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鐵原阻擊戰(zhàn)和傅崇碧將軍非常熟悉(shú xī)。
鐵原北部是朝鮮為數不多的平坦地區(qū)(dì qū),非常適合美軍機械化部隊展開行動。在5月(yuè)27日,“聯合國軍”已開始全線反擊,并(bìng)占領了汶山、永平、華川、富坪里和麟(lín)蹄一帶,繼續(xù)向鐵原、金化和楊口(yáng kǒu)發(fā)起攻擊,同時將漣川與鐵原視為(shì wèi)主要進攻目標。如果右翼的美軍迅速(xùn sù)奪取了鐵原,則位于其南側的(de)志愿軍主力三個兵團以及朝鮮人民軍一個師將會(shī jiāng huì)被切斷退路,面臨被圍殲的風險(fēng xiǎn)。如此一來,整個朝鮮戰(zhàn)爭局勢將發(fā)生逆轉! 形勢(xíng shì)十分危急。5月28日17時,彭德懷下令正在(zhèng zài)鐵原附近準備休整的志愿軍第63軍(jūn),并指揮第65軍194師,迅速在漣川(lián chuān)與鐵原之間布置防御,以任何代價(dài jià)牢牢守住鐵原10至15天,以阻擋敵人(dí rén)的攻擊,為兵團主力和傷員的(de)轉移提供掩護。
第63軍原屬于華北軍區(qū),原身(yuán shēn)包括冀中游擊隊和白洋淀的雁翎隊等(děng)老牌??抗日隊伍。游擊戰(zhàn)、土攻和地道的(de)經驗豐富。入朝后劃歸志愿軍第19兵團,負責的(de)軍事領導為傅崇碧擔任軍長,龍道權擔任(dān rèn)政治委員。其下轄包括:第187師,由徐信(xú xìn)出任代師長、張邁君為政治委員;第188師(shī),張英輝為師長、李真擔任政治委員;以及第(dì)189師,由許誠領導、蔡長元作為政治委員(zhèng zhì wěi yuán)。此外,還配有由趙文進領導的194師(shī)。 63軍在朝鮮作戰(zhàn)已有兩個多月,部隊的(de)減員情況相當嚴重,加上配屬兵力總共僅(jǐn)有2.4萬余人,以及只有240多門重型火炮(huǒ pào)。相比之下,美軍擁有騎1師、第25師等(děng)四個整編師,共計4.7萬兵力,火炮超過1300門(mén),坦克數量也超過400輛,還有強大的(de)空中支援。在如此懸殊的兵力與(yǔ)火力對比下,要讓63軍守住寬(kuān)25公里、縱深20公里的防線實屬困難。
從(cóng)長津湖開始就有若干發(fā)生在不同(bù tóng)部隊的場景被壓縮在同一個連隊(lián duì),為了讓觀眾感受到一套主角多個(duō gè)故事。
這場電影??看完后,往往跟熟悉(shú xī)中的鐵原阻擊戰(zhàn)那么的不同。說(shuō)說幾點感受和對應的過程吧(ba):
1、關于橄欖球打法
橄欖球打法(dǎ fǎ)是美國特別推崇的齊頭并進,參加鐵原(tiě yuán)阻擊戰(zhàn)的范弗利特以前是橄欖球(gǎn lǎn qiú)運動員,李奇微也是個橄欖球教員。包括(bāo kuò)鐵在燒紀錄片里橄欖球的場景也(yě)出現了很多次。這個是美國人(rén)根深蒂固的運動。有些人覺得橄欖球賽是(shì)多余的,但電影??中出現那一段(yī duàn)并不違和。
2、關于圍殲比利時營(yíng)
