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唯唯
全文約(yuē) 3500 字 閱讀需要 9 分鐘
在觀看完《超人(chāo rén)》[ Superman , 2025]之后,我想每個尚未走出電影??院的(de)觀眾,都能夠明顯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jié lùn):這又是一部詹姆斯·古恩式的電影??(diàn yǐng)。這正如同十二年前,你剛走出放映(fàng yìng)《超人:鋼鐵之軀》[ Man of Steel , 2013]的影廳時向身旁(shēn páng)的朋友嘀咕的一句隨意的話:這(zhè)又是一部扎克·施耐德式的電影??(diàn yǐng)。當然,本文無意對這兩版風格迥異(jiǒng yì),甚至完全身處于不同“電影??宇宙”的(de)超人電影??作出任何對比判斷,只是欲(yù)借此開頭,闡釋一個我需要公開擺明(bǎi míng)的立場:作者,之于一部超級英雄(yīng xióng)電影??而言,它永遠是一道迷人的(de)危險。

派蒂·杰金斯?我已經(jīng)忘記她曾經(jīng)(céng jīng)拍攝了兩部《神奇女俠》[ Wonder Woman , 2017];喬·羅素和(hé)安東尼·羅素?我想比起他們二位的(de)名字,《復(fù)仇者聯(lián)盟3》和《復(fù)仇者聯(lián)盟4》開頭的(de)“漫威十周年”才是那兩部電影??真正(zhēn zhèng)的作者;而溫子仁與趙婷,除了將(jiāng)Jump Scare和逆光大遠景作為一種裝飾主義(zhǔ yì)堂而皇之地植入《海王》[ Aquaman , 2018]和《永恒族》[ Eternals , 2021]以外(yǐ wài),我不認為他們在超級英雄電影??(diàn yǐng)這一類型上還能有何建樹??……似乎(sì hū),詹姆斯·古恩和扎克·施耐德(當然不能忘記(wàng jì)蒂姆·波頓以及克里斯托弗·諾蘭二人)是當今(dāng jīn)拍攝過超級英雄電影??的、少數(shù)幾位貫徹(guàn chè)了自己導(dǎo)演風格并往往陶醉于(yú)此的作者。也因此,作為一個攜帶(xié dài)著令人著迷的危險事物(古恩的(de)作者身份)的電影??,《超人》幾乎涵蓋了(le)古恩以往電影??的一切缺點與尷尬(gān gà)。當然,你也可以稱其為某種“特色”。
這(zhè)同時意味著,《超人》中(必須)存在:一段有著(yǒu zhe)酷炫打戲的長鏡頭(《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新(xīn)自殺小隊》[ The Suicide Squad , 2021]);大量的配角與他們組成(zǔ chéng)的團體(正義幫);角落里突然插科打諢,但(dàn)其實沒什么幽默感的小人物(萊克斯·盧瑟指揮部(zhǐ huī bù)里的那幾名工作人員);一些幼稚到(dào)令人沉默和尷尬的政治反思(《超人(chāo rén)》對地緣政治的理解以及《新自殺(zì shā)小隊》結(jié)尾那位外太空海星的自白);對(duì)小動物的偏愛??……但上述這些,也許(yě xǔ)都僅能被視為某種創(chuàng)作者“習慣(xí guàn)”或?qū)а萏厣?。因為它們總是能?bèi)過于簡單地復(fù)制下來,就好像,當(dāng)你學會了使用Jump Scare和大遠景逆光(nì guāng)之后,你也可以去拍攝下一部(yī bù)《海王》和《永恒族》。

然而,正如我此前(cǐ qián)所描述的形容——作為“一道迷人的(de)危險”,詹姆斯·古恩在每一次拍攝超級(chāo jí)英雄題材的電影??時,他都離不開(lí bù kāi)這兩個令他毀譽參半的事物:卡通(kǎ tōng)的視野,以及“遲來”的人物。這(zhè)二者,皆曾出現(xiàn)在古恩以往的(de)作品內(nèi),但之于他的新作《超人(chāo rén)》而言,它們分別以最糟糕同時卻(què)最值得褒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了(le)觀眾的面前。換言之,作為一部新的(de)、“詹姆斯·古恩式”的電影??,《超人》帶給了我們(wǒ men)一次極其割裂的觀看體驗:它既(jì)是一部糟糕到無可救藥??的文本錯亂(cuò luàn)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以低姿態(tài)(dī zī tài)擁抱天真與懵懂,在場面調(diào)度層面(céng miàn)高速、愉悅地“滑行”的電影??——而這(zhè)幾乎就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本來的(de)面目:一次冒險,僅此而已。

