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賈冰主演的新電影??(diàn yǐng)《奇遇》,綜合感受非常非常一般,一般到(dào)有點硬編的那個水平,也一般到(dào)有著很強的松散拉胯滋味。
這部電影??(diàn yǐng)的笑點是零散和抖機靈(jī líng)的,節(jié)奏是有點拖沓的,同時劇情(jù qíng)開展也是平淡和俗套到完全(wán quán)對不起主人公的穿越機遇的。還有還有(hái yǒu),電影??那關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內(nèi)核(nèi hé)也是塑造得寡淡無味的...
總的來說(zǒng de lái shuō),這就屬于一部只值得在茶余飯后(chá yú fàn hòu)用來樂呵一下子的電影??,是完全(wán quán)不值得專門跑去電影??院觀看的(de)。

具體來說,這部電影??安排了一場橫跨數(shù)十年(shù shí nián)的年輕男主和中年男主靈魂互換(hù huàn)的奇遇,然后通過這場奇遇讓男主(nán zhǔ)(主要是中年男主)從喪失生活熱情(rè qíng),走向重燃生命斗志以及明白幸福就(jiù)在身邊的道理。
這個設定是沒有(méi yǒu)問題的,同時開場那大幾分鐘針對中年(zhōng nián)男主的落魄和壓抑的塑造也(yě)是說得過去的。
但靈魂互換后的(de)經(jīng)歷就真的怎么乏味就怎么來(lái)。
中年男主確實曾想過買彩票(cǎi piào)買股票買房產(chǎn)來發(fā)家致富,但這些(zhè xiē)念頭也就作為笑料一筆帶過,然后就(jiù)一根筋想著靠自家餐廳的創(chuàng)業(yè)(chuàng yè)來發(fā)家致富...明明后來就能隨時和(hé)互換到未來的自己溝通上,但(dàn)就愣是沒有了買彩票那回事(nà huí shì)。
同時男主在餐廳經(jīng)營的方法施展(shī zhǎn)上也是毫無看頭,什么在運動會(yùn dòng huì)上強行打廣告,什么搞一個充值返現(xiàn)(fǎn xiàn)活動,什么用虧本價去賣套餐...然后(rán hòu)就足夠引爆客流,再然后就是登上(dēng shàng)各大媒體頭條,再再然后就是小店(xiǎo diàn)換大店并等著大老板前來投資(tóu zī)暴富。
這整個過程幾乎不能給觀眾(guān zhòng)帶來任何的高能和驚喜感,這個(zhè ge)發(fā)展經(jīng)過就完全對不起男主的“未來(wèi lái)人”身份,屬于編劇隨便找些手段就(jiù)硬將男主頂上人生高峰而已。觀眾(guān zhòng)感受不到任何的爽感,它的糊弄(hù nòng)程度和后來大老板被一只鵝(é)趕跑是旗鼓相當?shù)模紝儆诰巹]活(méi huó)的硬扯為之。
再進一步說,這部(zhè bù)電影??的編劇是不太有能力駕馭這種(zhè zhǒng)穿越和改變未來的題材的。除了(chú le)前面說到的高能感完全缺位(quē wèi)外,對未來的改變的設定也(yě)是完全看不出心思投入,就屬于那種(nà zhǒng)“想改變的時候就改變,不想改變(gǎi biàn)就可以不改變”的敷衍,妥妥的(de)工具化呈現(xiàn)。
不僅如此,這種敷衍的編排還(hái)見于內(nèi)涵價值的詮釋上,對應的(de)具體呈現(xiàn)便是“硬將一場比賽的(de)冠軍當成人生轉(zhuǎn)折點”。
我理解編劇是(shì)想用男主堅持拿下冠軍來反映(fǎn yìng)成長,強調(diào)出人生意義不一定要靠(kào)金錢來實現(xiàn),以及更強硬一點的(de)“金錢買不來真幸?!钡睦砟?。
但理念宣揚(xuān yáng)最沒意思的就是硬頂(即為了表達(biǎo dá)而表達),制作人在沒有交代清楚(qīng chǔ),或者說設置足夠的外部限制和壓力(yā lì)的情況下, 突然就將劇末的(de)那場比賽的冠軍設定成“男主最大(zuì dà)的心病”,這就屬于非常生硬的(de)強行成長刻畫。
在觀眾看來,那也(yě)就是一場比賽。你要說比賽對男主是(nán zhǔ shì)如同生命般可寶貴,是一次都(dōu)不容丟失的,那剛開始那場假裝瘸腿(qué tuǐ)的比賽又算什么呢?或者進一步(jìn yí bù)說,最后那場比賽的贏下又(yòu)是否密切關聯(lián)著男主的關鍵學業(yè)(xué yè)晉升?而中年男主往后的數(shù)十年落魄(luò pò)人生,是否也和當年沒有贏下比賽(bǐ sài)密切關聯(lián)呢?
這一切都沒有交代(jiāo dài)清楚,就直接當做“最重要”的默認(mò rèn)設定拋出。
在沒有交代清楚最后那場(nà chǎng)比賽的必要性和可寶貴性的(de)基礎上,讓男主毅然決然拒絕重金收買,讓(ràng)他寧可讓老爸背負沉重債務也(yě)要堅持高尚---這整個過程就屬于(shǔ yú)愣頭青式的理想主義詮釋,屬于強行成長(chéng zhǎng)的劇情編排而已。
所以說賈冰的(de)這部《奇遇》其實可看性是不太足夠(zú gòu)的,它要么就是用強行溫情來(lái)讓男主拒絕誘惑,要么就是用人物(rén wù)的降智來達到劇情推進目的。
比如男主(nán zhǔ)的那位富二代,他和他的(de)有錢老爸究竟要憨憨到什么(shén me)程度,才會在看到男主恢復青春活力(qīng chūn huó lì)之后,立馬傾家蕩產(chǎn)的投入呢?也比如(bǐ rú)富二代的拖延病癥,就純純屬于(shǔ yú)降智的刻畫方式,用爛梗式的寫法來(lái)為主角團達成拖延目的而已。
不是(bú shì)說打著“喜劇”旗號就能夠隨便糊弄(hù nòng)的,否則賈冰又如何洗刷掉“爛片(làn piàn)掌門人”名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