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影院特稿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導演(dǎo yǎn)的《異形》問世。45年過去,這個孕育于(yú)太空,借人體破膛而出的怪物(guài wù),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IP,一種文化符號(fú hào)。作為“太空驚悚”題材的里程碑式作品,《異形(yì xíng)》所帶來的影響涉及許多方面——系列(xì liè)電影??的出現、同類電影??拍攝手法的(de)革新,乃至于在經典游戲魂斗羅、被眾多(zhòng duō)“刀斯林”追捧的Dota2、甚至日本經典動漫《龍珠(lóng zhū)》中,人們都可以發(fā)現異形的身影(shēn yǐng)。

Dota2中的英雄模型 禍亂之源

《龍珠》中(zhōng)弗利薩的形態(tài)(右二)神似異形
《異形(yì xíng)》四部曲造就的超級IP
2012年,瑞典著名的(de)超現實主義畫家、雕塑家H. R. 吉格逝世。受其創(chuàng)作的(de)畫冊《死靈4》啟發(fā),吉格于七十年代構造出(chū)了異形的體貌特征。而在吉格最早(zuì zǎo)的手稿中,異形其實是有眼睛(yǎn jīng)的。后來在正式拍攝時,經過吉格(jí gé)和斯科特的討論,異形的眼睛最終(zuì zhōng)被去掉。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眼神(yǎn shén)來看出一個人的情緒。沒有了(le)眼睛的異形,才更像是一個冷酷(lěng kù)、嗜血??的黑夜獵食者。

異形設計者H. R.吉格(jí gé)
從斯科特到熱內,《異形》四部曲皆借用(jiè yòng)了吉格設計的異形形象。毫不夸張(kuā zhāng)地說,這一設計堪稱天才創(chuàng)造。正如《異形(yì xíng)》第一部中的生化人ash(扮演者伊安·霍姆(huò mǔ)的形象,本次在《異形:奪命艦》中(zhōng)再次借助AI出現)說的那樣:“這是一種(yī zhǒng)完善的有機物,完美的結構配合著(zhe)兇殘的本性。我仰慕它的純潔(chún jié),一點不被良心、道德、同情心所束縛(shù fù)的生命?!?
長長的顱骨,鋒利的尾刺(cì),充滿機械美感的脊椎,這個天生自帶(zì dài)黑暗屬性的家伙是無數人童年時代(tóng nián shí dài)的夢魘。幽閉的太空船中,伴隨著(zhe)粗重的喘息,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jiē xià lái)會發(fā)生什么。也許你轉過身來,它(tā)就會猛然出現在你眼前。

著名(zhù míng)的異形的口
《異形》的成本僅(jǐn)1100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報收1.83億美元,可以說(shuō)是賺的盆滿缽滿。有了(le)第一部開拓出的巨大市場,該系列(xì liè)的后續(xù)幾部作品都取得了較大(jiào dà)的成功。據統(tǒng)計,《異形2》的全球票房為(wèi)1.8億美元,《異形3》1.61億美元,《異形4》則為1.59億美元。通過(tōng guò)近二十年的努力??,四位風格各異的導演(dǎo yǎn)將異形打造成為了一個超級IP。后續(xù)(hòu xù)的《普羅米修斯》獲得4.03億美元,《異形:契約》2.40億,《異形(yì xíng):奪命艦》上映不到2周,也收獲了(le)1.2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異形的首次誕生(dàn shēng)
從《異形》到《怪形》,“異形片”的橫向(héng xiàng)延伸
《異形》公認的偉大之處,在于(zài yú)其重新定義了科幻恐怖片這一類型(lèi xíng)片,開啟了太空科幻驚悚的亞(yà)類型片,其經典的美學風格給予(jǐ yǔ)了后世電影??人無限啟發(fā)。