卡通的視野
一名(yī míng)角色,他有著在身體層面普通人難以逾越(nán yǐ yú yuè)的“特權(quán)”,這幾乎只有電影??才能夠(néng gòu)更好地描述它,描述那種在物質(zhì)(wù zhì)世界??中完全錯位的“不可能”與(yǔ)震悚。為了應(yīng)對這樣的存在,扎克(zhā kè)·施耐德選擇令那些角色成為身負彌賽亞(mí sài yà)使命的神明;沙馬蘭則選擇相信(xiāng xìn)這些能力同時存在黑暗以及來自生活(shēng huó)本真的溫存,仿佛那是理所應(yīng)當?shù)?de)(《分裂》[ Split , 2016]、《陷阱》[ Trap , 2024]);而庵野秀明更加激進,抽象地(chōu xiàng dì)描繪了那些僅存在于無數(shù)姿態(tài)(zī tài)流動的世界??(《新·假面騎士》[ シン?仮面(miàn)ライダー , 2023])……


但古恩與他們都不同(bù tóng),他描述了一種可能的限度與(yǔ)力度,一是令那些馳騁于空中的(de)角色不至于是太多的“例外”,避免(bì miǎn)對物質(zhì)世界??產(chǎn)生過大的驚奇(古恩版(gǔ ēn bǎn)的超人較之于施耐德版和里夫版(bǎn),超能力的強度明顯收斂得多);二是(èr shì)使得角色總是能以過近的距離去(qù)親近蕓蕓眾生。相比于施耐德的電影??,我們(wǒ men)極少能夠在那些毀天滅地的打(dǎ)戲里看到普通人站在攝影機的近前(jìn qián),古恩反而愿意去拍攝偶然經(jīng)過的(de)一只松鼠或是女孩??懷里的烏龜??。當(dāng)超人在一棟正在倒塌的大廈下(xià)拯救一位橋上的女子時,古恩拍攝(pāi shè)了一個那位角色回頭矚目超人的(de)鏡頭,說實話,無論如何辯解,這個鏡頭遠比施耐德(shī nài dé)攝影機下眾人撫摸由火場里剛(gāng)救世出來的超人(《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正義(zhèng yì)黎明》[ 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 2016])還要打動我們。那是一次視野(shì yě)的親近,一種質(zhì)樸的力量。有時候,拍攝(pāi shè)一個回眸的鏡頭總是過于簡單,但(dàn)那就是一次視角的認定,是一種(yī zhǒng)心情對另一種心情的肯定和(hé)祝福。古恩的《超人》展現(xiàn)的不是過于(guò yú)現(xiàn)實(即便那也僅是對現(xiàn)實(xiàn shí)的擬像)的視野,而是猶如觀看(guān kàn)一部卡通一般的生動和活潑。

古恩(gǔ ēn)談及過,在拍攝《超人》之前,他曾(céng)參考了格蘭特·莫里森的名作《全明星超人(chāo rén)》[ All-Star Superman ],而這部《超人》電影??也正如同《全明星(quán míng xīng)超人》那般,將超人塑造為了一位永懷(yǒng huái)熱忱之心,像晨起的、離我們并不(bù)遙遠的太陽那般照耀人們的角色(jué sè)。這不僅體現(xiàn)在兩個文本之間的(de)參考意義上,在電影??內(nèi),古恩大量(dà liàng)使用廣角鏡頭(尤其是在超人飛行時(shí))——這一點上,古恩談到過他借鑒(jiè jiàn)了《壯志凌云2》[ Top Gun: Maverick , 2022]的拍攝方案——甩動鏡頭,略(lüè)快的剪輯節(jié)奏,時常過曝的(de)背景,有些失真的調(diào)色方案,在一些(yī xiē)動作場面中,攝影機往往大范圍地(dì)環(huán)繞拍攝人物,以此呈現(xiàn)兩類可見的(de)動線與較為有力的速度,這些都(dōu)令《超人》越發(fā)逃離現(xiàn)實的贅述,而(ér)走向一類卡通的語法:對描述影像(yǐng xiàng)運動“速度”的盲目癡迷。似乎,無論是在(zài)敘事層面亦或是場面調(diào)度層面,古恩(gǔ ēn)的《超人》都在著迷追求一種過快(guò kuài)但均勻的速度,猶如我們在《兔八哥(tù bā gē)》以及《大力水手》等卡通的那些“小(xiǎo)故事”里看到的那樣,影像——不僅是(shì)人物的動作與姿態(tài)——還應(yīng)當包括(bāo kuò)視覺上的色彩、調(diào)度,畫筆在紙張(zhǐ zhāng)上對動線的臨摹,都呈現(xiàn)一種滑稽(huá jī)且一以貫之的“速度”。也因此,評價這一版(zhè yī bǎn)《超人》猶如一卷漫畫僅是對其(qí)表層視覺風格的粗略考量,比起溯源(sù yuán)其文本意義,回歸到對紙張的(de)寬泛理解(不要忘記《超人》始終是一部(yī bù)漫改電影??),《超人》更應(yīng)當被評論為(wèi)一檔有些“輕浮”的卡通節(jié)目。但“輕浮(qīng fú)”從來也不見得曾是什么重要的(de)缺憾,就像我此前在文章里(lǐ)提到的動作,“滑行”,意味著這部電影??只是(zhǐ shì)單純地拒絕駛過那些令人忐忑的(de)低洼,它在我們的心里輕輕撫過(fǔ guò),不奢求給予現(xiàn)實多少力量,也不(bù)貪戀自己能帶走什么。


