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chuàng)人員好像是完全不懂《千里江山(jiāng shān)圖》,也不太懂王希孟生活的(de)時代背景。一開始那段人物描述仿佛是從(shì cóng)百度百科人物簡介抄來的,只是想當(dāng)然(xiǎng dāng rán)地覺得得搞點苦難悲情。畫家(huà jiā)那種孤單寂寥的氛圍也充滿刻板(kè bǎn)印象。連王希孟創(chuàng)作《千里江山圖》的(de)背景意圖都沒弄清楚。
這是一副獻(xiàn)給(xiàn gěi)宋徽宗的畫,蔡京題記。作畫目的是(shì)獲得翰林畫院職位。整幅畫氣勢磅礴,充滿(chōng mǎn)了少年人的大膽、野心勃勃。他一開始(kāi shǐ)就知道自己是天才,他的畫(huà)是宋徽宗親自教的,對比同時期(shí qī)其他畫院生的作品,十七歲的他(tā)要完成的主題難度大的驚人(jīng rén),這是一種只有少年人才有的野心(yě xīn)與勇氣。
片中宣和畫院那部分比較(bǐ jiào)符合這幅畫的背景,而其他孤獨(gū dú)悲苦的畫面只讓我覺得……你們(nǐ men)既小瞧了王希孟,也小瞧了那個(nà ge)時代。
另外戴眼鏡那位大哥表演能力有待(yǒu dài)提高,從頭到尾只有一個表情,就是苦大仇深。一(yī)開始只是把千里江山圖打開,就(jiù)露出一副去太平間辨認(rèn)尸體的表情(biǎo qíng)。等到爬山那段,表情已經(jīng)和張東升融為一體(róng wéi yī tǐ),我真怕他把王希孟推下去。到了(le)后面開始各種跳舞,大哥表情在原有(yuán yǒu)基礎(chǔ)上越來越猙獰。偶爾有點像是精神病人(jīng shén bìng rén)。
講古代故事的時候先用一個(yí gè)現(xiàn)代人物引入其實是一種常見的(de)影視手法,為的是幫助觀眾帶入。這樣的(de)角色一般都不會太搶戲,其人物(rén wù)感情也不宜超過故事中人物感情(gǎn qíng)以及觀眾感情。不然就會特別像是(xiàng shì)演唱會站在第一排狂叫的瘋狂歌迷(gē mí)。這位眼鏡大哥,就像是一個瘋狂的(de)王希孟迷弟,消解掉了大多數(shù)原本觀眾(guān zhòng)應(yīng)該感動的地方。
每次觀眾剛想要(xiǎng yào)進(jìn)入故事,這位大哥就會突然走(zǒu)出來,在觀眾和故事之間砌一堵(yī dǔ)厚厚的人墻。
電影??這種形式和舞劇還是(hái shì)有壁的,本片可憐的幾處影視手法(shǒu fǎ)基本上就是大學(xué)社團(tuán)的水準(zhǔn)。讓我(wǒ)都精神恍惚了,這是2024年大熒幕上(shàng)該有的鏡頭語言水準(zhǔn)嗎,聽(tīng)兩堂周傳基都不至于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