在《異形(yì xíng)》之前,幽閉題材領域就已經出現了(le)許多傳世佳作,如希區(qū)柯克的《怒海孤舟(gū zhōu)》,1978年上映的《大白鯊》等等。而《異形》之所以(zhī suǒ yǐ)能夠在全球掀起一股“異形潮”,并(bìng)給后世帶來深遠影響,這源于其背景(bèi jǐng)設定、情節(jié)設計、拍攝手法等諸多因素(yīn sù)的共同作用。
從背景設置來說,《異形(yì xíng)》作為科幻驚悚片,將背景設置在了(le)浩瀚的外太空。從古至今,人們在對星空(xīng kōng)充滿幻想的同時,也不免心生(shēng)恐懼。那無邊無際的的星域,仿佛就是(jiù shì)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洪荒巨獸,有著太多(tài duō)的未知和危機。回頭看整個系列片(xì liè piàn),其片頭展現的皆是寂寥、廣袤(guǎng mào)的星空和一艘行進中的宇宙飛船(yǔ zhòu fēi chuán)。這一強烈的對比,既能夠凸顯出人類(rén lèi)的渺小,也可以從感性上讓(ràng)人直觀地覺得不安、孤獨。
稍有(yǒu)不同的是,1982年約翰·卡朋特的《怪形(guài xíng)》將背景設定在了荒無人煙的南極(nán jí)大陸,面對綿延無盡的冰川,觀眾心中(xīn zhōng)涌現的,同樣是深深的絕望與(yǔ)無助。而與之同時,在科考站(zhàn)——這個封閉而又狹小的空間里(lǐ),人們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時,人性(rén xìng)中的善與惡就會被(bèi)無限放大。你不僅需要擔心神出鬼沒的(de)異形,還得提防同為人類的(de)伙伴會在背后冷不丁地給你(nǐ)來上一刀。
相比于《異形》,《怪形》對于(duì yú)人性的挖掘、拷問,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shì)影片中的“驗血??”一段,至今仍讓(ràng)人脊背發(fā)涼。正是因為這種積極有益(yǒu yì)的探索,才造就了《怪形》在電影??史(diàn yǐng shǐ)上的偉大。

抱臉蟲特寫
所謂的(de)情節(jié)設計,其實也就是人們現在常說(cháng shuō)的“套路”。自《異形》中的抱臉蟲(liǎn chóng)出現后,“寄生”這一經典橋段便被(bèi)沿襲了下來。《異形》之所以嚇人,一部分原因(yuán yīn)是是因為我們對人體寄生蟲的恐懼(kǒng jù)。作為觀眾的你,永遠不知道誰(shuí)會被第一個“貼臉”,誰會成為下(xià)一個“宿主”。而小異形最終破體而(ér)出的那一刻,則是“異形片”里(lǐ)最經典的場景。鮮血??飛濺,血??肉橫飛。對于(duì yú)大多數喜歡“異形片”的人來說,這(zhè)一幕血??腥、粗暴,但同時又讓人(rén)感受到了一種“變態(tài)的宣泄式(shì)的快感”。

同樣主打寄生外星怪物的(de)《怪形》也十分驚悚
在《怪形》中,異形(yì xíng)最先以獵狗??為宿主。影片中異形(yì xíng)破體而出的情景,其畫面之(zhī)血??腥、尺度之大,唯恐出《異形》之右。值得(zhí de)稱道的是,《異形》和《怪形》并沒有(méi yǒu)為了一味追求視覺沖擊和新鮮刺激(cì jī)的觀影體驗,而使影片失去情節(jié)(qíng jié)本身的邏輯性與合理性。反觀2017年上映(shàng yìng)的《異星覺醒》,整部影片就是套路的(de)簡單堆砌,幾位主演的很多行為、決定(jué dìng)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赐暧捌?yǐng piàn),觀眾只能無奈感嘆:幾十年過去,異形學(xué)聰明了,人類卻蠢得一發(fā)不可收拾(bù kě shōu shí)!
在拍攝手法上,《異形》借助光影變化(biàn huà)、鏡頭調度,以及后期的配音、配樂,使得(shǐ de)影片的基調黑暗、陰冷,讓人感受(gǎn shòu)到發(fā)自心底的顫栗與恐懼。
這些(zhè xiē)創(chuàng)作經驗,不僅在以《怪形》為代表的(de)科幻恐怖片中得到了完美體現,就(jiù)連紀錄片《異形昆蟲:螳螂》也借鑒、吸收(xī shōu)了《異形》的拍攝手法。

