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趙辛民有沒有后悔貢獻出這么(zhè me)妙的名字——按馬伯庸小說后記,他本是(shì)馬作家在廣州的好友,情誼千斤(qiān jīn),不用談錢。這名字就自然被借用(jiè yòng)到小說中,化成了一名唐代嶺南(lǐng nán)小吏。
嶺南小吏趙辛民,在《長安的荔枝(lì zhī)》原書??中不過短短出現(xiàn)了一下(趙辛民本人(běn rén)肯定不會介意)。但在電視??劇《長安的(de)荔枝》里,趙辛民簡直貢獻了中國職場(zhí chǎng)劇最為代表性的演出。演員公磊,把(bǎ)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員,演出了絕大多數(shù)官員(guān yuán)的樣子。套用電視??劇的語言,“彩!彩(cǎi)!”

長劇35集,按網(wǎng)友們的說法,有點(yǒu diǎn)長了。但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顯然不是(bú shì)只想講李善德怎么運荔枝的艱辛(jiān xīn)旅程。試驗山路、水路、各種騎手,恰恰是(shì)劇中相對平淡的部分,因為我們都(dōu)知道他運成了。但 怎么穿過山路(shān lù)、水路以外的事情,恰是真正好看的(de)部分。

李善德出場時,難關(guān)就是幾撥人(rén)。想買房,有借房貸的人壓著(zhe);想借錢,有嫌棄的親戚壓著;勤勤懇懇(qín qín kěn kěn)到單位點個卯,還有一撥算計的(de)同僚,跟著那更會算計的上司,一起(yì qǐ)將李善德推入黑鍋。背著房貸和債務(zhài wù)的“荔枝使”,就這么不得不開始了(le)必死無疑的差旅。

趙辛民出現(xiàn)在李善德到達(dào dá)嶺南后,作為長安荔枝使和嶺南(lǐng nán)何刺史之間的中間人,他萬般揣測(chuǎi cè),這活兒是干還是不干。
何刺史(cì shǐ)從不講清自己的需求,裝瘋賣傻,斗雞??寵雞??(chǒng jī),一切都要下邊人去猜、去體會(tǐ huì)。我到底想要你辦成什么、辦不成什么(shén me),都從那豐厚的肢體語言和(hé)漢語言文學中來。

因此趙辛民給人的(de)最初印象,是一個“閱讀理解”滿分的(de)人。任何詞句和動作都能被(bèi)他解讀出層層深意, 領導想不到的(de),他想到了;領導想到的,他想(xiǎng)得更遠。 他那提取中心思想的(de)功力了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或者滿肚子(mǎn dǔ zi)壞水的人碰到他都要感謝(gǎn xiè)——謝謝你給我潤色,幫我遮掩(zhē yǎn)那骯臟卑鄙的欲望。

于是何刺史(cì shǐ)離不開趙辛民,合謀有他,撒氣有他(tā)。他更像是個隨時倒空的情緒(qíng xù)簍子,用巧妙的語言接住領導(lǐng dǎo)的憂愁和不快,迅速地,他傾倒(qīng dǎo)至路邊,揮發(fā)成一團臭氣。

起初我們(wǒ men)為這趙辛民心疼。他的名字取得(qǔ dé)太好,辛民辛民,辛勞為民,和李善德有個強烈(qiáng liè)對比。李善德憑善良的道德感執(zhí)意向前(xiàng qián)不問其他,但趙辛民滿腹憂愁,有操不(bù)完的心做不完的閱讀(yuè dú)理解題,恰似每一個夾在職場中人(chǎng zhōng rén)。

