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 (Eden)(B+) 其實影片塑造了三個很有趣(yǒu qù)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三個(sān gè)女演員也選得很好、演得很好(hǎo)。乍看這是一個多角色的故事,但看(kàn)完真的只有這三個女性角色給(gěi)人留下深刻印象。幾個男的角色都(dōu)塑造得乏善可陳。
片中的三個女性角色(jué sè)非常符合之前我寫過的西方(xī fāng)文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七種女性 微博正文(zhèng wén) 中的Mother, Queen, Huntress的代表。
其中, 凡妮莎·柯比(kē bǐ) Vanessa Kirby的角色是Queen類的角色,她與(yǔ)自己的男友(Jude Law的角色)一起搬到(dào)島上,一直崇拜、陪伴、支持男友的各種(gè zhǒng)理念和想法。她本人也很有(yǒu)氣勢,并會不斷挑戰(zhàn)男伴的言行。她(tā)之所以跟著男友是因為兩人志同道合、理念一致(yí zhì),且可以互助、平等,共同進退。但后來(hòu lái),她發(fā)現(xiàn)男友變了,讓她不再(bù zài)崇拜和信任,甚至感到了危險,于是(yú shì)Queen女性在這個時候就會保護自己(zì jǐ),不再隱忍。
西德尼·斯維尼 Sydney Sweeney飾演的角色則(zé)是Maiden 和Mother類角色。從很年輕就(jiù)嫁人隨著丈夫來到孤島過上艱苦(jiān kǔ)生活的傻白甜,到后來成為一個(yí gè)堅強的母親,這是很多家庭主婦類型的(de)代表。片中有一段,安娜·德·阿瑪斯 Ana de Armas 的(de)角色問Sydney的角色為何要嫁給一個(yí gè)糟老頭(年紀大、沒錢且沒能給她(tā)幸福生活的人),她說:“只因為他(tā)求婚了” 。一個典型受到世俗壓力被(bèi)逼婚的女孩??。她說連妹妹都(dōu)嫁了,而她還沒人要,所以對方(duì fāng)求婚她就嫁了,誰知就這樣(zhè yàng)過上了苦日子。而安娜·德·阿瑪斯的(de)角色則認為“如果嫁要么因為對方(duì fāng)有錢要么因為那方面很強,不然干嘛(gàn má)要嫁?” 。這就是不同女性婚育觀(guān)的體現(xiàn)。
西德尼·斯維尼 的角色就是典型(diǎn xíng)的過去時代隱忍女性代表,出生就是(jiù shì)要嫁人、生孩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別的(bié de)使命和選擇,除了結(jié)婚??生子沒有其他(qí tā)的想法。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女性因為(yīn wèi)受教育程度高,地位提高,可以忍受(rěn shòu)苦難的母親角色也就十分稀少(xī shǎo)了。但這個角色也展示了為(wèi)母則強,即使她單純善良從不加害(jiā hài)其他人,但作母親后,也開始懂得保護(bǎo hù)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你別看Sydney 看著(kàn zhe)不像母親,但她適合傻白甜且具有(jù yǒu)一定迷惑性,才讓這個角色的轉(zhuǎn)變(zhuǎn biàn)很意外。同時,她有一場相當慘烈(cǎn liè)的生產(chǎn)戲演得很好,基本上與(yǔ)她之前在《Immaculate》里差不多,就是一個單純(dān chún)女子被命運逼得變強大。
安娜·德·阿瑪斯(ā mǎ sī) Ana de Armas 則出演了一個女斗士(The Huntress和The Sage 的(de)綜合)類型的角色,但在那個時代(shí dài),作為沒錢的女性想要出人頭地、被人(rén)尊重,她只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像(xiàng)男性一樣有野心、有計謀的人(rén),不斷用謊言、表演來掩飾真實的(de)自己,同時利用男人??得到她想要的(de)東西,為了目標不擇手段。她可以說是(shì)披著女人??外衣的男性,是一個(yí gè)predator類角色。這個角色寫得十分鮮活有趣(yǒu qù),而且詭計多端,壞但也能理解她(tā)為何會壞。這可能是安娜·德·阿瑪斯(ā mǎ sī) Ana de Armas最好的表演之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shēn kè yìn xiàng)。
影片因為放在一個原始孤島上,環(huán)境惡劣(huán jìng è liè),資源緊缺,人類在這樣的條件下(xià)更能展示出原始的本性。掠奪(lüè duó)、背叛、欺詐,為了爭搶資源成為了野獸(yě shòu)?;旧纤闶且徊亢芎玫奶接懭诵?rén xìng)的電影??,其中不少挑撥離間的內(nèi)容也(yě)很抓馬。其實我感覺這個故事如果(rú guǒ)拍攝成電視??劇更好,目前作為電影??有點(yǒu diǎn)長。
故事疑似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只是(zhǐ shì)事實的真相有多種說法。海報上(shàng)一個白骨躺在沙灘上。根據(jù)我們(wǒ men)之前對上面提到的七種女性的(de)分析,其實很容易猜到誰活不下去。在(zài)任何時代和任何社會,Queen and Mother類型的女性(nǚ xìng)都是容易幸存下來的女性,因為(yīn wèi)她們更受到男性的喜愛??和信任(xìn rèn),容易存活。The Maiden、The Lover會被男性加害、占便宜,The Huntress和(hé)The Sage 則因挑戰(zhàn)男權(quán)、威脅男性而最(zuì)容易被攻擊。真的在任何時代都(dōu)是如此。
還有就是說了很多次的(de),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最終不管活下(huó xià)幾個人,母親不會死,這個就是鐵打(tiě dǎ)的定律。按照邏輯去想,也包括(bāo kuò)本片就能明顯看出,為何母親總是(zǒng shì)容易在這種殘殺中活下來: 1)因為首先(shǒu xiān)她們作為母親帶著孩子??,就是一個(yí gè)弱者的形象,容易讓人同情、放下(fàng xià)警惕、容易躲過爭端。 2)為保護自己的(de)孩子??和家人,母親會更為堅強和(hé)兇猛,即使有時需要的是智謀而(ér)不是硬拼。 3)母親的形象又永遠都是男性(nán xìng)心目中最神圣的形象。無論是生產(chǎn)(shēng chǎn)、養(yǎng)育、哺乳,對他們來說都是最(zuì)神圣的事情,是最為光輝的女性(nǚ xìng)形象。對很多男性編劇來說,他們總是(zǒng shì)會把母親作為故事的核心人物或(huò)英雄人物來對待。認為只要母親活下來(xià lái),傳宗接代就有希望,其他的女性角色(jué sè)則可拋棄。
我覺得還是很值得一看(zhí de yī kàn)的電影??,特別是對女性的塑造(sù zào)滿典型、值得分析。等你看完(wán)回頭想,在一個人類社會,怎樣的(de)人才可能活到最后,人又是(shì)如何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進化到(dào)今天的,基本上這部電影??還是提供了(le)一個典型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