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勸了我好久讓我和她(tā)一起看Wicked,我都拒絕了。根據我(wǒ)所看到的7D影院評論,這是一部膚淺(fū qiǎn)、沒有特色、看了就忘的音樂劇(yīn yuè jù)電影??。但當我真的走進電影??院,親眼(qīn yǎn)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對我(wǒ)看到的評論感到驚異。評論的人(rén)要么不懂音樂劇,要么不懂政治(zhèng zhì),因為Wicked是如此直接地讓觀眾開始(kāi shǐ)思考當代社會,以及它可能正在走向(zǒu xiàng)的方向。

《Wicked》改編自1995年格雷戈里·馬奎爾(Gregory Maguire)同名(tóng míng)小說,講述了臭名昭著的西方邪惡女巫(nǚ wū)艾芙芭的生平,相當于《綠野仙蹤》的(de)前傳。在童話故事《綠野仙蹤》里,西方女巫(nǚ wū)只是一個單純的符號,被隨便的(de)魔法干掉,而小說記錄了她的(de)成長,與奧茲國的專制巫師斗爭的(de)故事。西方女巫和好女巫Glina (我們熟悉(shú xī)的AG姐飾演)兩人的感情和不同(bù tóng)的人生軌跡也成為電影??的主線(zhǔ xiàn)。

當然,《綠野仙蹤》雖然是個童話故事,但作者(zuò zhě)也是當成《美麗新世界??》和《1984》來寫(xiě)的,里面里許多電影??沒有拍出來(chū lái)的政治見解。《Wicked》無疑放大了這一(yī)視角,并加入了當代的政治隱喻(yǐn yù)。中文翻譯成《魔法壞女巫》,委實有點太(tài)少兒了,我覺得應該直譯為《邪惡(xié è)》。
童話世界??里的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我們都很(hěn)熟了。奧茲國的統(tǒng)治者——奧茲就是個(gè)法西斯主義的符號。每個知道他來處的(de)人都大跌眼鏡。通過信息差,他當上(dāng shàng)了一個國家的君主,通過將整個(zhěng gè)群體當作替罪羊來維持權力。然而,巫師(wū shī)其實是一個騙子,他無法施展他(tā)聲稱掌握的魔法,而是通過廉價的(de)伎倆——比如巨大到恐怖的《大都會》般的(bān de)金屬頭像雕塑——維持權力。

像任何法西斯主義(fǎ xī sī zhǔ yì)者一樣,他的極端主義計劃不僅依賴于(yī lài yú)個人魅力。他把會說話的動物(dòng wù)群體作為替罪羊,利用公眾在大饑荒(jī huāng)后的不信任情緒來維持秩序 (這(zhè)也許是為什么在經濟崩潰時,法西斯主義(fǎ xī sī zhǔ yì)更加流行)。電影??里說:
“奧茲的變化(biàn huà)與對動物文化的排斥有關。然而(rán ér),在你們出生之前,奧茲的生活是(shì)不同的。那時,人們可以在這些走廊(zǒu láng)中看到雪豹解數學題,或羚羊解讀(jiě dú)十四行詩。那么,這一切為什么改變了呢(ne)?……(因為)大干旱。食物變得稀缺,而當(dāng)人們饑餓和憤怒時,他們需要找到(zhǎo dào)替罪羊?!?
美國找到了有色人種,希特勒找到了(le)猶太人。而電影??中,這兩種種族主義分別(fēn bié)用動物和艾芙芭自己的(de)境遇來表現(xiàn)。
種族主義和人種滅絕
從(cóng)電影??一開始,觀眾就能看到奧茲(ào zī)社會對動物文化的反擊所帶來(dài lái)的影響。當艾芙芭出生時,所有(suǒ yǒu)擔任仆人角色的人——比如女仆熊??(xióng)、接生的狼??醫(yī)生都是動物。這種(zhè zhǒng)巧妙的設計既讓人感到童話(tóng huà)的夢幻,又是多種族社會的(de)隱喻。
而到了兩個姑娘在大學(dà xué)讀書??的年輕時代,她的歷史老師?????(lǎo shī)迪拉蒙教授——一只會說話的山羊(shān yáng)——的黑板上被涂上了“動物(dòng wù)應該被看見,但不該被聽見”的(de)涂鴉。