有人說趙辛民才應該是李善德的樣子(yàng zi)。瘦骨嶙峋,左右為難。他的姿態(tài)總是那么低(dī),千般萬般“喏”,把身子都彎成了(le)老透了的蝦。見到這樣卑微的(de)人你如何不憐憫、不親近、不(bù)同情?你差點就被他的皺紋(zhòu wén)和佝僂感動出淚來。我朝要多有(yǒu)這樣的官啊該多好!
然而(rán ér)——必須有然而,你發(fā)現(xiàn)事情果然沒(méi)那么簡單。李善德要說是個理想主義的(de)人物(現(xiàn)實中他早就死透了), 鄭(zhèng)平安或趙辛民才是真正的人。 所謂(suǒ wèi)真正的人,他總有點那么復雜性(fù zá xìng)在。讓你感到正面的、向上的(de)能量,罩著背面的陰影。而趙辛民比(zhào xīn mín bǐ)鄭平安的陰影面積更大一些,鄭(zhèng)平安是坦蕩蕩的俗,我為父(fù)報仇為家族雪恥我忍胯下之辱;但趙辛民(zhào xīn mín)懂得偽裝,一個好名字,一副瘦皮囊(pí náng),我是那樣清廉正直勤勉的人吶(nà),你們都應該忽略我的野心。

當(dāng)趙辛民露出第一絲壞意時,你既有點(yǒu diǎn)失望,但又在意料之中。他的露餡(lòu xiàn)如你所料,對上,畢恭畢敬;對下,毫不(háo bù)遮掩。
趙辛民的親戚捧著花來叫(jiào)一聲“舅公”,趙大人嫌棄至極,生怕這不(bù)聰明的外甥拖累了自己。再道及(jí)那滅鼠轉(zhuǎn)款如何層層克扣,“開源節(jié)流”,趙辛民(zhào xīn mín)如此熟稔,又唯恐他的熟稔被(bèi)人輕易模仿了去。

在趙辛民日常(rì cháng)變臉的這一刻,我似乎終于等到(děng dào)了心中預期的一個小小高潮。對(duì),擅做閱讀理解題的下屬必會(bì huì)如此,當他成為上位者時,他(tā)也要用足那早被透支(tòu zhī)的尊嚴。而趙辛民不是一次兩次僅僅(jǐn jǐn)面對卑微的親戚時才露出這副(fù)嘴臉,只要在場沒有比他大的(de),他盡可復制他所嫌惡又(yòu)渴望成為的上級那一套——你跪(guì),你舔,你求我求到毫無臉面。這(zhè)都是你們的必經(jīng)之路。

當局面打開(dǎ kāi),我們看到嶺南之外更多的人(rén)。在長安,李善德的同僚們和上司(shàng sī)們每一天都在重復同樣的(de)姿態(tài),對上,對下,永遠有充足諷刺(fěng cì)的對比。尤其當李善德得到右相賞識(shǎng shí)時,他那原先算計、嫌棄得肆無忌憚(sì wú jì dàn)的同窗、同僚和上司們都表現(xiàn)(biǎo xiàn)出了組織的高度一致性。同窗立馬(lì mǎ)表明自己的同窗身份,上司立馬鋪平道路(pū píng dào lù),同事紛紛把禮送到門前——長安城里(lǐ)李善德惦記的那家點心店,排起了詭異(guǐ yì)的長隊。

李善德似乎是一個無情的(de)相機,記錄了職場浮沉。他的心中(xīn zhōng)只有那幾枚荔枝,人來人往誰去誰(shuí)留,他從無心過問。但恰恰是(shì)這樣的冷酷,如機器般帶我們看到(kàn dào)了他的周遭—— 像趙辛民這樣的(de)人如復制粘貼無處不在,他們用著相似(xiāng sì)的語法,擺出相似的身姿,當(dāng)權(quán)力以明確的上下對比出現(xiàn)時(shí),他們表現(xiàn)出了對組織的高度(gāo dù)服從——千千萬萬個趙辛民,跪下了不輕易爬(pá)起。


