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六集,但漸入佳境。
這部日劇帶著(zhe)它明快的濾鏡、大片的藍色,以及(yǐ jí)人物留白的靜默鏡頭讓你也(yě)跟著陷入某種情緒中,連少年的(de)別扭心事也變得合理。
砸掉了吉他(jí tā),故事的主人公早川,就這么出場,同時(tóng shí)內(nèi)心在不斷對自己說著“我(wǒ)把一切都舍棄了”。維持著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假笑日常的他,甚至還因此受到(shòu dào)歡迎。
偽裝得越好,痛楚就越深(yuè shēn),人后的孤獨和落寞甚至讓他(tā)到了喘不過氣的程度。只能(zhǐ néng)逃離教室,循著陽光最強烈的地方(dì fāng)走去,他來到了“立入禁止”的(de)學(xué)校天臺。
漫畫中去往天臺的秘密(mì mì)是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xué)長告訴早川的(de),劇里倒沒必要刻意交代這一細節(jié)(xì jié)。
所以就算是命定的相遇吧。
天臺(tiān tái)面對的是一大片湛藍的海(hǎi),迎著陽光。這個時候的獨自一人,早川才能(cái néng)得到一點喘息,好像騙過了所有人就是(jiù shì)騙過了自己般的,姑且哼起歌吧(ba)。反正沒人知道。
而這一安全(ān quán)堡壘里迎來了另一個探索風(fēng)景(fēng jǐng)的人,相機咔嚓一聲記錄下了(le)早川哼鳴時的平靜,被這樣(zhè yàng)的風(fēng)景吸引,紺野出現(xiàn)。他只是拿(ná)著相機,拍下所有觸動到自己(zì jǐ)的景致,云淡風(fēng)輕又滿不在乎的。這份從容(cóng róng)和淡然,卻讓早川感到有點窩火(wō huǒ)。
于是,同樣有著疏離氛圍的兩個人(rén),可以靜靜地待在這里,互不打擾,成為(chéng wéi)了“天臺之友”。早川帶著急需逃離(táo lí)的心情來到天臺,而紺野,只是因為這里(zhè lǐ)陽光很好,風(fēng)景很美,適合午睡??(wǔ shuì)。
這也是這部劇高明的地方(dì fāng),它沒有急于用對話和互動去(qù)拉近距離,而是用沉默和共存的(de)空間本身,讓觀眾也不由自主地陷入(xiàn rù)這種情緒中。
高中生早川的故事說(shuō)出來好像沒那么驚心動魄,但對他(tā)來說卻是長久以來自暴自棄的心病。無非是(shì)出身于音樂之家的他,喜歡上(shàng)了彈鋼琴,小小年紀就獲獎了,而一起(yì qǐ)學(xué)琴的小伙伴因比不過早川被家長(jiā zhǎng)責(zé)備,后來被迫放棄學(xué)琴。
善良敏感的(de)早川主動提出跟朋友組樂隊,自己(zì jǐ)轉(zhuǎn)而彈吉他,這樣對方就可以繼續(xù)(jì xù)來自己家彈琴。但最后遭遇了(le)朋友的“背叛”,說之所以跟早川當(dāng)(dāng)朋友只是因為能去他家彈琴罷了(bà le)。
早川憤而砸掉了吉他,放棄了音樂(yīn yuè),借此體會朋友的心境,好像是對(duì)自己的懲罰,他自以為是地為朋友著想(zhuó xiǎng)也不過是朋友同樣利用他的(de)手段罷了。
但當(dāng)真如此嗎?或許只是(zhǐ shì)少年之間互不甘心的競爭罷了,早川(zǎo chuān)的善意里包裹著想要獲得一個(yí gè)朋友的目的,而朋友脆弱的自尊(zì zūn)被早川善良的憐憫打碎,于是互不相讓(hù bù xiāng ràng),也就說出了傷人的話。
說著(zhe)舍棄一切的早川,就這樣再也不(bù)碰音樂,變成了所謂的假笑男孩??(nán hái),試圖以此來懲罰自己,也懲罰朋友(péng yǒu)。
好在。他遇到了紺野這個(zhè ge)喜歡什么就做什么,想說什么(shén me)就說什么,甚至說著困了(le)就能秒睡??的心口如一的人(rén)。所以,氣憤、懊惱,真讓人火大。
憑什么(shén me)他可以不需要顧慮那么多,做(zuò)著自己喜歡的事?愛??好攝影就(jiù)可以拿著相機拍來拍去?人真的可以(kě yǐ)只為了自己而喜歡嗎?
