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顧 韓
編輯 | 李春暉
“太好了!是(shì)大女主趙佳,我們有救了”“紅裙一穿(yī chuān),復仇女神降臨”…… 5 月底,《引她入室》女主(nǚ zhǔ)趙佳的新劇《破曉》一經預熱,就得到(dé dào)粉絲與路人的熱烈響應,再次印證(yìn zhèng)了短劇演員明星化的趨勢。
幾乎(jī hū)同時,在綜藝《無限超越班》中,短劇(duǎn jù)演員李沐宸、柯淳都表現(xiàn)出對長劇邀約(yāo yuē)興趣不高,被不少人斥為目光短淺。這些(zhè xiē)人卻并未深想,我們能知道李沐宸(lǐ mù chén)、柯淳的名字,能看到他們的新聞(xīn wén)推送,本身就是短劇造星的一種證明(zhèng míng)。
事實上,短劇造星的兩個優(yōu)勢,正越來越(yuè lái yuè)凸顯出來。
首先,短劇演員賽道分明,更(gèng)易形成“扛劇”效應。以趙佳為例(wèi lì),她在短國不算高產,大女主形象卻(què)深入人心。從《引她入室》的反殺主婦(zhǔ fù),到《破曉》中的高智媽媽??,短國觀眾(guān zhòng)口中的“趙佳媽媽??”“復仇賽道的神(shén)”,是一部部口碑爆款累積出來的(de)。頭部短劇演員本身就是一種內容標簽(biāo qiān),讓觀眾可以放心“看人選劇”。
其次(qí cì),短劇造星也早不是“靠天吃飯”,許多頭部(tóu bù)演員和頭部廠牌??間都存在綁定(bǎng dìng)。趙佳自 2022 年起便簽約了如今的(de)“國內精品短劇第一廠牌??”聽花島??梢?kě yǐ)說,她的大女主戲路正是與(yǔ)聽花島的諸多女頻爆款互相成就(chéng jiù)的。短劇周期短、注重人物塑造、以用戶(yòng hù)為導向的種種特性,讓其在(zài)塑造演員上更加精準。
有時真覺得(jué de)短劇挺領先的,像是跳出了舊(jiù)框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內娛(nèi yú)糾結了多年的女演員人到中年“演媽”問題(wèn tí),到短劇這里直接青春少艾從“媽(mā)”演起。而“演媽”還只是表象,內里則(zé)是聽花島這樣新一代短劇廠牌??對(duì)“大女主”更自信也更自洽的表達(biǎo dá)。
高智青衣臉,短劇里開花
趙佳,北電(běi diàn)科班出身。2021 年參演電視??劇《法醫(yī)秦明之無聲(wú shēng)的證詞》出道,2023 年起轉戰(zhàn)短劇(duǎn jù),2024 年憑借“短劇美學天花板”《引她入室(rù shì)》一躍擁有姓名。
在《引她入室》中(zhōng),趙佳飾演遭遇背叛而覺醒的主婦(zhǔ fù)鄭萋。在領悟到“我的敵人從來不是(shì)另外一個女人??,而是我的枕邊人”后(hòu),她聯(lián)合保姆設局反殺,一套操作盡顯(jìn xiǎn)女性的決絕與縝密。
自此,趙佳便(biàn)成為了短劇大女主的一張代表性面孔(miàn kǒng)。這一點在她接到的品牌??短劇(duǎn jù)與橫屏短劇合作中貫穿,也由(yóu)聽花島的新作不斷加固:
《莊璃傳》中(zhōng),她是為母則剛、在逆境中(zhōng)奮起的莊璃;《去有你的地方(dì fāng)》系列里,她是勇敢從婚姻中(zhōng)出走、大搞事業(yè)的阮嫆 / 楚(chǔ)嫆;今年的開春爆款《此生更如意(rú yì)》中,她是被迫重開換嫁、卻(què)仍能憑智慧與勇氣經營好(hǎo)這一世的柳如意,展現(xiàn)出古偶女主(nǚ zhǔ)少有的主體性。
相比短劇霸總,短劇(duǎn jù)捧紅的女演員不多,趙佳絕對(jué duì)要算一個。短劇為她帶來了知名度(zhī míng dù)、商業(yè)價值,甚至諸多演員獎項。主觀的個人(gè rén)資質毋庸置疑,但硬糖君更想談談(tán tán)客觀因素——這也正是短劇發(fā)展、造星的(de)一個縮影。
