學的資料,就這樣(zhè yàng)兩個人便開始聊了起來,從(cóng)白天聊到了黑夜,當走出咖啡館的(de)那一刻,往后余生,他們再也沒有分開過(guò)。

要知道,在上世紀 60 年代,全球 30 億人(yì rén),一共就只有 300 多位火山學家,他們倆(liǎ)能相遇的概率只有千萬分之一,而他們(tā men)就命運般的相遇,相知,相戀了。
這(zhè)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他們是伴侶,是(shì)戰(zhàn)友,是同事,是彼此相互懂得勝過(shèng guò)千言萬語的精神力量。

在觀眾看來,這也(yě)是一個“悲劇”。
因為我們從影片一(yī)開始就知道,他們會去世,會一起(yì qǐ)葬身于火山之中。
1991 年,6 月 2 日,明天(míng tiān)是他們的最后一天。
畫面中,兩人(liǎng rén)對前方的目光是那么的堅定(jiān dìng)且充滿希望,但是知道結(jié)果的我們,卻(què)莫名多了些惆悵與難過。
但(dàn)同時也打心眼里欽佩他們的勇氣(yǒng qì)!

從他們倆決定在一起的時候(shí hòu),他們就確定了兩個人不會要(yào)孩子??。

因為,從現(xiàn)在起,“他們的人生只有火山(huǒ shān),火山,火山……”

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xíng)。
說的就是他們倆。
莫里斯曾說(shuō):“如果可以吃石頭,我可以一輩子都(dōu)不離開火山。”
因為共同的信仰與(yǔ)愛??好,他們倆很堅定的跟隨彼此(bǐ cǐ),他們?nèi)ト澜??各個地方看眾多火山(huǒ shān)。
對于他們來講,每個火山都是獨一無二(dú yī wú èr)的,所以莫里斯并不建議,把火山(huǒ shān)分門別類,那是極不專業(yè)的行為(xíng wéi)。

當他們兩人穿著銀色防護服站在(zài)噴涌滾燙的火山巖漿前,你會(huì)被一種強烈的超現(xiàn)實主義沖擊。
然而你(nǐ)又時刻被畫面提醒著,這是真實(zhēn shí)影像。
于是隨即就會覺得難以置信。


這份(zhè fèn)難以置信來源于地球脈動在你面前爆發(fā)(bào fā)的震撼。
同時也來源于在你不(bù)知道的地方,竟有人窮極一生追求(zhuī qiú)著如此危險又浪漫的科研工作。

在(zài)去看火山的路上,他們一邊拍(pāi)視頻,一邊做科研。
學化學的卡蒂(kǎ dì)婭,負責測量氣體的化學成分。

學地質(zhì)學(dì zhì xué)的莫里斯檢測地震活動。

卡蒂婭在意(zài yì)細節(jié),喜歡用相機捕捉最美的瞬間(shùn jiān)。

而莫里斯重視整體,喜歡用視頻記錄(jì lù)火山噴發(fā)的過程。

在他們的鏡頭(jìng tóu)里,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人生觀是(shì)如此的豁達,有的時候?qū)W會苦中作樂(kǔ zhōng zuò lè)也是一種本事。
其實他們每天都(dōu)在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們的鏡頭(jìng tóu)里從來都不會有平庸,傷感的(de)畫面出現(xiàn)。
反而都是一些可愛??,搞怪(gǎo guài)的畫面。

當莫里斯掉進了火山(huǒ shān)泥里,他右腳踝被燙傷之時(shí),卡蒂婭面對鏡頭笑著說道:他(tā)的皮膚就像洋蔥一樣剝落。
在(zài)莫里斯看來,這是對火山學家的(de)“洗禮”。

鏡頭中甚至還有兩人“不堪入目”的(de)一幕,由于火山周圍處處都是高溫(gāo wēn),稍有不注意坐下去,褲子就(jiù)會慘遭蹂躪,破壞……
于是,就會出現(xiàn)(chū xiàn)這尷尬的一幕。

那附近到底有(yǒu)多熱?
隨便找個地方,拿起平底鍋(píng dǐ guō),放入雞??蛋,就會秒熟。

盡管如此炎熱(yán rè),但他們還是竭盡全力去奔赴每一個(yí gè)火山,盡可能的靠火山近一點,再近(zài jìn)一點……
這樣,他們才會拍到更(gèng)有價值的視頻資料。
“我們凝視著深淵(shēn yuān)的邊緣”,卡蒂亞如此寫道。
他們非常明白(míng bái)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方式的風險(fēng xiǎn),“總有一天它會殺了我們”。
但他們卻說(què shuō):“但這一點都不困擾,我寧愿(nìng yuàn)過短暫的生活,而不是一種單調(diào)(dān diào)、漫長的生活。”
是呀,在火山口對視(duì shì)過巖漿,確實很難再安于平庸的(de)人生。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不(bù)像是紀錄片,而是一部壯麗浪漫的愛??情片(ài qíng piàn)。
兩個人最后的歸宿簡直是壯烈(zhuàng liè)的宿命。
真正有熱愛??的人是(shì)不會害怕死亡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秒(měi yī miǎo)生命都沒有被浪費。
在紀錄片中(zhōng)卡蒂婭說:
“我會讓莫里斯走在(zài)前面,他的體重更重,他走過的(de)地方我肯定可以也可以走,但(dàn)如果他出事了,我寧愿和他(tā)一起死?!?
他們?yōu)榛鹕蕉?,為火?huǒ shān)而死。

廠長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jìng tóu)就是,記者落下的攝影機拍到的,卡蒂(kǎ dì)婭和莫里斯最后的畫面,他倆沒有(méi yǒu)跑,還在認真檢查著設備儀器(yí qì)。
看背影,好像兩人都在安靜地(dì)看著迎面而來的一切 。
正如他們所說的(de)那樣:
我并非一心赴死,但在那一刻(nà yī kè),我就是不在乎。

活生生的地球,在每(měi)一個爆發(fā)的傷口見證了他們活生生(huó shēng shēng)的愛??。
他們即使肉體離我們而(ér)去,但精神永存。
不少人在看過(kàn guò)他們的故事,甚至也愛??上了(le)火山。
要去看一次火山爆發(fā),地球活著(huó zhe),我也活著。
是的,卡蒂婭和(hé)莫里斯并沒有白活,他們還在深深(shēn shēn)的影響著我們……
導演說:“如此活著(huó zhe)是有意義的,如此死亡也不(bù)枉然”。
是啊,但愿我們都能勇敢(yǒng gǎn)地追尋我們的熱愛??。
理解,是愛??(ài)的同義詞。
愛??一座火山,愛??一個人(rén),愛??一部電影??,都是理解的過程(guò chéng)。
精彩的短暫好過庸碌的漫長,熱烈(rè liè)地去愛??過、去理解過,所以死而無憾。

好羨慕(hǎo xiàn mù),找到愛??的人,愛??相同的事業(yè)(shì yè),終其一生并不畏為之獻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