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首發(fā)于微信公眾(gōng zhòng)號“影視左右”,未經(jīng)授權,謝絕任何形式(xíng shì)的轉(zhuǎn)載與搬運!
很久沒出現(xiàn)過嚴肅的(de)歷史題材大劇了,剛播出不久的(de)英劇《國王與征服者》(King and Conqueror)表現(xiàn)不俗。

中世紀歐洲(ōu zhōu)的雙雄爭霸
劇名直白告訴觀眾,這是(zhè shì)一部記述中世紀英格蘭雙雄爭霸故事的(de)歷史大劇。

其中,“國王”是指哈羅德·葛溫森(gé wēn sēn)(詹姆斯·諾頓 飾演),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sī)王國的末代君主。

“征服者”是指威廉(wēi lián)一世(尼古拉·科斯特-瓦爾道 飾演),諾曼王朝(wáng cháo)的首位英格蘭國王,號稱“征服者威廉”,有時(yǒu shí)叫“私生子威廉”。

作為一部英國????歷史題材(tí cái)電視??劇,劇集的質(zhì)感和厚重感從開場(kāi chǎng)鏡頭就穩(wěn)住了。



劇集倒敘開場,然后(rán hòu)回歸故事的起源。


第一集建構(gòu)了兩位(liǎng wèi)男主角的身份、背景與角色關系,展開(zhǎn kāi)了劇集的核心故事沖突,講述的(de)是年輕的威廉和哈羅德幾乎同時(tóng shí)面臨著家族領地、權益被侵奪,身家性命(shēn jiā xìng mìng)遭受威脅的困境,以至于兩人都被迫(bèi pò)攜家?guī)Э冢拥降街辛⒌念I主佛蘭德斯(sī)的領地尋求庇護。



之后,以兩位主角(zhǔ jué)為核心人物,將眾多英格蘭、法蘭西貴族的(de)權力爭奪快節(jié)奏展開。與此同時,劇集通過兩位(liǎng wèi)主角之間的交集、交情與矛盾糾葛(jiū gé)形成了劇集的情感敘事主線。
當然(dāng rán),劇集故事未必完全忠于歷史事實,劇中兩位(liǎng wèi)主角之間的關系設定,在初期是(shì)惺惺相惜的,他們會通過怎樣的故事(gù shì)走向兵戎相見的歷史結(jié)局,則成為劇集(jù jí)的情感沖突焦點。
非奇幻版“權力(quán lì)的游戲”
這部劇的最大看點除了(chú le)是嚴肅歷史題材外,還高度具備(jù bèi)《權力的游戲》(“權游”)特質(zhì)。
一方面,劇集呈現(xiàn)(chéng xiàn)的是歐洲中世紀實實在在的“權力游戲(yóu xì)”。劇集通過兩位主角各自的權力斗爭故事(gù shì)線展開11世紀英格蘭與法蘭西眾多貴族(guì zú)之間的權力爭奪。



這一主題表達與(yǔ)權游幾乎完全一致,呈現(xiàn)“貴族之間相互爭奪(zhēng duó)權力不惜引發(fā)沖突與戰(zhàn)火”。劇集以(yǐ)哈羅德·戈德溫森與威廉的權力斗爭為主線(xiàn),講述這兩個核心人物和圍繞他們的(de)英格蘭、法蘭西貴族勢力,為了各自目標的(de)實現(xiàn)與權力收益最大化,互相攻伐、制衡(zhì héng)、聯(lián)合、利用、反叛的歷史故事,以及這些(zhè xiē)沖突對歐洲大陸未來千年格局的(de)影響。



另一方面,劇集與權游存在著歷史(lì shǐ)與奇幻情節(jié)交融映照的部分。 “權游(quán yóu)”改編自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xì liè xiǎo shuō),而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就包括歐洲(ōu zhōu)中世紀的紛爭?!秶跖c征服者》作為一部(yī bù)講述11世紀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劇集故事(gù shì)本身就是歐洲中世紀歷史的一部分。



