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霧風誌,歡迎關注)
金南佶、金英光 主演(zhǔ yǎn)的Netflix最新動作驚悚劇 《槍口彼端》 ,講述(jiǎng shù)當韓國不再是 “無槍械國” ,非法(fēi fǎ)槍械大量流入民間,不同處境下的(de)人們拿到槍后會如何抉擇的人性(rén xìng)故事。

這部劇題材設定如同一個 “社會(shè huì)實驗” ,用槍引出校園霸凌等諸多 韓國(hán guó)社會問題 ,單看是老生常談,但放在一個(yí gè)槍械流入的背景下,確實 讓本質(běn zhì)上同為“以暴制暴”的敘事出現(xiàn)了新(xīn)的爽點 。

從第一集的考試院男,因為(yīn wèi)受不了各種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忍無可忍最終(zuì zhōng)爆發(fā)、無差別屠殺考試院;為死去的兒子??(ér zi)討公道而進行一人示威的母親,最終(zuì zhōng)舉起槍來殺害了加害方公司的(de)上位者;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反轉成為(chéng wéi)校園槍擊案犯人,從教室到圖書??館一路(yī lù)殺瘋了······

以暴制暴的爽劇敘事一次次(yī cì cì)奏效 ,以致于諸多彈幕評論“霸凌者怎么沒(méi)死、怎么不快開槍”之類的言論,看得出(kàn dé chū)戲中角色到戲外觀眾都是真(zhēn) “殺瘋了” ,竟然因為奎鎮(zhèn)最后沒能(méi néng)殺了霸凌者而感到“不爽”?
試想如果(rú guǒ)他真的開槍殺了霸凌者,將面臨(miàn lín)法律實刑,等于毀了自己人生,而且(ér qiě)他還有一個愛??他的媽媽??······

正如(zhèng rú)文白所說。 劇中有苦衷的人們(rén men)開槍,同樣也會讓觀眾對這種(zhè zhǒng)憤懣產生共鳴,調動起觀眾們的情緒更加(gèng jiā)投入故事。 因此劇中拿起槍的人物(rén wù),除了電子腳銬男,其他幾乎都有(yǒu)正當合理、引人共情的苦衷, 這種敘事渲染了(le)一種情緒——當那些壞人被槍殺,真是(zhēn shì)大快人心。
前8集都是這樣,期間穿插一些(yī xiē)男主李道對槍的態(tài)度—— “槍既(jì)不是正義也不是力量,它只會讓(ràng)你走向毀滅” ,但略顯說服力不足。

人們(rén men)看到的就只有被欺壓的角色(jué sè)們拿起槍來的爽感 ,故事是(shì)這樣被引導的, 爽點是被預設(yù shè)好的 。如果按照導演說這部劇是(jù shì) 反暴力主題 ,那么在前8集故事(gù shì)中是沒有說服力的, 頗有拉偏架(piān jià)的意味 。
直到最后兩集,也是大家(dà jiā)公認不夠爽的部分,我才看到(kàn dào) 這部劇真正想討論的內容 —— 當(dāng)槍支泛濫,人們之間會充滿恐懼和(hé)不信任,只要有一聲槍響,不安的(de)人們就會自覺地互相無差別攻擊(gōng jī)。

這就是一個 “社會實驗” ,投入某個變量(biàn liàng)、觀察人類的行為。 拋開爽劇思維,把(bǎ)這部劇當做社會實驗來看到最后(zuì hòu)會更有趣!
哄搶免費槍支的情節(jié)(qíng jié),眾人的心態(tài)也很好理解,并非(bìng fēi)出自貪婪或暴力本性,而是 恐懼心(xīn)。 如果別人都有了槍、只有自己(zì jǐ)沒有,就沒法自我保護, 煙霧彈更是加強(jiā qiáng)了未知的、看不見的恐懼 ,第一聲槍響(qiāng xiǎng),人們互相都覺得是不是有人要攻擊(gōng jī)自己,而率先展開了攻擊。
這里的(de)第一槍,我傾向是文白開槍打了(le)自己。李道在看不見文白位置的(de)情況下不會輕易開槍。文白是這場(zhè chǎng)社會實驗的 “殉道者” ,反正也沒多久可活(kě huó)了, 不如“扣下扳機”、引爆這場人性戰(zhàn)爭(zhàn zhēng)。

煙霧繚繞中李道救下了人群中(zhōng)手足無措的小學生?????,就像當年所長救(jiù)下年幼的他;遭遇了職場霸凌(bà líng)的年輕女護士,是否大家都期待著(zhe)她開槍 “整頓職場” ?結果她看著李道(lǐ dào)救小學生?????的新聞畫面、放棄了攻擊(gōng jī),最后把槍上繳了。
人性之善的(de)力量只能靠這樣子在人與人(rén)之間傳遞,雖然微弱但至少還有希望(xī wàng),結局似乎要傳達這樣的意圖。

還有(hái yǒu)一段印象深刻,當所長女兒??遭遇全(quán)租房詐騙自殺,曾經勸李道放下槍(qiāng)的所長,也舉起了槍,把槍口(qiāng kǒu)對準了詐騙犯,這次換李道來阻止(zǔ zhǐ)所長。
絕望的所長這才感同身受,仇人就(jiù)在眼前、卻不能親手復仇的絕望(jué wàng),總是說著要用法律來制裁(zhì cái),但所長直到這時才真切地意識(yì shí)到, “法律離我們太遙遠了” 。

某種程度(mǒu zhǒng chéng dù)上算是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shàn)” 。對于文白的遭遇也是,年幼被(bèi)誘拐、賣到國外被挖器官,會(huì)變得如此扭曲也完全可以想象。
從(cóng)主角到槍擊案件相關的眾多角色(jué sè),這部劇可以說是 集合了各種(gè zhǒng)社會弊端、疑難雜癥的大亂燉,當然也(yě)是現(xiàn)實的濃縮版。 反應的很多(hěn duō)是 東亞環(huán)境下的共同問題 ,對于(duì yú)那些苦衷、人們多多少少都能有所共鳴(gòng míng)。

在韓國這種環(huán)境下,槍的出現(xiàn)(chū xiàn)無疑是毀滅性的。那些壓抑了很(hěn)久的、無法化解的社會矛盾激化到(dào)一定程度,一旦突然開了口子,必然(bì rán)是像劇中這樣,迎來大爆發(fā)。誰(shuí)能保證自己是某個人扳機下(xià)的幸存者呢? 如何解決社會的疑難雜癥(yí nán zá zhèng),仍然是丞待解決的問題,但槍必須(bì xū)從答案中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