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 ) 根據(jù)愛??奇藝高級副總裁(fù zǒng cái)楊海濤在第三屆網(wǎng)絡視聽藝術大會(dà huì)微短劇主題研討會上的現(xiàn)場演講(yǎn jiǎng)整理。
愛??奇藝把微短劇分為微劇和(hé)短劇兩個內容品類:微劇是豎屏(píng)的,單集時長 1-3 分鐘;短劇是橫屏的(de),單集時長 5-20 分鐘。我們的分類主要是(shì)基于這兩個品類是完全不同的(de)創(chuàng)作品類,而且在我們的日常工作(gōng zuò)管理和對行業(yè)合作伙伴的對接,都(dōu)是各自成一套系統(tǒng)的。
愛??奇藝是從(shì cóng)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力做微短劇,我們的(de)策略也在不斷地調整和優(yōu)化(yōu huà),最近我做了一些思考,我的(de)思考和結論是:微劇的創(chuàng)作要(yào)從底層邏輯上去進化。怎么說呢(ne)?微劇最大的特點就是供給量特別大(dà),整個行業(yè)去年的供給量可能超過 3 萬部(wàn bù),為什么供給量能夠做得這么大?因為(yīn wèi)它的底層邏輯是短視頻的(de)創(chuàng)作邏輯。
我們剛開始做微劇的(de)時候有很多合作方給我們提意見,說(shuō):“你們不行啊,你們還得審劇本(jù běn),還得走流程,我給其它平臺(píng tái)上午給劇本,下午簽合同。”我們當時很蒙(hěn méng),有這么先進的生產(chǎn)流程嗎?流程效率(xiào lǜ)這么高,我們得學習。跑了一段時間(yī duàn shí jiān),我們發(fā)現(xiàn)不太對,至少對愛??奇藝來說不太對(bù tài duì)。因為基于短視頻邏輯創(chuàng)作的微劇(wēi jù),最大問題就是同質化特別嚴重。
這種同質化(tóng zhì huà)內容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不重要(zhòng yào),也不受影響。大家可能都記得,短(duǎn)視頻平臺最開始出來的時候,全民(quán mín)都在看跳同一個舞,用戶上傳(shàng chuán)的都是同一個舞蹈的視頻,沒有(méi yǒu)人覺得重復,這是一種情緒上的(de)牽引,但是對于愛??奇藝來說不行。
我們的(de)用戶是標準的隱私用戶,他們用愛??奇藝(yòng ài qí yì)來看影視劇,短視頻邏輯創(chuàng)作的微劇(wēi jù)對于愛??奇藝的用戶來說,滿足不了他(tā)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de)底層的創(chuàng)作邏輯就要從短視頻(shì pín)的表達向微劇影視化表達轉變(zhuǎn biàn),這個底層邏輯也是以用戶為(wèi)中心的邏輯。
具體怎么做這個進化(jìn huà),我覺得是三個方面:
第一,用 IP 改編(gǎi biān)破除同質化問題。我們的中臺、劇本評估(píng gū)團隊每周大概要看超過 1000 個微短劇(duǎn jù)劇本,但我們實際上簽約的只有 20-30 個(gè)劇本,這個簽約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同質化特別(tè bié)嚴重,在這個情況下,用 IP 改編是(shì)最簡單、直接、高效的辦法。目前我們(wǒ men)已經(jīng)拿了近 3 萬部小說 IP,愛??奇藝 APP 有(yǒu)一個小說頻道,點進去后可以看到有(yǒu)一個微劇 IP 改編專區(qū),我們已經(jīng)把這(zhè) 3 萬部小說 IP 全部開放出來了,供大家(dà jiā)去挑選、去改編。
第二,從追求數(shù)量(shù liàng)到追求質量。我們最開始干微劇的(de)時候,內容數(shù)量內容庫很重要,我們(wǒ men)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全(quán)行業(yè)引進了超過 1.5 萬部微劇,有了(le)這個基礎的內容量之后,追求質量(zhì liàng)就是更重要的步驟了,也就是(jiù shì)抓頭部的內容,因為只有頭部的(de)內容才能帶來規(guī)?;挠脩艉鸵?guī)?;?guī mó huà)的收入。