權(quán)力再向上,有人例外嗎?沒有(méi yǒu)。魚??常侍對左右相如是,左右相對圣人(shèng rén)如是。回過頭來他們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像(xiàng)臺詞里說的,“文書??之外,流程之上(zhī shàng)”,如此才彰顯真正的權(quán)力。
李善德的(de)天真,是把流程當成了一道復雜(fù zá)的算術(shù)題。 應用范圍僅限于真空場景,在(zài)絕對的時間、絕對的速度和絕對(jué duì)的人力匹配下,運輸荔枝是一項(yī xiàng)可以不斷精算的數(shù)學實驗,直至各(gè)絕對條件達到極限。
但李善德低估了(le)人算。從他身邊的人開始,到(dào)嶺南的人,長安一路向上的人(rén)。 算術(shù)題在他們手中都變成了閱讀(yuè dú)理解題 ——做成了,怎么樣;做不成,怎么樣(zěn me yàng);做快、做慢、誰來做,又是怎樣(zěn yàng)?千千萬萬個趙辛民在處心積慮。
不過他們?nèi)f變不離其宗的(de)主旨是一致的。再難的題(tí),答題要點只有一個:即領導的心頭(xīn tóu)好比什么都重要。何刺史愛??雞??,魚??常(yú cháng)侍愛??魚??,圣上愛??牡丹……貴妃提了那么一嘴(yī zuǐ)荔枝,傾國傾城。
這在天真的李善德這里(zhè lǐ)無法想象、無法掂量。他發(fā)現(xiàn)運荔枝(lì zhī)的方案,最終是一道閱讀理解題(tí),且成本高昂。人們實際并不在乎你(nǐ)用多少天運到了荔枝、走山路(shān lù)還是水路、甚至花了多少錢,人們(rén men)只在意,荔枝能不能送進圣人(shèng rén)的口中,照亮自己的金剛不壞之身(zhī shēn)。

無數(shù)個趙辛民,從基層開始,懂得了這道題(zhè dào tí)的珍貴。當他第一次踏入掌握權(quán)力的(de)門檻,他就頓悟了,他所信仰(xìn yǎng)的擅長的都不重要,重要的(de)只是掌權(quán)者的喜歡。在那一個品畫(pǐn huà)的瞬間,他領悟了官場生存真諦(zhēn dì),畫,等于有人愛??的錢,等于有人(yǒu rén)愛??的名,等于后來的雞??寶、荔枝(lì zhī)和牡丹。

“這種極其荒謬的感覺,讓(ràng)他忍不住生出比奔走驛路更深的(de)疲憊。此事起于貴妃的一句無心感嘆(gǎn tàn),終于貴妃的一聲輕笑。自始至終,大家都(dōu)在圍著貴妃極力兜轉(zhuǎn),眼中不及其余(bù jí qí yú)。至于朝廷法度,就像是個蹩腳的(de)龜??茲樂班,遠遠地隔著一層薄紗,為(wèi)這盛大地胡旋舞做著伴奏?!?
小說(xiǎo shuō)里最后的這段話,點醒了李善德。但(dàn)在無數(shù)個瞬間,早就點醒了無數(shù)個趙辛民(zhào xīn mín)。第11集“山居圖”,就是趙辛民徹悟的(de)轉(zhuǎn)運時刻。他看著砧板上的魚??(yú),理解人世的真諦。然后他偽裝出(chū)清貧的面孔,踏進了上位者的(de)大門。

《長安的荔枝》,小說或劇作野心(yě xīn),怎可止于運輸荔枝的實驗。從第一集(dì yī jí)開頭的牡丹,到最后一粒送入小孩(xiǎo hái)口中的昂貴荔枝,中間的艱辛是(shì)與人的博弈。在無數(shù)個瞬間,李善德(lǐ shàn dé)都有可能成為趙辛民,迅速加入流程(liú chéng)合理化的隊伍中,但他保持了(le)那么一點可愛??和天真,努力??使荔枝(lì zhī)變得新鮮,使實驗變得簡單,人情世故,都(dōu)變成一場荒謬的辯論。
于是趙辛民這個(zhè ge)形象,更加深刻地留在了我腦中(nǎo zhōng)。正如契訶夫小說里的人物,被公磊(gōng lěi)演出了活生生的嘴臉。但某些時刻(shí kè),你也會同情他,同情和他(tā)相似的人(正如同情你自己)。我們(wǒ men)終究是在“文書??之內(nèi),流程之內(nèi)”的(de)渺小個體,一句句“喏”換成今日的表情(biǎo qíng)包,穿透職場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