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災難片全程看得尷尬,看(kàn)完立刻想抄起鍵盤批評影片的(de),直到看完《危機航線》。
導演劇作對(duì)民航的了解大多基于幾十年前的(de)接機案例加腦補想象,對A380運營時代(shí dài)的民航不甚了解,對飛機尺寸、性能、操作(cāo zuò)基本一無所知。對于我常坐飛機、偶爾看民航(mín háng)科普,《危機航線》就顯得尷尬。
盡管《危機(wēi jī)航線》劇作是一板一眼強類型敘事套路(tào lù)的,拍攝制作水準是很高的(de),奈何劇情實在看不下去。
影片打2星,一星(yī xīng)給演員,一星給幕后工作人員。全程尷尬(gān gà)得腳扣地,尤其是“降落環(huán)城公路”的(de)高潮部分。
為了槍支彈藥??帶上飛機,劇情安插(ān chā)地勤當內鬼,又沒有內鬼地勤(dì qín)的被捕受審,不能用一堆字幕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子彈能打死人、打穿塑料內飾(nèi shì)板,就打不穿機艙蒙皮和(hé)玻璃,還特制子彈?蒙鬼呢?!
不知道(zhī dào)幾千米高度機艙內外壓力差打不開艙門(cāng mén)嘛?劇情就不拍劫匪在駕駛艙(jià shǐ cāng)操作空調系統(tǒng)釋放壓力。
腦子多有問題(wèn tí)的劫匪頭子?要開引擎前面的艙門(cāng mén)跳傘,不怕跳出就被吸進引擎?
開(kāi)艙門跟機身蒙皮脫落有啥關系(guān xì)?高速氣流應該先扯掉艙門。
A380降落環(huán)城公路(huán chéng gōng lù)的高潮開始全崩了,東部地區(qū)那么(nà me)多4F機場不能迫降A380嘛?不了解A380尺寸(chǐ cùn)嗎?
給后期特效逼得A380與居民樓比例(bǐ lì)非常失調,A380做成支線客機大小。
屈楚蕭(xiāo)、劉德華角色都有的精神疾病沒有特別(tè bié)必要性,有些硬碰。
屈楚蕭對劫匪頭子(tóu zi)角色解讀不對,全程裝C,沒看(kàn)明白為啥這么多劫匪要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