圍殲比利時營是的確存在的,187師562團(tuán)1營、率先擊破臨津江北岸的偵察隊,臨津江(lín jīn jiāng)戰(zhàn)役打響后,瞬間就控制了比利時(bǐ lì shí)諾森伯蘭營關重要的坦克浮橋,大門關上(guān shàng)后、圍殲比利時營的戰(zhàn)斗正式打響(dǎ xiǎng)。但實際上,這個戰(zhàn)役是整個戰(zhàn)役的(de)序幕,后面第187師第560團雪馬里全殲(quán jiān)號稱英軍王牌??部隊格勞斯特營及配屬(pèi shǔ)分隊,繳獲坦克18輛、汽車??48臺,也非常(fēi cháng)精彩,但是被導演跳過了。
3、關于釘子戰(zhàn)法
189師是釘子戰(zhàn)法的(de)核心,影片中也用熄燈號委婉的(de)表示了。但是表現的依然不夠。189師(shī)只有9000余人,難以承受幾萬美軍的全力進攻(jìn gōng),師長蔡長元急中生智想出一招“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n huā)”,把全師人員分為200多塊陣地,分散防守(fáng shǒu)各處,成為了美軍眼里二百多個扎眼的(de)“釘子”。這種戰(zhàn)法對阻塞敵人進攻是(shì)起了很大作用的,但也讓(ràng)189師200多個陣地都變成了孤軍,后勤(hòu qín)補給根本就到不了這些分散的(de)陣地上,這完全是一種以命換(huàn)時間的打法,189師上下的每一位(yī wèi)官兵上了陣地后都沒再(zài)想過能活著回來,是真正的(de)“置之死地而后生”。
美軍只得接受189師跟他用命(yòng mìng)拖時間的打法,一個個地去對付189師的(de)小陣地,美軍集中兵力火力,平均每30分鐘(fēn zhōng)就全滅一個小陣地。 傅崇碧多次詢問(xún wèn)蔡長元戰(zhàn)況,師長蔡長元只是回答(huí dá):“你們只需盡快構筑二級陣地?!?掛(guà)下電話后,傅崇碧雙眼流淚,心里知道(zhī dào)蔡長元還有一句話憋著沒說:“不要(bú yào)讓我們189師白白犧牲?!?
當189師回到(huí dào)大后方,傅崇碧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zhè ge)“師”級部隊,除了送到醫(yī)院的傷員(shāng yuán)外,原先9000多人的部隊居然只剩下(shèng xià)700多人的即戰(zhàn)力,蔡長元一個師長(shī zhǎng)直接成了一個不滿編的團長(tuán zhǎng)。
4、關于阻擊小隊跳崖(tiào yá)
李默尹跳崖也是有對應故事(gù shì)。堅守在207高地的第188師563團1連(lián)2排,僅剩下8名戰(zhàn)士。此時,他們的(de)彈藥??所剩無幾,與上級和鄰近隊伍的(de)聯系已然中斷,四面受困。當子彈耗盡后(hòu),他們便用刺刀、槍托和石頭與敵人(dí rén)展開殊死搏斗,再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jìn gōng)。
6月6日,188師563團1連2排的8名(míng)戰(zhàn)士在陷入四面包圍的情況下(xià),副排長李炳輝帶著士兵們高呼(gāo hū):“勝利屬于我們,祖國人民萬歲!”接著一起(yì qǐ)跳崖,5人當場摔亡,3人摔傷腿,后(hòu)僥幸費力爬回到部隊里。
5、關于“我們(wǒ men)回不去了”