《異形昆蟲:螳螂(táng láng)》
在眾多的異形“跟風作品”中,《異形(yì xíng)昆蟲:螳螂》無疑是極其獨特的。這部(zhè bù)紀錄片將螳螂設定為昆蟲界的(de)“異形”,其一舉一動無不彰顯出冷靜、冷血??(lěng xuè)的獵食者本色,螳螂捕食的很多(hěn duō)畫面也與異形展現出高度一致性。片中(piàn zhōng)的鏡頭調動、音箱和配樂皆十分(shí fēn)考究,其氛圍營造所取得的驚人(jīng rén)效果亦借鑒了《異形》,鏡頭意識和(hé)心理營造在紀錄片中高超而又(yòu)另類。
當然,很明顯異形的形象設計有(yǒu)從昆蟲上汲取靈感。
從《異形》到(dào)《奪命艦》:“異形片”的縱向挖掘
自(zì)雷德利.斯科特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大衛(wèi)·芬奇(fēn qí)、讓-皮埃爾·熱內以及保羅·安德森等人(rén)接過了續(xù)集導筒。他們不斷挖掘、豐富(fēng fù)“異形片”的內涵與深度,其中有(yǒu)商業(yè)訴求,也有對于宗教、倫理的(de)深刻探討。
斯科特拍攝的《異形》冷靜、優(yōu)雅(yōu yǎ),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大家氣度。影片追求(zhuī qiú)以最驚險、刺激的觀影體驗來(lái)服務受眾,這份簡單與純粹似乎是(shì)在傲嬌地宣告:作為系列片的鼻祖(bí zǔ),我和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
美國(měi guó)文學大師海明威提出過著名的“冰川(bīng chuān)理論”,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shì yīn wèi)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边@一(zhè yī)理論主要說明的是“簡約的藝術(yì shù)”。雷德利.斯科特拍攝的《異形》能夠如此(rú cǐ)偉大,就是因為他恪守了這一(yī)藝術理論。一聲喘息、一道一閃而過的黑影(hēi yǐng)……這種“不著一字,盡顯風流”的手法反倒(fǎn dào)將異形的恐怖渲染到了極致(jí zhì)。

《異形2》場面升級
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的《異形(yì xíng)2》,則為“異形片”開辟出了另外(lìng wài)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商業(yè)化、大(dà)場面。在這一部中,雷普莉率領她(tā)的“送死小隊”前往殖民星球,本想借助(jiè zhù)科技的力量來消滅異形的雷普莉(léi pǔ lì),最終卻只能看著小伙伴們一個個死去(sǐ qù)。在《異形》中,人類在面對異形時(shí),只能任其宰割。而《異形2》中,人類開始(kāi shǐ)和異形正面較量,取而代之的是如潮(rú cháo)的異形大軍和連天的炮火。
這種(zhè zhǒng)華麗的視覺效果,帶來的是一種新(xīn)的壓抑與刺激。事實上,詹姆斯·卡梅隆并(bìng)沒有因此失去“異形片”應有的驚悚(jīng sǒng)內核。他只不過是在心理恐懼和(hé)視覺刺激之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de)平衡點?!吨ゼ痈缣枅蟆吩u價影片:“我為這部(zhè bù)電影??的出色技巧和專業(yè)給它(tā)評了高分,因為它有名有實。我還(hái)建議你去看這部電影??前不要(bú yào)吃東西”。
卡梅隆仿佛天生就是為了這(zhè)類電影??而生的,電影??界掀起的每(měi)一次技術革命,他都走在了(le)最前列,引領著技術變革的潮流(cháo liú)。而當人們一邊為《阿凡達》的(de)特效而驚嘆,一邊又不斷吐槽故事情節(jié)(gù shì qíng jié)單薄時,卡梅隆卻說:別說那些有的(de)沒的,我只負責讓你們爽(shuǎng)就夠了!
在整個《異形》四部曲中(zhōng),大衛(wèi)·芬奇執(zhí)導的《異形3》是公眾評價(píng jià)最低的一部。電影??以監(jiān)獄星球為(wèi)背景,意圖營造出一種末世的蒼涼(cāng liáng)、悲壯。大衛(wèi).芬奇想要借助《異形》的外殼(wài ké),來表達自己對于宗教、信仰的探討(tàn tǎo)。
但影片取得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jìn rú rén yì)——關于宗教、信仰的討論,最終演變成了(le)一番空洞、無力的說教。再配合那(nà)自帶陰暗屬性的異形,整部影片成(chéng)了“四不像”。在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中(zhōng),他總是盡可能地想要表達更多(duō)的東西。但是這樣做的負面作用(zuò yòng),就是造成一部影片前后風格的斷裂(duàn liè),甚至于是邏輯上的漏洞。