早川像(xiàng)個肆意胡鬧的孩子??,渴求著確認(què rèn)紺野的始終如一。他強吻??了紺野(yě),甚至說出讓我們做愛??吧開始胡亂(hú luàn)扒起了對方的衣服,以此來逃避(táo bì)自己的誠實,也是為了讓紺(gàn)野感到一絲慌亂和動搖,好扳回(bān huí)一局自己的弱勢。
但隔日對方仍(réng)不慌不忙,情緒穩(wěn)定到想著,原來早川發(fā)火是(shì)這么回事啊。
早川的所有情緒和反復(fù)無常(fǎn fù wú cháng)都得了紺野的承接,就(jiù)像哭喊打鬧的孩子??終于在一個(yí gè)始終在場的大人面前,試探出了(le)邊界,也試探出了愛??,于是重歸(zhòng guī)平靜。
早川通過紺野得到了確認,可以(kě yǐ)因為自己喜歡就去做,自己的(de)喜歡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紺野(gàn yě),早川有了重拾音樂的力量。
不過(bù guò),看似一直主動的早川反而是被動(bèi dòng)的,紺野的始終如一給了早川確認(què rèn),但也讓早川不確定對方的(de)想法,于是就連天臺上的表白也(yě)改口說是開玩笑的。從此就再也沒(méi)來天臺。
然后,兩個人畢業(yè),時間也(yě)來到三年后。
我對幾年之后的(de)故事總是有怨言,《刻在你心底(xīn dǐ)的名字》里Birdy和阿汗再次相見已(yǐ)是三十年后,《請以你的名字(míng zì)呼喚我》里Elio再見Oliver是十五年后,而(ér)他永遠留在了十七歲的夏天,還有(hái yǒu)《暗戀桃花源》里那句“以為小別的幾個(jǐ gè)月,竟是一生“。
我不喜歡用抹殺(mǒ shā)時間的方式來讓記憶存活,如果(rú guǒ)是真愛??那絕不應(yīng)該等待,為何(wèi hé)不能是現(xiàn)在。
但看這部觀感還好(hái hǎo),對早川和小紺來說,三年好像(hǎo xiàng)沒那么久,可能是他們一直活在(huó zài)彼此的余溫里,從未真正離開。再次(zài cì)相見也只是理所當(dāng)然。
三年后的偶遇(ǒu yù),紺野循著只有自己聽過的早川(zǎo chuān)創(chuàng)作的曲子,看到在舞臺上閃閃發(fā)光(shǎn shǎn fā guāng)的早川,眼睛已經(jīng)禁不住淚涌,讓他(tā)耿耿于懷又念念不忘的人,這次可以抓住(zhuā zhù)不放手了。
看第二遍的時候才(cái)逐漸理清雙方是如何有跡可循地喜歡(xǐ huān)上對方的。早川和紺野其實(qí shí)本質(zhì)上是很像的人,他們(tā men)都有自己喜歡的事:音樂和(hé)攝影。
不同的是,早川小時候因為受到(shòu dào)嘲笑變得敏感,又因為國中朋友(péng yǒu)的背叛而放棄了音樂;但紺(gàn)野成為了那個早川本可以成為(chéng wéi)的人,從小喜歡攝影,于是就一直(yì zhí)拿著相機拍來拍去,他沒有因為自己(zì jǐ)喜歡的事而被人討厭,可以(kě yǐ)直率、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情。
別扭(biè niǔ)的早川在遇到了紺野之后(zhī hòu),讓陷入痛苦的自己有了參照系(cān zhào xì),于是對自己更加難以忍受。明明還喜歡(xǐ huān)音樂,但也害怕重新拾起又會(huì)傷害到誰。紺野卻識破了早川(zǎo chuān)的面具,幫助早川打破對自己的(de)桎梏,說著你是屬于你自己(zì jǐ)的吧。
就算別人不喜歡,但總有(zǒng yǒu)喜歡的人吧,話說你自己(zì jǐ)就很喜歡吧。
紺野的溫柔讓(ràng)我想到《如果是你,或許可以相戀(xiāng liàn)》里的龍司,同樣對著另一個(yí gè)人說著,你這樣多久了?在(zài)我面前你不需要偽裝。我想(xiǎng),對自己絕對誠實的人能夠更(gèng)容易察覺到他人的假面,并以真誠(zhēn chéng)和溫柔融化之,反而讓對面自認(zì rèn)游刃有余的人有些慌張了。
而紺(gàn)野的喜歡也埋在了最(zuì)開始的地方,他從來只拍景物(jǐng wù),不拍人像。但他自己都(dōu)沒注意到的是,第一次見面,他(tā)就拍下了早川的哼鳴(míng)。
一口氣看完可以回味很久,我(wǒ)的日本BL年度最佳備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