第三,抓頭部內容也跟(gēn)第三點是息息相關的,就是經(jīng)典是永恒(yǒng héng)的。不管是四大名著還是影視劇里面的(de)經(jīng)典作品,都有很多用戶在不斷反復(fǎn fù)看。微劇什么時候能出不少經(jīng)典的(de)內容,微劇平臺就成了。
愛??奇藝最近(zuì jìn)有些微劇,就是基于我上面所說的(de)創(chuàng)作邏輯推出的。比如前不久播出的(de)《成何體統(tǒng)》,它是我們第一個用 IP 改編創(chuàng)作(chuàng zuò)的微劇,上線之后表現(xiàn)非常好,至少(zhì shǎo)從上線到昨日,每一天在愛??奇藝(ài qí yì)全站里,在所有品類里面,它的(de)拉新能排到前幾名。
其實,微劇的(de)發(fā)展趨勢跟當年網(wǎng)劇的發(fā)展趨勢是相似(xiāng sì)的,一旦頭部內容形成穩(wěn)定供給之后(zhī hòu),我們也會形成更加穩(wěn)定的內容(nèi róng)排播單,我們最近把我們暑期的(de)微劇排播單剛剛拉完了,基本上每周(měi zhōu)能供 2-3 部頭部的微劇,供用戶消費(xiāo fèi)。
再看一看短?。ㄖ笝M屏短劇)的進化,短劇(duǎn jù)有“不變”和“變”的底層邏輯,短劇(duǎn jù)跟誰在卷?所有播出的短劇(duǎn jù)是跟長劇卷,這里面有兩個(liǎng gè)“不變”:
1. 橫屏短劇跟長劇相比,它的(de)創(chuàng)作形式?jīng)]有變,不管是劇本結構(jié gòu)、拍攝手法,還是后期制作等等,基本沒變(biàn),都是長劇的方式。
2. 用戶的觀劇(guān jù)習慣沒有變,都是橫屏的,不管(bù guǎn)是在電視??上電腦上,還是在(zài)手機上都是橫著看。實際上(shí jì shàng)用戶并不關心這部劇的長度(cháng dù)(每集)是 40 分鐘,還是 10 分鐘,他(她)只(zhǐ)關注好不好看,短劇上線之后表現(xiàn)好不好(hǎo bù hǎo),就看你卷不卷得贏長劇(zhǎng jù)。
在這種情況下,短劇需要三個“變(biàn)”:
1. 制作精良。不管是前期策劃、演員的(de)選取、制作團隊的選取,包括后期,都(dōu)要更加精良。
2. 系列化。
3. 題材創(chuàng)新。
愛??奇藝的(de)短劇“求變”是通過兩個計劃來執(zhí)行(zhí xíng)的:
1. 年初已經(jīng)發(fā)布的精品短劇“百部(bǎi bù)計劃”。
在精品短劇“百部計劃”下面,我們(wǒ men)已經(jīng)推出了一些項目,《真相半白》《你(nǐ)的太陽》投入體量都是超千萬(qiān wàn)的制作;《大明懸案錄之鑒影篇》《原罪 2》這是(zhè shì)我們推出的 IP 系列劇,目前已完成了(le)拍攝;《煥顏》《追龍之四大探長》是在(zài)我們自制短劇里面的探索。
2. 重點要(yào)做的是短劇“大劇計劃”。這個計劃(jì huà)里的短劇項目在投入的量級(liàng jí)、參與的團隊、IP 以及演員的選取上(shàng)均會對標長劇,我們希望通過這個(zhè ge)計劃在兩年內實現(xiàn)短劇的破局(pò jú),已經(jīng)有多個項目開始拍攝或者完成(wán chéng)拍攝,力爭推出爆款頭部短劇。
《朱雀堂(táng)》是我們和騰訊視頻一起聯(lián)合播出(bō chū);《大王別慌張 2》繼續(xù)由金哲勇導演、土豆(tǔ dòu)和呂嚴主演,已經(jīng)殺青;《唐詭奇譚(tán)》《靈魂擺渡 · 十年》《煙雨神游記》是我們(wǒ men)和長信傳媒一起做的超級頭部(tóu bù)短??;《少爺和我 2》《長安短歌》等,這些(zhè xiē)都是改自同名的 IP,目前都在(zài)緊鑼密鼓籌備中。
總之,我們期待短劇這(zhè)兩年能出爆款。
zsh762079852(微信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