大衛(wèi)·芬奇(fēn qí)在《異形3》片場
大衛(wèi)·芬奇的《異形3》想要(xiǎng yào)利用異形的冷血??,來反襯信仰的(de)偉大,人性的光輝。但劇本的粗糙(cū cāo),使得劇中角色的行為、決定變得缺乏(quē fá)基本的動機和說服力,相比皮埃爾·熱內(rè nèi),影片的浪漫情懷倒像是一廂情愿。

《異形4》讓(ràng)異形有了情感
讓-皮埃爾·熱內導演(dǎo yǎn)的《異形4:逆種》可以說是四部曲中(zhōng)給人感覺最特別的一部。這部(zhè bù)影片讓異形具有了人的感情(gǎn qíng),其對倫理的探討,讓人印象(yìn xiàng)深刻。影片結尾,小異形(和《奪命艦(jiàn)》中的驚悚形象有著天壤之別)臨死之際(zhī jì)發(fā)出了凄厲的叫聲,其眼神中(zhōng)流露出的絕望與無助,讓屏幕前(qián)的觀眾無不唏噓、感嘆。
影片上映后(hòu),有觀眾認為熱內拍攝的《異形4》背離(bèi lí)了“異形片”的初衷。這就像是(xiàng shì)一個初出茅廬、劍走偏鋒的年輕人,遭受(zāo shòu)到了主流價值觀的非議與指責(zhǐ zé)。的確,和斯科特的《異形》相比,熱內的(de)這種做法似乎有些“取巧”的嫌疑。
但(dàn)我們也應該承認,“異形片”的價值(jià zhí)取向、精神內涵不應該只有一種存在(cún zài)與表現形式。異形可以生活在黑暗之中(zhī zhōng),也可以暴露在燈光之下。它既(jì)可以殺人無形,也可以像人一樣(yī yàng)心生悲憫。熱內是一個浪漫的(de)導演,但異形粉有權堅持對異形(yì xíng)“冷血??”形象的忠誠,熱內也有權利(quán lì)揮灑他的浪漫情結!

《異形4》劇照
事實上(shì shí shàng),也正是由于眾多導演以及制作團隊(tuán duì)的思考、創(chuàng)作,才使得“異形”這個系列(xì liè)不斷地朝著縱深方向發(fā)展,真正變得(biàn dé)豐富多彩。
當套路玩遍,一切落于窠臼(kē jiù)時,斯科特老爺子再次出手。2012年,一部《普羅米修斯(pǔ luó mǐ xiū sī)》將整個《異形》系列的世界??觀、宇宙觀無限(wú xiàn)延伸,為其重新注入了蓬勃的(de)生命力。
《普羅米修斯》被稱為《異形》系列的前(qián)傳,影片解釋了異形的產生,以及(yǐ jí)整個人類的起源。斯科特利用宏大的(de)世界??觀,深邃的哲學思考,造就了《異形(yì xíng)》系列的脫胎換骨。讓人意外的是(shì),影片只在結尾處出現了真正意義(yì yì)上的異形。當它撕裂“太空騎師(qí shī)”的巨大身軀,破胸而出時,我們似乎(sì hū)能夠感受到一種莊嚴與神圣。這種(zhè zhǒng)感受,無關物種,只是出于對生命本源(běn yuán)的敬畏。

《普羅米修斯》:異形被女主從腹中(fù zhōng)剖出
《異形:契約》的故事發(fā)生在《普羅米修斯(pǔ luó mǐ xiū sī)》10年后,一群新的宇航員乘坐著(zhe)“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xún zhǎo)殖民地,他們來到一處看似天堂般的星球(xīng qiú),但實際上這里卻是黑暗、危險的地獄(dì yù),在那里他們見到了“普羅米修斯”號唯一(wéi yī)的幸存者——生化人大衛(wèi)。
在前作《普羅米修斯(pǔ luó mǐ xiū sī)》中,“法鯊”飾演的生化人大衛(wèi)(dà wèi)就表現出了復雜的性格特征。作為(zuò wéi)“人造人”,他渴望獲得“主體”地位。而(ér)代價,就是毀滅創(chuàng)造它的人類。太空(tài kōng)騎師、人類、生化人,創(chuàng)造者與被創(chuàng)造者(chuàng zào zhě)之間,展開了一場殘酷的博弈。這(zhè)就像《異星覺醒》中的臺詞說(shuō)的那樣:它只不過是想要生存,而(ér)每一次生存,都代表了毀滅!