換言之(huàn yán zhī),編自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xì liè xiǎo shuō)的“權游”系列劇集,有著歐洲中世紀史實(shǐ shí)的影子,而歷史題材的《國王與(yǔ)征服者》也有著“權游”的情節(jié)源頭。
比如(bǐ rú),《龍之家族》(改編自喬治·馬丁的小說(xiǎo shuō)《血??與火:坦格利安王朝史》)中的(de)雷妮拉與伊耿二世,就分別對應(duì yìng)了亨利一世之女馬蒂爾達與(yǔ)她的表兄——亨利一世的外甥布魯瓦(bù lǔ wǎ)伯爵斯蒂芬。
小說中兩位主角的結(jié)局(jié jú)與歷史人物的結(jié)局也完全一致,女(nǚ)繼承人輸給了男繼承人,而女繼承人(jì chéng rén)的孩子??重得王位(伊耿三世和歷史(lì shǐ)上的亨利二世)。
而亨利一世則(zé)是諾曼王朝的第三位英格蘭國王,是(shì)征服者威廉的幼子。約等于劇集《國王與(yǔ)征服者》的幼子的外甥,是“血??與火”中伊耿(zhōng yī gěng)二世的歷史原型。
此外,劇集在演員(yǎn yuán)選擇、影像基調(diào)、服化道、妝造、配樂、置景(zhì jǐng)等方面都有向權游靠攏的(de)嫌疑。
在演員陣容方面,劇中飾演征服者威廉(wēi lián)的演員尼古拉·科斯特-瓦爾道,曾在(zài)權游中飾演弒君者詹姆·蘭尼斯(ní sī)特。
第一集正片開場不久就是征服者醫(yī)生(yī shēng)為右臂受傷的威廉包扎治療的(de)場景,讓人不免聯(lián)想到失去右手(yòu shǒu)的弒君者;劇集時不時出現(xiàn)的打斗(dǎ dòu)場景也讓人幻視詹姆·蘭尼斯(ní sī)特。


簡言之, 《國王與征服者》,除了沒有奇幻(qí huàn)元素,整個劇集的角色關系、故事背景(bèi jǐng)、核心沖突等方面都很像“權游(quán yóu)”,是一部非奇幻版的“權力的(de)游戲”。



全劇共八集,從前三集看,《國王(guó wáng)與征服者》在宏大場面、好橫特效(tè xiào)、高能氣勢方面與“權游”是沒有可比性(kě bǐ xìng)的。 畢竟,權游作為奇幻史詩大劇,有(yǒu)馬丁的小說打底,又燒了足夠(zú gòu)多的美元。



但作為一部歷史題材(tí cái)大劇,《國王與征服者》本身的劇情、角色(jué sè)塑造、節(jié)奏張力、戲劇沖突都比較精彩(jīng cǎi),算是近幾年比較難得的嚴肅歷史題材(tí cái)劇集,希望后面的劇情能持續(xù)精彩(jīng cǎi)。
改變英格蘭基因的征服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廉(wēi lián)一世統(tǒng)治英格蘭的前五六百年中,英國????(yīng guó)反復遭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的(de)進犯。



威廉的征服,對英國????的統(tǒng)治(tǒng zhì)與發(fā)展模式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yǐng xiǎng)。1066年以前,英國????不斷受到外族入侵,1066年(nián)以后,情況正好相反。威廉將當時先進(xiān jìn)的封建主義帶入了英國????,建立起了(le)強大的中央政府,并親自指揮一支強大(qiáng dà)的幾千人武裝騎士隊伍。這種統(tǒng)治模式(mó shì)又被后繼者遵循。威廉的征服之后(zhī hòu),英國????再也沒有受到過外族入侵,反而(fǎn ér)開始不斷進行海外擴張。
換言之,威廉稱為(chēng wéi)英格蘭國王以前,英格蘭是經(jīng)常挨揍的(de)一方;威廉稱為英格蘭國王以后,英格蘭開始(kāi shǐ)具備侵略者特質(zhì),開始到處劫掠。
威廉的(de)征服,也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不僅(bù jǐn)將很多法蘭西新事物帶入因果,也(yě)使英國????再次被卷入了歐洲中心(zhōng xīn)地區(qū)的復雜關系中。由于英王在(zài)法國擁有領地,英法兩國王室成為(chéng wéi)糾葛不清的鄰國。威廉征服之后的(de)數(shù)百年,英法兩國的爭戰(zhàn)與交流是(shì)歐洲發(fā)展的重要部分。
如果沒有威廉(wēi lián),諾曼人對英國????的征服就不可能(kě néng)發(fā)生。一個冷知識是,威廉征服之前(zhī qián),盡管英格蘭長期遭受外族入侵,但從未(cóng wèi)受到過來自法國的侵略。威廉征服(zhēng fú)之后的10個世紀中,法國(或其他(qí tā)地方)對英國????的侵犯也無一(y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