一方面,趙佳踩中了短劇(duǎn jù)市場大浪淘沙的 2024 年。這一年,免費模式(mó shì)席卷,令短劇用戶規(guī)模直逼 6 億。特別(tè bié)是,一批能夠在網(wǎng)絡上制造聲量(shēng liàng)的傳統(tǒng)劇集觀眾涌入,精品短劇如(rú)《引她入室》,因此能獲得商業(yè)收益(shōu yì)之外的更多口碑加成。
另一方面,短劇(duǎn jù)主角人設更加新鮮豐富,形成了與(yǔ)長劇的差異化,滿足了多元的、變化(biàn huà)的觀眾審美需求。
當下內娛流量花多(huā duō)是具有親和力的“甜妹”、“普女”。同時,在(zài) IP 普遍魔改、播劇必遭審判的情況下(xià),長劇女主人設也受到諸多限制,總是(zǒng shì)多一份道德包袱、少許多獨立自主。
而短劇(duǎn jù)這邊從不恥于展現(xiàn)女主的野心欲望(yù wàng)、心機手腕,而是肯定其中的生命力,帶給(dài gěi)觀眾更極致的大女主想象。別說(bié shuō)什么“雙潔”了,短劇女主里大把離婚(lí hūn)或者重生的人妻、媽媽??。因而在甜妹(tián mèi)之外,清冷鹽系、港風嫵媚的女演員也(yě)能獲得更多機會,而不是只能(zhǐ néng)演惡毒女配或清醒閨蜜??。
藝恩《2025 短劇(duǎn jù)用戶內容消費洞察》
既能揮刀向(xiàng)渣男,也能與差十歲的(de)王道鐵上演熟男熟女拉扯的(de)趙佳,無疑就屬于甜妹之外的女演員(nǚ yǎn yuán)譜系??上攵@樣一名新人如果進入主流(zhǔ liú)內娛,多半只能在配角位置上慢慢(màn màn)熬資歷。
但趙佳趕上了短劇的(de)好時候。聽花島光影考究、美學上(shàng)參考韓劇的《引她入室》一下就(jiù)把趙佳這張大氣青衣臉的質感(zhì gǎn)挖掘出來,放大了其成熟高智的(de)特性,也為觀眾帶來另一種大女主(dà nǚ zhǔ)體驗。
短劇大女主,從妻子到媽媽??
《破曉(pò xiǎo)》同樣由聽花島出品,5 月 31 日在(zài)抖音、愛??奇藝、B 站等平臺首發(fā)上線,講述(jiǎng shù)了一個集懸疑、反轉、親情、救贖于一體(yī tǐ)的故事。
與《引她入室》時隔不到(bú dào)一年,《破曉》有許多 call back ——同樣的導演楊(yáng)科南,同樣的雙女主趙佳 & 郭亭亭(tíng tíng),同樣的女性懸疑概念,同時也有(yǒu)顯而易見的創(chuàng)新升級。
首先,在女性 x 懸疑(xuán yí)的配比方面,《引她入室》更偏(piān)女性,而《破曉》更偏懸疑。
《引她(tā)入室》更像《夫妻的世界??》這類(lèi)家庭懸疑劇,令人心驚的并非真正的(de)兇殺,而是平靜水面下的人性幽暗(yōu àn)?!镀茣浴穭t類似《誤殺》,是真有兇案(xiōng àn)發(fā)生,其后的一系列智斗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斷給(gěi)觀眾燒腦與反轉的體驗。
這種區(qū)別(qū bié)充分體現(xiàn)在劇集的視覺包裝上。《引(yǐn)她入室》的故事設置在都市豪門(háo mén),突出一個打臉爽感,《破曉》則將背景挪到(nuó dào)了亞熱帶地區(qū),強調潮濕壓抑的懸疑(xuán yí)氛圍,也便于引入食人魚??塘、詭異(guǐ yì)佛龕等奇觀元素。
更重要的是(shì),《破曉》在敘事上嘗試了更多(duō)懸疑類型片的手法。比如懸念設置(shè zhì)。明面上一直有脫罪一事貫穿,令(lìng)觀眾始終為主角的命運揪心。暗里(àn lǐ)又拋出許多細節(jié),為臨近結局的(de)最大反轉進行鋪墊。