《契約(qì yuē)》中大衛(wèi)的眼神與微笑耐人尋味
異形(yì xíng)的“CP時代”
“CP”一詞為Character Pairing的縮寫,意指人物(rén wù)配對。除去二次元宅男們組的各類(gè lèi)“CP”,比較典型的就是漫威和DC旗下的(de)超級英雄了。本著“你如果主動點(diǎn),我們不僅有故事,還可能有孩子??(hái zi)”的原則,二者對旗下的超級英雄(yīng xióng)進行了各種混搭。性別不同不要緊(bú yào jǐn),種族不同不要緊,哪怕是物種不同也(yě)不要緊。
只要市場有需要,幾個本來八(bā)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的超級英雄(yīng xióng),轉眼之間就可以在大屏幕上相愛??相殺(xiāng shā),關公也能戰(zhàn)秦瓊。對于觀眾來說,看(kàn)一個神仙打一群妖怪并不是最(zuì)有意思的,看一群神仙打另一群(yī qún)神仙才是最過癮的。
《異形》四部曲(sì bù qū)上映以后,“異形”成為了電影??史上最為(zuì wèi)著名的IP之一。為了將這一經典(jīng diǎn)IP的價值最大化,許多導演開始為異形(yì xíng)組“CP”。但事實上,這種創(chuàng)造大多為毫無(háo wú)底線的粗制濫造,跟風仿作層出不窮。

《異形大戰(zhàn)(dà zhàn)銀河戰(zhàn)士》
2007年,上映了一部叫做《異形(yì xíng)大戰(zhàn)銀河獵人》(ALIEN VS HUNTER)的影片。整部電影??向(xiàng)觀眾深刻詮釋了何為“掛羊頭賣狗??肉”。影片所謂(suǒ wèi)的“異形”,不過是一只長相怪異的(de)大龍蝦。如果有人評選“史上一百大爛片(làn piàn)”,這部電影??想必可以入圍。
四年后,人們(rén men)又為異形尋找了一個新的(de)敵人,這個敵人的名字叫“阿凡達(dá)”。只看片名,《異形大戰(zhàn)阿凡達》的確(dí què)噱頭十足,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qún zhòng)或許還以為本片是由詹姆斯.卡梅隆(kǎ méi lóng)親自操刀的。周圍經常有人吐槽國產電影??(guó chǎn diàn yǐng)的五毛特效,但是看了這部電影??(diàn yǐng),我相信你會刷新對于五毛特效(tè xiào)的認知。
這部電影??從導演到編劇(biān jù),再到演員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dōu)在表達著同一個意思:我們拍這部(zhè bù)電影??,就是為了用來羞辱觀眾的智商(zhì shāng)的。對于這種行為,我只想說(shuō):別再侮辱經典了!
大戰(zhàn)完銀河(yín hé)獵人和阿凡達,就算是戰(zhàn)斗力爆表(bào biǎo)的異形都有些力不從心了。而這時(zhè shí),霓虹國也不甘寂寞,拍了部名叫(míng jiào)《異形大戰(zhàn)忍者》的電影??。單從戰(zhàn)斗力來看(lái kàn),銀河獵人、阿凡達可能還可以和(hé)異形大戰(zhàn)上幾百回合。但是像忍者(rěn zhě)這種“戰(zhàn)5渣”,憑什么和異形打(dǎ)?