此外,我對此(duì cǐ)可能還需批評的一點是,在(zài)觀看《超人》的過程中,我曾在(zài)數(shù)個鏡頭中想起了韋斯·安德森。但(dàn)很可惜,韋斯·安德森電影??的可愛??和(hé)豐富,始終源自他在攝影機位置、人物(rén wù)調(diào)度以及場景方面的高度和諧和(hé)強烈的精神統(tǒng)一,安德森一直是一位(yī wèi)我們身邊可靠的場景建筑高手,他(tā)明白人物此刻所在的空間會適時(shì shí)提供他們?yōu)楹伪仨毚嬖谟诖说?de)理由。然而古恩明顯沒有這樣的能力(néng lì),他盡力了,或許他本就太過愚鈍(yú dùn)。他總是在想,當露易絲看到超人(chāo rén)小時候的臥室里貼滿了各種各樣(gè zhǒng gè yàng)的朋克流行樂隊海報時,也許觀眾(guān zhòng)會更加理解甚至同情這位來自堪薩斯州(kān sà sī zhōu)的農(nóng)場男孩??的成長和遭遇,殊不知(shū bù zhī),其實我的房間和克拉克的房間(fáng jiān)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我的房間(fáng jiān)的墻壁上不再是“無敵蟹棒(bàng)”,而是泰勒·斯威夫特和坎耶·韋斯特。《超人(chāo rén)》的每一個場景都與人物的(de)心情沒有關(guān)系。這不單是置景工作本身(běn shēn)放棄了生動的原因,我們還應(yīng)當(yīng dāng)注意到,《超人》的場景與人物之間(zhī jiān)并不存在某種有機的或偶然(ǒu rán)的配合。

“遲來”的人物
我想(xiǎng),任何一名走進電影??院觀看《超人》的觀眾(guān zhòng),都難免懷疑這樣的一個有關(guān)“觀看(guān kàn)”的事實:太多的性格,性格擠滿了(le)整塊大銀幕。造成這樣的觀看很大(hěn dà)程度來源于,古恩對拍攝人物臉部特寫鏡頭的(de)青睞。我們看到了:憨直的克拉克·肯特(kěn tè)的面孔,似乎患上了某些NPD癥狀的(de)萊克斯·盧瑟的面孔,職場精英般果斷(guǒ duàn)、率直的露易絲·萊恩的面孔,冷酷但傲(dàn ào)嬌的卓越先生的面孔……在這部(zhè bù)電影??里,性格(某種程度上,我更愿意(yuàn yì)將其表明為“人設(shè)”)充斥著這個(zhè ge)故事。
這在古恩以往的作品內(nèi)(nèi)屢見不鮮,實際上,這也是他所慣用(guàn yòng)的手段。因此,他總是狡辯自己偏愛??(piān ài)拍攝某類人群的群戲,但事實就是(jiù shì),比起拍攝一個較為復(fù)雜的人物,他(tā)更在意的便是如何將各種各樣紛雜(fēn zá)的性格鋪滿整個故事。這一點,在(zài)《超人》這部“單人電影??”內(nèi)表現(xiàn)得尤其(yóu qí)明顯。

