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D影院訊 日前,夢工場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導演(dǎo yǎn)克里斯·桑德斯中國行最后一站來到北京大學(běi jīng dà xué)百周年紀念講堂,主持人陳魯豫擔任此次活動(huó dòng)的主持,特邀嘉賓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以及奧運會(ào yùn huì)乒乓球冠軍、北京大學講師丁寧同臺出席,導演(dǎo yǎn)與此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dài biǎo)人物交流,以多元視角挖掘影片主題(zhǔ tí)和情感內核?!痘囊皺C器人》將于9月(yuè)20日正式上映。

《荒野機器人》改編自皮特·布朗(bù lǎng)的同名暢銷書??,聚焦機器人羅茲的冒險(mào xiǎn)之旅,她因一場意外漂流到無人島嶼(dǎo yǔ),偏離常規(guī)機器人的發(fā)展道路,面對著(zhe)險惡的生存環(huán)境、充滿敵意的野生動物,該(gāi)如何生存?當羅茲和島上生物建立友好關系(yǒu hǎo guān xì),慢慢融入進這個大家庭后,關于她(tā)的神秘過往逐漸揭開。

丁寧觀影后(hòu)則表示,在小布點兒身上看到了(le)自己做運動員時經(jīng)受的歷練與(yǔ)成長,“劇情讓我特別有感觸,他(tā)學會飛翔,沒有懼怕,我覺得我們都(dōu)有過那樣的過程?!?

對于看過原著(yuán zhù)的何懷宏教授來說,影片的情節(jié)更加(gèng jiā)緊湊,并從審美情感上對《荒野(huāng yě)機器人》大加贊賞,直言導演為觀眾帶來(dài lái)了一個很“美”的電影??,不僅畫面(huà miàn)在大銀幕上呈現(xiàn)效果精美,故事(gù shì)更是美好如童話,“最重要的是(shì),通過美給了我們一個善的理想(lǐ xiǎng),這個優(yōu)點和價值自然不必多說(shuō)?!?
何懷宏教授與丁寧作為不同領域、不同(bù tóng)閱歷的受眾,對《荒野機器人》也有著(yǒu zhe)各自的視角與思考。對于丁寧來說(lái shuō),小布點兒像一面自己成長的(de)鏡子,面對未知,跳出舒適圈,“真正地(dì)找到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這種“小(xiǎo)布點兒式”的成長經(jīng)歷,桑德斯導演(dǎo yǎn)也有相似的體驗,他談到自己(zì jǐ)一直堅持將手繪融入到動畫的(de)創(chuàng)作中去,即使這是一種冒險,但(dàn)他不放棄這種嘗試,正是永遠相信(xiāng xìn)自己能夠克服困難。
除了小布點兒外(wài),機器人蘿斯也是大家產生情感聯(lián)結(lián jié)的角色,為了把機器人蘿斯塑造得(dé)更為新穎,桑德斯導演參考了默劇大師(dà shī)巴斯特·基頓、查理·卓別林的表演方式(fāng shì),有一些“留白”,在傳遞出角色情感(qíng gǎn)變化的同時,讓觀眾可以將自己(zì jǐ)的感受投射到蘿斯身上,產生極強的(de)代入感。
作為哲學教授的何懷宏,認為(rèn wéi)電影??是一次將機器人與動物進行(jìn xíng)“人的感情、人的希望、人的(de)理想”擬人化表現(xiàn)的成功嘗試。在目前(mù qián)的現(xiàn)實中,機器人有算法、邏輯,卻(què)并沒有人類所必備的“感受性”,但是(dàn shì)影片為蘿斯賦予了這種珍貴的屬性(shǔ xìng),通過這樣的表達,傳遞出了對(duì)未來世界??如何發(fā)展變化的展望和(hé)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