《異形大戰(zhàn)忍者》
觀看影片的時候,我(wǒ)生怕異形指著對面一群人,像《葉問(yè wèn)》里的甄子丹一樣大吼:我要打十個(shí gè)!最為奇葩的是,影片結尾異形和(hé)一女忍者打斗的動作設計堪稱腦洞(nǎo dòng)大開,其姿勢不禁讓人浮想聯(lián)翩。你(nǐ)要說工作人員當時沒有一點惡趣味,不管你(nǐ)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用現在(xiàn zài)的話來評價,這部電影??的導演也(yě)是秋名山的老司機了。
當然(dāng rán),這類影片里也有質量勉強(miǎn qiǎng)過關的?!渡C》系列的導演保羅·安德森(ān dé sēn)也拍過“異形片”。和《異形大戰(zhàn)(dà zhàn)忍者》這種無下限的影片相比,他(tā)執(zhí)導的《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可以算得(suàn dé)上是“異形CP”界的一股清流,關鍵(guān jiàn)他是《異形》出品方20世紀福斯公司(gōng sī)官方蓋章的正品。

《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zhàn shì)》海報
雖然影片整體達到的藝術水準(shuǐ zhǔn)并不高,但是保羅·安德森做電影??(diàn yǐng)的態(tài)度首先是端正的。2004年影片(yǐng piàn)上映后,影片北美票房超8000萬美元,全球票房(piào fáng)1.72億美元,相對于6000萬美元的投資,勉強回(huí)本。
《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講述的是(shì)專事搜尋礦藏的PS-12號衛(wèi)星,在南極洲(nán jí zhōu)14區(qū)探測到不明熱源,并發(fā)現這里(zhè lǐ)有未知文明的遺跡存在。為了搶(qiǎng)在他人之前探明真相,PS-12所屬公司老板(lǎo bǎn)查爾斯·比紹普·韋蘭德隨即召集格瑞米(gé ruì mǐ)·米勒、艾莉莎·伍茲等一眾科學精英組成(zǔ chéng)探險隊,朝著人類從未踐足的布維島挺進(tǐng jìn)。

異形和鐵血??戰(zhàn)士“深情對視”
探險隊下(xià)到地下2000公尺的地洞內,雜糅了(le)各種文明的遺跡令他們目瞪口呆。更令(gèng lìng)探險隊想不到的是,在他們之外來自(lái zì)外星的鐵血??戰(zhàn)士也盯上了這里(zhè lǐ)。他們將和埋藏于此的異形(yì xíng)進行宿命的決斗,弱小的人類探險隊(tàn xiǎn duì)被迫卷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里飾演維蘭德(wéi lán dé)的正是蘭斯·亨里克森,他曾在(zài)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的《異形2》中飾演生化(shēng huà)人“主教”一角。而電影??里出現的(de)異形,同樣借用了吉格設計的經典(jīng diǎn)異形形象。熟悉的演員,熟悉的形象(xíng xiàng),從這些層面來看,《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zhàn shì)》是一部血??統(tǒng)純正的“異形片”。

蘭斯(lán sī)·亨利克森
但是,該片雖說制作較為精良(jīng liáng),可其設置懸念的手法太過簡單、粗糙(cū cāo)。很多觀眾看到這一個情節(jié),就可以(kě yǐ)猜測到下一幕將會發(fā)生什么。對比《異形(yì xíng)》,《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的問題就在于(zài yú)違背了“冰川理論”,他將本該留給(liú gěi)觀眾自己來思考的部分也一并(yī bìng)交代、處理了。
作為本片的最大噱頭(xué tou),電影??里的異形和異形皇后以(yǐ)一種十分簡單、直接的方式出場。而(ér)在之前的情節(jié)中,則對其(qí)鮮有渲染和鋪墊。這種平鋪直敘的電影??(diàn yǐng)風格在保羅·安德森的另一部重要(zhòng yào)作品——《生化危機》系列里,也得到了體現(tǐ xiàn)。但這次,大多數觀眾是買賬的。
從(cóng)電影??題材來看,《生化危機》屬于“打怪升級(shēng jí)”類,電影??只需要通過視覺上的(de)強烈沖擊來使觀眾覺得刺激即可(jí kě)。但《異形》系列屬于科幻驚悚片——三分科幻(kē huàn)、七分驚悚。如果無法運用適當的手法(shǒu fǎ)來使觀眾從心理上感覺恐懼(kǒng jù),這部“異形片”就是不合格的。影片(yǐng piàn)爛番茄新鮮度21%,差不多是爛片的水準(shuǐ zhǔn),IMDb評分5.6也不及格。
總的來說,強行給異形組(zǔ)“CP”是一種不理智且吃力不討好的行為(xíng wéi)。異形不是金剛狼??那種為了種族生存(shēng cún)而戰(zhàn)斗的變種人,也不是打(dǎ)“嘴炮”技能滿分的死侍。殺戮是(shì)異形的天性,它之所以殺人,只不過是因為(shì yīn wèi)你剛好撞到它而已。
于是乎2007年(nián)《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2》,雖然也拿到全球(quán qiú)1.28億美元票房,但爛番茄低至12%的新鮮度,IMDb只有(zhǐ yǒu)4.7分,然后這個跨界對打系列也(yě)就沒有然后了。