李想的一營對應的是(shì)內外加的第188師564團5連,堅守(jiān shǒu)的是279高地,易攻難守。從清晨持續(xù)(chí xù)到下午,敵方的“機甲部隊”始終未能(wèi néng)前進一步。我方工事損毀殆盡,彈藥??和(hé)手榴彈也已耗盡。官兵們通過從敵人(dí rén)尸體上收集獲得的彈藥??,再次擊退(jī tuì)了敵軍的一次攻勢。而五連也(yě)是被水庫的洪水孤立成為死地(sǐ dì)。中間有個美化的就是,當初韓國的(de)水庫都是手動放水,沒有電動之(zhī)說。而最終水庫也是被5連(lián)炸掉的,不是手動放水。
5連戰(zhàn)士們(men)早年是冀中平原抗日游擊隊出身,見到美軍(měi jūn)要來山里跟他們打游擊戰(zhàn),雖然(suī rán)知道自己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卻(què)還是高興他們最后能讓美軍吃點(chī diǎn)苦頭。 他們雙手挖戰(zhàn)壕,四處游擊,沒有(méi yǒu)彈藥??就從打死的美軍士兵身上(shēn shàng)拿,幾十人竟也在一時間內給(gěi)美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下午2時(shí),在一次攻擊間隙中,5連連長撥打(bō dǎ)電話向團長報告。這通通話成為了(le)5連官兵在內外加小孤山上的最后(zuì hòu)聲音。在此之后,第5連與團指揮所完全(wán quán)失去了聯絡……
6、關于一防和二防
63軍(jūn)并不是反復爭奪一防,其防線一退(yī tuì)再退(伴隨著一個個釘子和熄燈號(xī dēng hào))第十三天時已經逼近鐵原正面最后一道(yī dào)防線。傅崇碧將軍也并不是安然無事的(de)在鐵原指揮戰(zhàn)斗,美軍的轟炸把(bǎ)鐵原變成了廢墟。同時美第三師從(shī cóng)東面的包抄幾乎就要合圍鐵原,63軍(jūn)一度被逼到了絕望,就在(zài)這時接到了40軍換防的通知,前往(qián wǎng)伊川地區(qū)休整。63軍全面后撤讓出最后(zuì hòu)一道陣地。
7、關于夜襲美軍陣地
沒錯就是(jiù shì)唱歌的那場戰(zhàn)斗,實際上對應的就是(jiù shì)徐信的夜襲。 此外包括影片結尾的(de)炮擊美軍,看起來是個結局,很多人(rén)感覺是志愿缺衣少食下的美化。實際上(shí jì shàng)該場景也是史實,但實際上是(shì)把一個故事才成了兩個場景(chǎng jǐng)來拍。 但是,這么重要的戰(zhàn)斗,至少(zhì shǎo)要給徐信師長一個出鏡才對(duì)。具體情況如下:
6月9日,徐信師長的手里(shǒu lǐ),實際能夠使用的兵力只有一個團。 但(dàn)更重要的是,無論蔡長元還是(hái shì)張英輝,他們在前面的防御中,已經(yǐ jīng)把阻擊戰(zhàn)的招數施展到了極限(jí xiàn),蔡長元的機動防御最大地削弱(xuē ruò)了美軍進攻的勢頭,張英輝的藏(cáng)兵于九地之下讓美軍步步難行(xíng)。但是打到這個時候, 志愿軍在鐵原(tiě yuán)前方的防御空間已經基本被用光(yòng guāng) ,而且美軍經過十幾天的鏖戰(zhàn),也逐漸(zhú jiàn)掌握了志愿軍的作戰(zhàn)規(guī)律,鐵原前方(qián fāng)并非高山峻嶺,在丘陵地帶以飽和的火力(huǒ lì)強壓下來,187師不可能僅僅依靠意志(yì zhì)就守住陣地!
就在這萬般危難(wēi nàn)之時,徐信師長十分平靜地拿出(ná chū)了自己的方案:“ 守不住,就不守(bù shǒu)好了,只要不讓美國人進攻就(jiù)可以完成志司的任務嘛 。”
徐信的(de)辦法就是兩個字: 反攻 !