又如敘述詭計(guǐ jì)。女主甘雅既是家庭主婦又是偵探圖書??(tú shū)編輯,為了脫罪撰寫了一個有真有假(zhēn yǒu jiǎ)的復仇雙殺故事,在劇中一度誤導(wù dǎo)警方調查,在劇外也起到了迷惑(mí huò)觀眾的作用。
進一步看,在探討女性(nǚ xìng)處境方面,《引她入室》更強調主角(zhǔ jué)作為“妻”的愛??恨糾葛,《破曉》則更(gèng)強調主角作為“母”的堅定守護。
《引(yǐn)她入室》的核心人物關系是丈夫與(yǔ)妻子、正妻與情人,探討話題多為女性(nǚ xìng)在婚戀中遭遇的不公。而《破曉(pò xiǎo)》更加專注親情話題:母女天然同盟不離(bù lí)不棄,兩個母親因共情而結為好友……尤其(yóu qí),這次女主智斗的敵手也并非渣(zhā)男老公,而是因溺愛??兒子??而做出(zuò chū)種種惡行的公婆。
如此,兩部劇的(de)情感基調也有所不同?!兑胧摇返?de)出發(fā)點是因愛??生恨的復仇、奪回被(bèi)偷走的人生,給觀眾帶來更多(duō)的是“嘴替”與宣泄。
《破曉》的出發(fā)點(chū fā diǎn)則是愛??與守護——母女互相都(dōu)秉承著“愛??是常覺虧欠”,愿意為彼此(bǐ cǐ)犧牲。女主甘雅關懷身為單親媽媽??、同時也(yě)是辦案女警的蘇芮,善因最終得到(dé dào)善果。這一切給觀眾帶來的是(shì)更加值得回味的感動。
大女主短劇這種(zhè zhǒng)情感表達的變化值得矚目。懸疑短劇(duǎn jù)不好拍,《破曉》從情感入手,為后續(xù)(hòu xù)解題提供了可行思路。
母女關系也(yě)是近年的創(chuàng)作重點,長劇《苦盡柑來(gān lái)遇見你》《雁回時》中的母女關系(guān xì)都引發(fā)熱議。而《破曉》抓住這一點(yì diǎn),再次體現(xiàn)出聽花島的敏銳嗅覺(xiù jué)與化用功力。
2024 年 12 月 5 日,廣電總局網(wǎng)絡(wǎng luò)視聽節(jié)目管理司司長馮勝勇發(fā)表講話,提出(tí chū)微短劇創(chuàng)作要加快實現(xiàn)從“表達(biǎo dá)情緒→表達情感→表達情懷”的迭代升級(shēng jí)。從《家里家外》到《破曉》,聽花島(huā dǎo)顯然已經走在這條路上。
廠牌??突圍(tū wéi)戰(zhàn),貴精不貴多
《破曉》不僅令趙佳又(yòu)多了一部口碑之作,對于短劇行業(yè)(háng yè),這也是一次關鍵的類型探索(tàn suǒ):懸疑劇既考驗創(chuàng)作功力,又能探討(tàn tǎo)社會人性;既能引發(fā)討論,又能(néng)留下口碑;這都與短劇目前的(de)一些刻板標簽相左,正是短劇精品化的(de)可行方向之一。
而無論是《破曉》還是趙佳的(de)背后,都站著“短國大廠”聽花島(huā dǎo)。從去年的《夜色將明》《引她入室(rù shì)》,到今年的《正義之刃》《破曉》,精品懸疑(xuán yí)是聽花島的核心產品賽道,大眾(dà zhòng)已有充分認知。趙佳代表的則是(shì)聽花島的經紀業(yè)務,很多人尚未(shàng wèi)窺全貌。
聽花島爆款多,自然在(zài)捧人方面也成果顯著:聽花島(huā dǎo)捧紅的簽約演員除了趙佳,還有(hái yǒu)王道鐵、曾輝、鄧靈樞等。外部演員(yǎn yuán)劉念、何聰睿也因出演聽花島(huā dǎo)的《請君入我懷》成為人氣 CP,接到了大(dà) IP《成何體統(tǒng)》的短劇版。兩人的三搭(dā)也火速提上日程,與《請君入我懷(wǒ huái)》原班人馬合作的現(xiàn)代戲《念念有詞》未播先火。
劉念(liú niàn)、何聰睿去聽花島掃樓
就像(xiàng)內娛人人想拍正午陽光的戲(xì),對于短劇演員來說,聽花島也形成(xíng chéng)了這樣的廠牌??向心力。
畢竟,在紅果(hóng guǒ)短劇上,“追劇人數(shù)”超過 300w 的短劇約(yuē) 42 部,其中聽花島就占到了(le) 10 部。產量不高但爆款命中率極高,誰(shuí)不想成為那個一擊即中的幸運兒(xìng yùn ér)呢。