觀眾會問,人物呢?不,人物(rén wù)一直都存在,只不過他們或許在這部(zhè bù)電影??內(nèi)“遲來”了片刻。
這是一個(yí gè)非常矛盾的觀點。一方面,古恩當然放棄(fàng qì)了去撰寫復(fù)雜的人物以及其(qí)背后更加復(fù)雜的故事,從而用一些(yī xiē)簡單的話語、單調(diào)的人設(shè)去勾勒(gōu lè)人物今后的遭遇;但另一方面,這樣的(de)策略同時也令電影??整體的速率(sù lǜ)不由得加快了起來,使得其不由分說地(dì),找準了一個類型電影??的語調(diào)。假借(jiǎ jiè)此前的比喻,充斥性格與有著純粹(chún cuì)正邪立場的滑稽人物佐證了我們(wǒ men)對其評價為一部“卡通”的觀感(guān gǎn),然而,《超人》即是一部如此簡單且(qiě)純粹的電影??,它的目的甚至不(bù)在于,設(shè)想教育我們一個粗淺的道理(dào lǐ),而是渴望成為一道晨起的陽光一般(yì bān)灼熱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的希望(xī wàng)。
打造一位新的超人對我們來說(lái shuō)總是過于艱難了。你如何思考這樣(zhè yàng)的存在?一個突兀的,完全能夠引起(yǐn qǐ)現(xiàn)實世界??當中的人們思考自己境況(jìng kuàng)和窘迫的事物。古恩不再思考人物(rén wù),或許說,干脆令其“遲來”一會兒就(jiù)好。比起這個,似乎將這個正逐步(zhú bù)黯淡的消極的世界??打造成一個(yí gè)諸如卡通般假想的現(xiàn)實,則是(shì)這部新《超人》唯一的任務(wù)。

最后,我們(wǒ men)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粗暴的結(jié)論(jié lùn),那是由數(shù)個構(gòu)成我們目睹的(de)凌亂風景組成的:《超人》是一部(并(bìng)不徹底)愚蠢的電影??。它并不(bù)充分,總是顯得過于滑稽,慵懶地構(gòu)建(gòu jiàn)并草??率處理了它自己的世界??(shì jiè)和人物。但與此同時,它又在盡力(jìn lì)鼓舞我們,揮舞著它笨拙的雙臂(shuāng bì),高呼吶喊一些光亮的語句,在一個(yí gè)良好的類型框架內(nèi)以恰當?shù)乃俾?sù lǜ)進行下去。
這是一部矛盾的電影??,一則(yī zé)令我們喜憂參半的故事,一些僅存在(cún zài)于“那個現(xiàn)實”之中的人物,以及一位(yī wèi)“迷人”的危險的作者:詹姆斯·古恩。除此之外(chú cǐ zhī wài),這部電影??匆匆路過,再也不設(shè)法保留(bǎo liú)什么。

全文完
評分表

近期(jìn qī)活動推文

往期推薦

長評|同一片(yī piàn)屋檐下:洪常秀筆記XXXIII

2025戛納評論|《麥哲倫》筆記:菲律賓(fēi lǜ bīn)的回聲

THE DISSIDENTS
異見者可以是一個電影??(diàn yǐng)自媒體、一個字幕翻譯組、一本電子刊物(diàn zi kān wù)、一個影迷小社群,但最重要的(de)是,這是一個通過寫作、翻譯、電影??創(chuàng)作(chuàng zuò)和其它方式持續(xù)輸出鮮明的觀點(guān diǎn)和立場的迷影組織。異見者否定(fǒu dìng)既成的榜單、獎項、導(dǎo)演萬神殿和(hé)對電影??史的學術(shù)共識的權(quán)威性,堅持(jiān chí)電影??的價值需要在個體的不斷(bù duàn)重估中體現(xiàn)。異見者拒絕全面、客觀(kè guān)、折中的觀點,選擇用激烈的辯護(biàn hù)和反對來打開討論的空間。異見(yì jiàn)者珍視真誠的冒犯甚于虛假(xū jiǎ)的禮貌,看重批判的責任甚于(yú)贊美的權(quán)利。異見者不承認觀看(guān kàn)者和創(chuàng)作者、普通人和專業(yè)人士之間的(de)等級制;沒有別人可以替我們決定電影??(diàn yǐng)是什么,我們的電影??觀只能由(yóu)自己定義。
微信公眾號 & 微博:異見者(zhě)TheDissi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