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影院特稿 一共8部的《哈利·波特(bō tè)》系列電影??,目前正在中國內(nèi)地的電影??院(diàn yǐng yuàn)中重映。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千萬萬的哈利(hā lì)·波特新老粉絲們,開始在各大社交(shè jiāo)平臺上活躍起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mó fǎ shí)》重映版海報
那些時隔多年再看意義(yì yì)大為不同的情節(jié)(詹姆·波特是否在(zài)校園霸凌?)、粉絲們爭論多年得不到結(jié)論(jié lùn)的話題(哈利和金妮為什么突然就(jiù)“好上了”?)、對于電影??改編的種種(zhǒng zhǒng)不滿(《混血??王子》里面為什么要拍那么多(duō)談戀愛???)、甚至還有關(guān)于屏攝是否該被(bèi)譴責的激烈爭論……
“哈利·波特”這一IP,再(zài)一次熱了起來。
沒看過書??的(de)在補原著,沒看全電影??的在(zài)抓住重映的機會,更資深的粉絲(fěn sī)們則在重溫年少時候的夢(mèng)。

《魔法石》初版書??籍
對于初代《哈利·波特》的(de)粉絲來說,這個系列承載了太多(duō)珍貴且難忘的回憶。
他們當初懷著(huái zhe)滿心的好奇與期待,一本接著一(yī)本地追隨著哈利、赫敏和羅恩的腳步(jiǎo bù),一同在霍格沃茨的城堡中冒險(mào xiǎn),面對伏地魔帶來的重重危機,感受(gǎn shòu)著友誼、勇氣與愛??的力量。
自(zì)1997年6月26日,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yǔ)魔法石》在英國????出版以來(簡體中文版2000年9月(yuè)出版),它就以驚人的魔力席卷(xí juǎn)全球。
全球超過4.5億冊的銷量,79種語言(yǔ yán)的翻譯版本,足以證明其受眾之廣(zhī guǎng),魅力之大。
從2000年這個系列風靡全球(quán qiú)開始,原著作者J·K·羅琳在以每2、3年(nián)一部的速度,發(fā)布新書??——2000年的《哈利(hā lì)·波特與火焰杯》、2003年的《鳳凰社》2005年的(de)《混血??王子》、最終章2007年的《死亡圣器》。
在(zài)總共歷時10年的出版過程中,每(měi)一次新書??的問世都如同盛大的(de)魔法節(jié)日,引發(fā)全球范圍內(nèi)的狂歡(kuáng huān)。

而從電影??接踵而至的上映速度,也(yě)是專屬IP的“魔法奇跡”——從2001年的(de)電影??版《魔法石》開始,2002年《密室》、2004年《阿茲卡班的(de)囚徒》、2005年《火焰杯》、2007年《鳳凰社》(這一年書??出(shū chū)完了)、2009年《混血??王子》、2010和2011年上下兩部(liǎng bù)《死亡圣器》。
無論是原著書??籍還是改編電影??(diàn yǐng),都真正做到了讓粉絲們“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終有回響”,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從這一點來說,《哈利(hā lì)·波特》的粉絲比《冰與火之歌》/《權(quán)力(quán lì)的游戲》的粉絲幸福多了,至少(zhì shǎo)羅琳真的把書??全寫完了)。

每(měi)一次新書??發(fā)布或新片上映前的(de)漫長等待,都讓人充滿煎熬卻(què)又滿懷憧憬,仿佛是魔法之旅樂章(yuè zhāng)的前奏部分。兩本新書??間隔的時間(shí jiān),就如同哈利在假期與魔法世界??(shì jiè)暫時分離的日子,充滿了未知與(yǔ)期待。
等待的過程中,粉絲們仿佛(fǎng fú)和書??中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熱衷于構(gòu)建自己(zì jǐ)的理論,天馬行空地去猜測后續(xù)情節(jié),身體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地在創(chuàng)作同人作品,劍拔弩張地(dì)在論壇和貼吧上爭論……
這種(zhè zhǒng)參與感和想象的樂趣,是只有在(zài)龐大又扎實的粉絲群體中,才(cái)有機會實現(xiàn)的。
這是對那段(nà duàn)獨一無二青春魔法記憶的珍視,是屬于(shǔ yú)他們那一代人的共同情懷,是和(hé)《哈利·波特》緊密相連的成長印記。

當年(dāng nián)那些曾經(jīng)為魔法世界??癡迷不已的(de)粉絲們,如今有些人已步入成年(chéng nián),組建家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
時光(shí guāng)流轉(zhuǎn),當這些粉絲們成為父母,看著(kàn zhe)自己的孩子??開始接觸自己心目中(zhōng)的“白月光”,逐漸成為“哈二代”時,心情(xīn qíng)又是復雜中帶著欣慰。
有一位(yī wèi)海外粉絲很羨慕自己8歲的兒子??(ér zi)能迅速讀完整個系列,那種一口氣讀完(dú wán),迫不及待開啟下一本的熱情,讓她(tā)覺得孩子??們的閱讀體驗或許更加(gèng jiā)酣暢淋漓。