那么,聽花島是如何實現(xiàn)這種(zhè zhǒng)“貴精不貴多”的?首先是自有班底,指(zhǐ)哪打哪。
聽花島是一家“全(quán)鏈條短劇工廠”,從編劇、導演、制片、后期(hòu qī)、營銷以及部分演員,都是獨家簽約(qiān yuē)模式。這便能解釋為何聽花島(huā dǎo)短劇質感如此穩(wěn)定——熟人班底能夠減少(jiǎn shǎo)磨合成本,超出行業(yè)的品質追求也(yě)更能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落地。
事實上,這(zhè)也正是許多長劇廠牌??穩(wěn)定出品的(de)奧秘,包括但不限于正午陽光、五元(wǔ yuán)文化,于正的歡娛、郭靖宇的(de)長信。比照長劇廠牌??模式,聽花島的(de)追求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攝制環(huán)節(jié)如此,聽(tīng)花島的造型指導也是自有的(de),會基于對項目的了解做造型(zào xíng),既能輔助故事人物,也能為(wèi)演員揚長避短,這在卷速度的短劇(duǎn jù)行業(yè)何其珍貴。
有這樣的基礎搭建(dā jiàn),聽花島卻并未停留在成熟戲班(xì bān)量產作品,而是精益求精、敢于探索。聽花島(huā dǎo)每年都會有 20%~30% 的項目是以(yǐ)推動行業(yè)發(fā)展、提升短劇格局為目的(mù dì),商業(yè)考量反而是其次。
這包括類型(lèi xíng)上的探索。懸疑類型之內,聽花島(huā dǎo)今年推出了男性主角的動作懸疑劇(xuán yí jù)《正義之刃》和懸疑配比更重的《破曉(pò xiǎo)》;懸疑類型之外,聽花島在主旋律、年代(nián dài)劇方面也多有嘗試
也有(yǒu)制作上精益求精。簽約導演楊科南的(de)成長就是明證。從去年《引她入室(rù shì)》探索豎屏美學,到今年《家里家外(wài)》嘗試生活流敘事,懷著對短劇的(de)熱愛??與信心,楊科南一直致力于自己(zì jǐ)卷自己。
如今的《破曉》也不例外(lì wài),該劇在西雙版納取景拍攝,采用了電影??(diàn yǐng)級別的光影與鏡頭設計:多用特寫(tè xiě)抓敘事張力,多用近景抓人物狀態(tài)(zhuàng tài),變豎屏為優(yōu)勢,拉近觀眾與人物的(de)心理距離。更重要的是,在該劇(gāi jù)中,構圖與運鏡不再重點為美(měi)服務,而是為了呈現(xiàn)風格與輔助敘事(xù shì)。
2025 年,短劇隨著進一步爆發(fā),也進一步迎來(yíng lái)變局:頭部爆款產生虹吸效應,短劇靠(kào)“量”但更要開始拼“質”;短劇(duǎn jù)演員明星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與其(yǔ qí)制衡不如順應共舞;免費模式席卷,平臺(píng tái)話語權不斷提升,投流方、制作方都面臨著(zhe)立身或是轉型的挑戰(zhàn)。
而不管從(cóng)哪方面看,聽花島從去年就(jiù)顯露出的“超前”,已成為對新時期(shí qī)的未雨綢繆。
閱讀往期熱文
「娛樂硬糖」現(xiàn)已(xiàn yǐ)入駐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wǎng)易(wǎng yì)新聞
人民號 | 微博 | 觸電新聞 | 商業(yè)新知(xīn zhī)
虎??嗅 | 鈦媒體 | 知乎 | 界面 | 趣頭條(tóu tiáo)
21 CN 看薦 |U C 頭條 | 搜狐??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