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人會忘記當Laura Dern摘下眼鏡的那一刻(nà yī kè)臉上顯露出的驚訝神情,那張面龐詮釋(quán shì)著她在《內陸帝國》中同樣演繹出(yǎn yì chū)的恐懼,但更多地包含著(zhe)一種激動的戰(zhàn)栗,這便是影史上(shàng)的重要一刻——讓人回想起當年(dāng nián)的人們在盧米埃爾的放映機前迎接(yíng jiē)撲面而來的火車時的震顫——在《侏羅紀(zhū luó jì)公園》(以下簡稱“公園”)開場不久,主角望(wàng)向眼前的龐然巨物愕然失色,而(ér)銀幕前的我們也得以第一次見到(jiàn dào)栩栩如生的恐龍。 自然,以當今的眼光(yǎn guāng)來看,我們很難忽略這一幕CG特效的(de)拙劣。所以我們需要依靠演員的反應(fǎn yìng)來補足想象。而到了技術更加(gèng jiā)完善的《侏羅紀世界??》(以下簡稱“世界??”)中(zhōng),我們則看到這一宏大的旅游勝地向(xiàng)全世界??敞開大門,人變成了屏幕上的(de)小點,就連主角在奔跑和逃亡(táo wáng)的過程中面孔也逐漸模糊。(當然(dāng rán)我也很喜歡Pratt和Bryce這對組合(zǔ hé),但他們并不具備Sam Neill和Laura Dern那樣強烈(qiáng liè)的不可替代性。)歸根結底是因為特效代替人臉(rén liǎn)完成了對世界??的呈現(xiàn)——從前電影??(diàn yǐng)是用人臉反射整個世界??。特效水平(shuǐ píng)的提高讓我們看到如世界??2里(lǐ)暴虐迅猛龍在籠中裝暈時(shí)露出的狡黠神色,仿佛每一個細小(xì xiǎo)的皮膚纖維的顫動都能盡收眼底(jìn shōu yǎn dǐ)。然而這樣是否就足夠真實,或者說足夠(zú gòu)讓人暫時忘記它只是柏拉圖洞穴(dòng xué)里火光般的幻覺?這個問題終究沒有(méi yǒu)答案。況且,要在想象的藝術中(zhōng)追求絕對的真實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世界??(shì jiè)”前兩部和“公園”前兩部有著基本(jī běn)類似的情節(jié)架構(有趣的是連(lián)影片時長都近乎一樣),即講述人類(rén lèi)逃出恐龍島和恐龍進入人類世界??兩件事(liǎng jiàn shì)。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tuò zhǎn)了劇情,無論是游園、逃亡還是獵捕恐龍(kǒng lóng)的環(huán)節(jié)都更加驚險刺激,但也陷入(xiàn rù)了主題公園式的窠臼中。在老版(lǎo bǎn)劇情中剛入園不久,Laura Dern便跳下游覽車(yóu lǎn chē)循聲前往救助受傷的恐龍,通過掏(tāo)挖糞便來判斷毒素的來源(公園(gōng yuán)3里主角亦有此舉),僅這一幕(yí mù)就有著特效無法超越的真實感,同時(tóng shí)影片內部的主題也躍然銀幕上(shàng),而不像新版一樣要在環(huán)保(huán bǎo)組織或特工機構上大做文章。世界??3開頭(kāi tóu)采用一段偽記錄的新聞媒介,反映全球(quán qiú)生態(tài)之大變——這也是“世界??”同“公園(gōng yuán)”最大的區(qū)別,恐龍徹底被解放了(le)——與此同時還有更加貪婪的商人、更加險惡(xiǎn è)的基因計劃,但這些不過都是(shì)老調重彈,至于衍生出的克隆人議題更是(gèng shì)無處落腳。 “Dinasours eat man. Woman inherits the Earth.” 公園1里Laura Dern的這句臺詞放到(fàng dào)今天也絲毫不落俗套,且有著令人會心一笑(huì xīn yī xiào)的效果。斯皮爾伯格總能張弛有度地掌控(zhǎng kòng)電影??里的各項元素,使得影片表面張力(biǎo miàn zhāng lì)和內在主題的書??寫并行不悖。關于兩性(liǎng xìng)平等的影射從未在此系列中(zhōng)缺席。而對于冒險片而言,孩童的(de)視角也至關重要,新舊兩版無一例外都在(zài)第一部中設計了一對孩童的獨立(dú lì)戲份,可以說也是這兩版各自(gè zì)最好看的段落之一。世界??3有意繼承(jì chéng)前作的這些表達,例如Bryce逃出黑市和(hé)從飛機上彈出后的兩段戲,以及(yǐ jí)最后她和Laura攜手大戰(zhàn)蝗蟲的情景(qíng jǐng)都彰顯著woman power,但這種“霹靂嬌娃”式的(de)場面——或者說就像《007:無暇赴死》中的(de)Armas一樣——好看則已,可能還不如Laura Dern說(shuō)的那句話有分量。 