63軍還有一個(yí gè)炮團還有一個火箭炮營沒有用,一(yī)是因為彈藥??不夠,二是因為沒有防空力量(lì liàng),怕遭到美軍空軍的打擊,所以一直(yì zhí)都沒敢用,美軍也以為63軍沒有(méi yǒu)炮兵,沒有做出防炮擊的準備。187師師長(shī shī zhǎng)徐信找到軍長傅崇碧,說要對美軍(měi jūn)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反擊,讓炮兵提供掩護(yǎn hù)。傅崇碧聽后決定賭上一把,把所有火炮(huǒ pào)都交給了徐信。
徐信的看法是(shì), 美軍的防守固然堅固,但是如同曹操(cáo cāo)鐵索連舟 ,看似安穩(wěn),但也把自己(zì jǐ)栓死了,槍是夠不著它,也打(dǎ)不動,可要是炮來打呢?那它(tā)周圍的開闊地就不夠了,我們打(dǎ)它,它不跑就是靶子,要跑(pǎo),周圍那么密集的車輛人員,還不(bù)知道要壓死多少自己人呢。既然如此(jì rán rú cǐ), 與其在陣地上等他來攻(gōng),不如我們先去給他來個火燒(huǒ shāo)連營算了。
我們的炮兵原來不好打(dǎ)它,是運動不上去,現在鐵原都(dōu)打到了自家門口。 我們把前線(qián xiàn)的迫擊炮集中起來,加上軍部的火箭炮(huǒ jiàn pào),拉上去就能進入射程,不設炮兵指揮所(zhǐ huī suǒ)了,也不要瞄準了,那樣大的(de)目標,打著什么算什么,給他來(lái)個一錘子買賣好不好? 等把它打毛(máo)了打亂了,步兵上去,這么大的(de)動靜,不信美國人一兩天能緩過來(guò lái)!
這個時候63軍還是有炮兵的,但是(dàn shì)志愿軍的大口徑火炮陣地一貫是(shì)美軍空中攻擊的首要目標。所以,鐵原(tiě yuán)之戰(zhàn)大部分時間,炮兵部隊一直沒有痛痛快快打過(dǎ guò)一仗,始終在和美軍捉迷藏。志愿軍的(de)火炮陣地已沉寂多日,大部分重型火炮(huǒ pào)已經隨主力部隊后撤。只有 大口徑迫擊炮(pǎi jī pào)還留在陣地上,火箭炮營 還沒有(méi yǒu)撤走。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yǐ jīng)容不下任何猶豫了!
對徐信這個建議(jiàn yì),傅崇碧一拳砸在桌子上,把軍(jūn)直屬的火箭炮營交給了徐信,187師(shī)反攻的方案就此制定!徐信的反擊(fǎn jī), 在6月10日夜間打響,出擊的炮兵部隊(pào bīng bù duì)一線配置追擊炮,二線配備“卡秋莎”火箭炮(huǒ jiàn pào),在步兵掩護下悄無聲息地進入美軍(měi jūn)對面的陣地。
因為志愿軍部隊已經很久沒(hěn jiǔ méi)有進行過成建制的炮火反擊了(le),美軍以為我志愿軍部隊已經沒有了(le)炮兵,因此只對步兵襲擊做了(le)防范。
凌晨2:00,由1門120毫米迫擊炮發(fā)射黃磷(huáng lín)燃燒彈指向,63軍炮兵各自為戰(zhàn),在最短時間(duǎn shí jiān)內把炮彈打光,當面美軍上百輛(bǎi liàng)坦克圍成的營地頓成一片火海。 混亂(hùn luàn)中美軍并非不想還擊,但僅僅打(dǎ)了幾炮就發(fā)現。中國軍隊的炮兵陣地(pào bīng zhèn dì)無從分辨。猝不及防中, 美軍的儲備彈藥??(dàn yào)被志愿軍發(fā)射的火箭彈點燃, 劇烈的(de)殉爆造成了比志愿軍炮擊更壯觀(zhuàng guān)的爆發(fā)。
“ 我們的炮不是在一個(yí gè)陣地上,從前線十幾個點一起朝(cháo)美國人的頭上打。美國人陣地(zhèn dì)上,那不是一般的爆炸,是整個(zhěng gè)一片在燃燒,坦克啦,炮啦,遠處(yuǎn chù)也看不清楚,可那個火和平時不(bù)一樣,那是一種紅的,黃的(de),白的摻雜的火,是鐵在(zài)燒! ”