《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zhàn shì)2》劇照
從《異形》到魂斗羅、Dota2,對經典的(de)致敬
魂斗羅影響了整整一代游戲玩家(wán jiā),在當時與《超級馬里奧》齊名,幾乎成為(chéng wéi)FC時代電子游戲的代名詞。整個系列中,1992年(nián)發(fā)布的《魂斗羅3:異形戰(zhàn)爭》因為其精致(jīng zhì)的畫面表現、完美的技術性被很多(hěn duō)玩家認為是《魂斗羅》系列中最優(yōu)秀(yōu xiù)的一部。
公元2636年,不甘心數次失敗(shī bài)的異形終于發(fā)動了對地球的(de)大規(guī)模侵略戰(zhàn)爭,在異形壓倒性的科技面前(miàn qián),人類一時束手無策,面對敵人的攻擊節(jié)節(jié)敗退(jié jié bài tuì),兩度打敗異形的魂斗羅戰(zhàn)士比爾和(hé)蘭斯再度臨危受命,前去直接破壞敵人的(de)中樞系統(tǒng),以協(xié)助人類展開反擊。在游戲(yóu xì)里,玩家一路上將會遇上抱臉蟲、成年(chéng nián)異形,以及戰(zhàn)斗力最為強悍的異形皇后(huáng hòu)。這些設計,表明《異形》在當時已經風靡(fēng mǐ)了全世界??。

游戲魂斗羅里的異形
憑借(píng jiè)精良的畫質,高度的操作性和競技性(jìng jì xìng),2013年發(fā)行的游戲Dota2獲得了眾多“刀斯林(dāo sī lín)”(對Dota玩家的調侃,因為許多玩家視(shì)這款游戲為信仰)的青睞。在一百多個(yì bǎi duō gè)英雄中,禍亂之源(Bane)的英雄模型便(biàn)參考了Giger設計的異形形象。除了在(zài)外型上和異形極為相似外,這一(zhè yī)英雄身體四周黑霧彌漫,且對植被(zhí bèi)具有一定的腐蝕性。而在Giger筆下,異形(yì xíng)血??液的主要成分為強酸。這些千絲萬縷(qiān sī wàn lǚ)的聯(lián)系,足見二者之間淵源頗深。

《龍珠》漫畫(màn huà)中弗利薩的這個形態(tài)和異形(yì xíng)類似
除了魂斗羅、Dota2等游戲,在漫畫《七龍珠(qī lóng zhū)》里,我們也可以驚喜地發(fā)現異形(yì xíng)的身影?;卮鹈襟w為何決定在龍珠里(lóng zhū lǐ)引入科幻因素,例如那美克星人,賽亞人(sài yà rén)以及其他外星人時,鳥山明曾表示,他(tā)本人很喜歡科幻電影??,1979年《異形》是他(tā)的最愛??。在龍珠中引入外星人(wài xīng rén)的設定,也是為了拓展世界??范圍(fàn wéi)。
從游戲到漫畫,從西方到東方(dōng fāng),異形以其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了(le)世界??電影??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和(hé)文化現象。事實上還有很多作品從《異形(yì xíng)》身上汲取養(yǎng)分,影視資料庫中片名帶(dài)“異形”的就有十多頁,今天僅做(zuò)典型性介紹。隨著歲月流逝,它還將繼續(xù)(jì xù)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作者:孫國輝、丹尼炸彈(zhà dàn)
編輯: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