《神奇動物》電影??系列
畢竟,他們不用(bù yòng)像曾經(jīng)的粉絲們當年那樣,被(bèi)漫長的出版間隔吊著胃口,而是可以(kě yǐ)一次性地在魔法世界??中盡情遨游(áo yóu),感受從霍格沃茨入學到最終大戰(zhàn)(dà zhàn)的完整故事脈絡(luò),體會魔法世界??里(lǐ)各種神奇生物、神奇咒語以及復雜人物(rén wù)關(guān)系所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一切(yī qiè)理論無需猜測,所有主菜均已端上桌(shàng zhuō)。
唯一的遺憾也許是,一口氣看完(wán)7本書??、8部正傳電影??與3部《神奇動物(dòng wù)》電影??之后,這個IP暫別大銀幕,轉(zhuǎn)戰(zhàn)美劇(měi jù)的小熒幕了——華納目前正在開發(fā)(kāi fā)《哈利·波特》系列劇集,這個項目正處于(chǔ yú)招募演員的狀態(tài)中。

另一位中國(zhōng guó)粉絲在7D影院發(fā)起的“魔法時光(shí guāng)放映季”微博活動中,談到了自己(zì jǐ)家的小小“哈二代”——他在孩子??(hái zi)7歲生日那年,送給了孩子??全套《哈利(hā lì)·波特》的書??作為禮物。
“他的眼睛(yǎn jīng)在看到那精美的封面時亮了(le)起來,仿佛真的看到霍格個沃茨特快列車(liè chē)在向他招手。那一刻,我知道一個(yí gè)新的哈迷誕生了”,這位粉絲回憶(huí yì)道。
在這位ID名也很“哈二代(èr dài)”的“Siruis新一代”描繪中,他與孩子??經(jīng)常(jīng cháng)一起讀《哈利·波特》,“每當讀到那些(nà xiē)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時,孩子??總是緊緊抓住(jǐn jǐn zhuā zhù)我的手,仿佛害怕錯過任何一個(yí gè)細節(jié)?!?

“我們討論哈利、羅恩、赫敏的冒險(mào xiǎn),爭論各個角色的好壞,甚至在吃飯(chī fàn)時也會用魔杖(其實是筷子(kuài zi))比劃著,模仿書??中的咒語?!?
“哈利的(de)魔法世界??不僅屬于我,也屬于我(wǒ)的孩子??。我相信,這份對魔法的(de)熱愛??和憧憬,成為了鏈接我們心靈(xīn líng)的橋梁”——這位“哈一代”家長與“哈(hā)二代”孩子??之間的互動,令人動容。
對于(duì yú)很多已為人父母的粉絲而言,曾經(jīng)(céng jīng)閱讀《哈利·波特》時的關(guān)注點和如今(rú jīn)也有著天壤之別。無論是近日在觀看電影??(diàn yǐng)重映時,還是在閱讀原著時,母親(mǔ qīn)們的角色尤其值得探討。
曾經(jīng)的(de)“哈一代”粉絲們,或許更多地(dì)是和主角“救世主/天選之子”哈利產(chǎn)生共鳴,隨著(suí zhe)他的喜怒哀樂而心潮起伏,渴望像他(tā)一樣在魔法世界??中勇敢冒險,施展(shī zhǎn)神奇的魔法,對抗邪惡的勢力。

但(dàn)如今,當她們以父母的視角重溫(chóng wēn)故事時,卻發(fā)現(xiàn)那些母親形象以及(yǐ jí)背后蘊含的 “愛??的力量” 主題——這(zhè)也是羅琳一直最堅持的主題(zhǔ tí),變得格外突出,觸動人心。
早早離世的(de)莉莉·波特,始終是整個故事堅不可摧的(de)根基。哈利本身并無超乎常人的(de)特殊天賦,是母親的犧牲之愛??賦予(fù yǔ)了他保護,成為了貫穿故事始終(shǐ zhōng)對抗邪惡的關(guān)鍵力量。
曾經(jīng)年少時覺得(jué de) “愛??的力量” 作為解決諸多問題的(de)答案,這一設(shè)定有些俗套的粉絲們(men),在成為父母后,會深刻體會到(dào)這種力量的真實與偉大。
看著自己(zì jǐ)的孩子??,她們仿佛明白了當初J·K·羅琳(luó lín)創(chuàng)作時想要傳達的深意——母親的(de)愛??或許真的有著塑造命運、戰(zhàn)勝邪惡(xié è)、守護靈魂的強大魔力,即便自己不是(bú shì)時時刻刻都在,那份愛??也依然會(huì)如影隨形地守護著孩子??。