世界??3最核心的(de)情感力量無疑是父母找尋孩子??的(de)波折,而這事實上也跟公園3如出一轍(rú chū yī zhé),唯一的不同是救孩子??和救(jiù)恐龍成為了一體兩面。在此之前“公園”三部曲(sān bù qǔ)中人類對恐龍的態(tài)度始終停留(tíng liú)在敬畏和觀望,新三部曲最大的(de)改造便是挑戰(zhàn)了這一點——公園2里(lǐ)人類救治受傷的霸王龍幼崽反被“報復(bào fù)”,而世界??1卻首先向我們展示男主角(nán zhǔ jué)馴服了一批兇猛的迅猛龍(不知(bù zhī)是否過于樂觀)。“世界??”系列不斷打破這一(zhè yī)問題的道德邊界,從馴服恐龍到(dào)營救恐龍再到放生恐龍,最后一部(yī bù)里營救恐龍幼崽已然揭示人類和(hé)恐龍之間建立起了情感紐帶,這(zhè)似乎完全顛覆了老版電影??里一以貫之(yī yǐ guàn zhī)的食物鏈法則而構想了一種烏托邦(wū tuō bāng)式的命運共同體。 “世界??”三部曲除了全方位(quán fāng wèi)嵌套老版三部曲的劇情外,還充斥(chōng chì)著各種戲仿和致敬。且不說影片中(zhōng)出現(xiàn)的琳瑯滿目的帶有“Jurassic Park”標識的元素(yuán sù)和臺詞里字里行間的指涉,以及每部(měi bù)影片都是以霸王龍雄踞一方的怒吼(nù hǒu)作結,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也有(yǒu)之前的影子。世界??3里三位老主演(zhǔ yǎn)的回歸更是帶來無數(shù)回憶,Sam Neill和Laura Dern之間(zhī jiān)互相信賴的約定,還有Jeff Goldblum這個活寶——就(jiù)像當年主角三人團初次見面時Hammond介紹的(de)那樣:“I bring scientists, you bring a rock star.” 他面對恐龍揮舞木棍的場景(chǎng jǐng),以及在對講機里“失敗”的指揮,都(dōu)讓人回想起公園1的情節(jié)。而(ér)邪惡商人作繭自縛的結局也是復刻(fù kè)公園1里反派程序員的死法。 這也(yě)正是公園1的偉大之處,它有(yǒu)無數(shù)讓人記憶猶新的經典橋段。而(ér)之后的幾部多多少少都從中借鑒,或(huò)是從其他地方汲取靈感。公園2里軍方(jūn fāng)捕獵恐龍的場景很容易讓人(rén)想到霍克斯1962年的《哈泰利》,而(ér)片尾霸王龍進城的橋段也在《金剛(jīn gāng)》之類的影片中有跡可循。公園3更換導演(dǎo yǎn)后則直接拋棄了前兩部的(de)主線,變成了有些b級片趣味的逃生(táo shēng)片。同樣地,世界??3和前兩部相比(xiāng bǐ)也另起了一片爐灶,不僅借鑒(jiè jiàn)了類似007的諜戰(zhàn)式敘事語氣,還有黑市(hēi shì)逃亡、屋頂追逐這些更趨向于動作片的(de)成分(也是全片最緊張的一段(yī duàn)),以及不管什么都要致敬一下的(de)《現(xiàn)代啟示錄》……很遺憾地說,這樣一鍋亂(luàn)燉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xiào guǒ)。只有最后雙線匯聚、新老主角團相遇(xiāng yù)的場景讓我小小地激動了(le)一下,也是影片的高潮。 當他們(tā men)并肩站在突然出現(xiàn)的南方巨獸(jù shòu)龍面前時,影片旋即轉入《怪奇物語(wù yǔ)》式的兒童片基調里:盡管面對危險(wēi xiǎn),這一刻所有人是絕對安全的。“Run! ”隨著(suí zhe)Sam Neill一聲令下,他們躲到翻了個的汽車??(qì chē)背后,再鋒利的爪牙也傷及不到(bú dào)他們其中一人。從孩童的眼光來看(lái kàn),近在咫尺的危險和安然無恙的結局,這(zhè)就是一部冒險片的真諦。

后記 對(duì)我來說,侏羅紀公園的Main Theme是像Hedwig's Theme一樣(yī yàng)一聽就要起雞??皮疙瘩的。它不僅是(shì)我的啟蒙電影??,也為童年時代喜愛??(xǐ ài)恐龍的我打開了一扇窗。因此(yīn cǐ)在初中、高中、大學畢業(yè)都剛好趕上《侏羅紀(zhū luó jì)世界??》上映也算是一個美麗的巧合(qiǎo hé)(雖然后兩部都挺爛…),在看到(kàn dào)最后Sam和Laura接吻??的那一刻,我感覺我(wǒ)的一部分回憶也圓滿了……總之,謹以此文(jǐn yǐ cǐ wén)獻給童年,我的侏羅紀情結永不落幕(luò m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