“戰(zhàn)士們一片呼喝,都在齊聲(qí shēng)吶喊者: 炮兵!炮兵! ……”
炮擊之后,187師的(de)突擊隊乘著美軍混亂之際,對美軍營地(yíng dì)發(fā)動突襲,這一次,突擊隊員直把手榴彈(shǒu liú dàn)丟進殘存的美軍營帳之中,美軍大營(dà yíng)都成了一片火海!187師頂住了(le),傅崇碧松了一口氣,李奇微嘆了一口氣(yì kǒu qì)……
徐信迅速命令剩下的全部官兵對(duì)美軍發(fā)動進攻,美軍不知道狀況,很多(hěn duō)士兵連衣服都沒穿就慌忙(huāng máng)逃竄,一夜后退了幾十里路才停下(tíng xià)。 經這次打擊,該敵連續(xù)3天未能(wèi néng)出動。
尾聲
6月11日,當美軍正式(zhèng shì)攻破鐵原。次日,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dōu)是美軍拿下了鐵三角。但當想進一步(jìn yí bù)向北推進時,愕然發(fā)現鐵原城的物資(wù zī)人員已經全部撤離,北部又構筑成功(chéng gōng)了一道穩(wěn)固的新防線,李奇微收到(shōu dào)戰(zhàn)報氣的暴怒,知道自己的計劃(jì huà)落空了。
拿下鐵原的損失讓美軍(měi jūn)開始重新審視這場戰(zhàn)爭付出的代價(dài jià),從而為停戰(zhàn)談判打下了堅實基礎。鐵原(tiě yuán)阻擊戰(zhàn)的成功,為志愿軍主力爭取了(le)在“三八線”附近重建防線的時間,粉碎(fěn suì)了美國試圖在朝鮮中部實施東西(dōng xī)海岸登陸的計劃。從取得的勝利(shèng lì)和實現的戰(zhàn)略目標來看,鐵原阻擊戰(zhàn)是(shì)迫使美方高層啟動停戰(zhàn)談判的重要(zhòng yào)轉折點,也是決定志愿軍命運的一場(yī cháng)關鍵戰(zhàn)役。
傅崇碧將軍在回憶錄中提到(tí dào):“我們在漣川和鐵原地區(qū)進行的(de)防御戰(zhàn),是我軍繼第五次戰(zhàn)役前兩個(liǎng gè)階段消滅6410名敵人的勝利后,又(yòu)一次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這場作戰(zhàn)(zuò zhàn)是63軍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最為(zuì wèi)激烈和殘酷的一次,許多連隊奮斗(fèn dòu)到最后,只剩下十幾人,但最終都(dōu)圓滿完成了使命?!?戰(zhàn)后,彭德懷特意前往第(dì)63軍探望指戰(zhàn)員,他激動地說道:“同志(tóng zhì)們!你們的表現非常出色!在鐵原(tiě yuán),你們63軍堅守了13天,為東線部隊(bù duì)的撤退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地(dì)打擊了敵人的氣焰。你們是真正(zhēn zhèng)的鐵軍,我會向毛主席報告你們英勇(yīng yǒng)卓越的事跡。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rén mín)都為有你們這樣的英雄部隊(bù duì)而感到自豪……”聽完彭德懷的話,所有(suǒ yǒu)指戰(zhàn)員倍感振奮,高呼“祖國萬歲!”“一切為了(wèi le)祖國!”
感謝這部影片讓我們重溫七十多年(qī shí duō nián)前的鐵原戰(zhàn)場,回顧這場生死存亡之戰(zhàn)(zhī zhàn)中那些可敬的人們。他們那句堅定(jiān dìng)的誓言“我們的每一道防線和(hé)每一處陣地,都是用鮮血??守護!”深深(shēn shēn)打動并激勵著所有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