除了莉莉·波特,像(xiàng)莫麗·韋斯萊這樣的母親形象也深入人心(shēn rù rén xīn)。她對哈利視如己出,接納哈利成為自己(zì jǐ)家庭的一員,充當了莉莉之愛??的(de)傳遞者。讓哈利這個孤兒能再次(zài cì)感受到母愛??的溫暖,在霍格沃茨(wò cí)的生活中有了家的依靠——最后(zuì hòu)還成為了哈利的丈母娘(mother-in-law)。
最后她(tā)強忍喪子之痛,殺掉法力看似遠超于她(tā)的貝拉,可謂是羅琳對“母愛??”呼應(yīng)(hū yìng)的神來之筆。
盡管納西莎·馬爾福在其他(qí tā)方面有著諸多讓人難以認可的(de)行為,但她對兒子??德拉科的愛??(ài),讓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le)救贖,并且在哈利的最終結(jié)局中(zhōng)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八辉訇P(guān)心伏地魔(mó)是不是勝利”——納西莎的“危險謊言”,卻是(què shì)戰(zhàn)勝伏地魔的關(guān)鍵法寶。

這些母親(mǔ qīn)形象的存在,讓已為人父母(fù mǔ)的粉絲們在閱讀時更能(néng)感同身受,也使得他們在和下一代分享(fēn xiǎng)故事時,多了一份別樣的情感(qíng gǎn)寄托,希望孩子??們能從故事中(zhōng)領(lǐng)悟到愛??的珍貴與力量。
《哈利?波特(bō tè)》對于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意義與(yǔ)啟示,這也在代際之間呈現(xiàn)出多樣(duō yàng)的閱讀體驗與感悟。
對于孩子??們(men)來說,這也許就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sè cǎi)的冒險世界??,他們會驚嘆于霍格(huò gé)沃茨城堡的神奇構(gòu)造,好奇那些能(néng)讓人飛天遁地、變換形態(tài)的(de)魔法咒語,為鐵三角一次次化險為夷而歡呼雀躍(huān hū què yuè),也會因角色面臨的危險和(hé)困境而揪心不已。

對于年齡小、閱歷(yuè lì)少的粉絲們說,他們并不在意(bù zài yì)為什么《阿茲卡班》電影??中小巫師們穿上(shàng)了牛??仔褲,他們也許無法理解“一朵變成(biàn chéng)魚??的花“最終消失的傷感之(zhī)處;
他們無所謂飾演秋·張的梁凱蒂(liáng kǎi dì)是否真的是校花級大美女,他們更(gèng)沒有關(guān)注到”哈利·波特之母“羅琳近年來(jìn nián lái)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引起的種種風波(fēng bō)。
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才是最吸引(xī yǐn)這個年齡段“哈二代”孩子??們的關(guān)鍵所在(guān jiàn suǒ zài)。
而對于成年的粉絲們,除了回憶(huí yì)青春歲月里的那份熱愛??,在重新閱讀(yuè dú)時,還能看到許多小時候未曾深刻(shēn kè)留意的主題與內(nèi)涵。

比如故事中(zhōng)所展現(xiàn)的道德模糊性,那些成年角色(jué sè)如阿不思·鄧布利多、西弗勒斯·斯內(nèi)普和(hé)小天狼??星·布萊克等,他們的故事里都(dōu)有著復雜的一面,并非簡單的非(fēi)黑即白——正如人生本身。
曾經(jīng)年少時(nián shào shí)可能只是單純地崇敬或者喜愛??某個(mǒu gè)角色,可成年后再看,便能(néng)體會到這些角色在道德抉擇、過往(guò wǎng)經(jīng)歷中的掙扎與無奈。
這種深度(shēn dù)和復雜性,是成年讀者更能咀嚼品味(pǐn wèi)的內(nèi)容,也讓他們越發(fā)感嘆這個(zhè ge)系列作品的精妙之處。
《哈利·波特(bō tè)》不僅僅是屬于某一個特定年齡段的(de)故事,它有著能觸動不同年齡層次(céng cì)心靈的特質(zhì),無論是孩子??的童真幻想(huàn xiǎng),還是成年人的人生感悟,都能在(zài)這個魔法世界??中找到契合點。
盡管這個(zhè ge)系列原本是面向青少年讀者創(chuàng)作的(de),但它跨越年齡界限,始終保持著強大(qiáng dà)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這個系列就像(xiàng)一條無形卻堅韌的紐帶,將老一代(lǎo yí dài)粉絲的青春回憶,與新一代的成長(chéng zhǎng)緊密相連。
老粉絲們帶著對(duì)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qī xǔ),把這個魔法世界??傳遞給下一代,看著(kàn zhe)孩子??們在其中收獲快樂、感悟成長(chéng zhǎng)。
而《哈利·波特》也在這種傳承中(zhōng)不斷續(xù)寫著它的傳奇,繼續(xù)在(zài)一代又一代粉絲們的心中,施展(shī zhǎn)著它那永不消逝的魔法魅力(mèi lì),成為了跨越時空的文化瑰寶,影響(yǐng xiǎng)著更多人去探索愛??、勇氣(yǒng qì)與魔法的真諦。
作者 | 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