迪拉蒙教授在最后一節(jié)課上(shàng),被警察帶走并被關進籠子。雖然(suī rán)他是一頭羊,但是是一頭和(hé)我們一樣、學識淵博、能獨立思考的羊啊(a)。關進籠子的畫面讓人悲傷,因為(yīn wèi)現(xiàn)實中我們也是這樣對待動物(dòng wù)(但愿它們不會思考吧)。動物不再被(bèi)允許任教。一位新教師取代了他(tā),并展示了“未來”的畫面——動物將(jiāng)從小被關在籠子里,失去了學說話(xué shuō huà)的權利。
這種對“異類”的恐懼是(shì)種族主義的普遍元素。這恐懼不僅限于(xiàn yú)某個特定的少數群體,而更為普遍化(pǔ biàn huà)?;谧钤绲木G野仙蹤電影??,艾芙芭(bā)保持了綠色皮膚,而電影??巧妙地(dì)把綠色皮膚引到了種族歧視上。她(tā)被自己的父親憎恨,被每個人(rén)嫌棄,她要比其他人多付出一百倍(yì bǎi bèi)的努力??才可能得到相同的待遇(dài yù)。

奧茲人很容易憎恨她,因為他們早已(zǎo yǐ)習慣了憎恨任何形式的差異。
電影??(diàn yǐng)在這一點上十分直接,因為艾(ài)芙芭就是黑人演員扮演,當然在我看來(zài wǒ kàn lái),東亞人、南亞人會更好。這種對綠色皮膚(pí fū)的仇恨是赤裸裸地諷刺美國社會(shè huì)對有色人種的系統(tǒng)性歧視聯(lián)系起來—— 對(duì)黑人的歧視和對亞洲人的(de)漠視。
不僅如此,美國社會中許多被邊緣化(biān yuán huà)群體都在此列,比如移民、跨性別(xìng bié)等。電影??中沒有提到的是女性(nǚ xìng)歧視,但有趣的是,電影??的兩位(liǎng wèi)主角都是女性,而奧茲國的法西斯(fǎ xī sī)統(tǒng)治者是男性。不過當我正準備(zhǔn bèi)好好品味一下女性主義和細微的女同(nǚ tóng)元素時,電影??已經轉到更政治的(de)視角上去了。

歷史的勝利者如何敘事(xù shì)
《魔法壞女巫》是歷史的勝利者如何(rú hé)將正義斗士塑造成反派的悲劇故事(gù shì)。
Glina和艾芙芭,兩個天真爛漫的姑娘(gū niáng)進入大學就讀,一個是萬人追捧的(de)白富美,一個是綠色皮膚但有(yǒu)極高魔法天賦的邊緣人。兩人(liǎng rén)的關系從敵對到摯友,是個(gè)美好的友情故事。當邊緣人通過(tōng guò)魔法征服了大家,被奧茲邀請時(shí),她自己也為能成為奧茲的(de)魔法顧問而感到戰(zhàn)栗。

但她終于(zhōng yú)發(fā)現(xiàn),奧茲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誘騙艾(ài)芙芭使用魔法幫助他成就更大(gèng dà)的權力。在戳破了奧茲的伎倆(jì liǎng)之后,艾芙芭毅然選擇與主流(zhǔ liú)權力做斗爭,而與此同時,出身良好的(de)Glinda選擇了留在主流權力中,與它們(tā men)合作。

故事的結尾就是電影??的開頭(kāi tóu),大家都能耳??熟能詳。所以即使這部電影??(diàn yǐng)只講了一半,大家也為主角(zhǔ jué)的際遇感到唏噓。世界??看起來還是這么(zhè me)美好,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市民們在(zài)花園中生活,每個人都洋溢著笑容(xiào róng),和宣傳畫上一模一樣。而事實上呢?沒有(méi yǒu)其他膚色,沒有動物教師,這只是一部分(yī bù fèn)人的天堂,正如“美國是美國人(rén)的美國”一樣。
導演朱浩偉在這里立(lì)了一功,電影??選他做導演算是選對(xuǎn duì)了。朱是《瘋狂有錢的亞洲人》的(de)導演,對美術和大場面特別擅長(shàn cháng)的他通過視覺效果增強了原著中(zhōng)的極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美學,比如在進入(jìn rù)翡翠城時唱的《one short day》時的場面調度(diào dù)。這種依賴于神話構建的極端民族主義國家(guó jiā),就是他鏡頭下的烏托邦。
最黑暗(hēi àn)的是,Glinda并不是一個壞人。她美麗(měi lì)、嬌嫩、甚至樂于助人。但,通往法西斯主義的路(lù)鋪滿了Glin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