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 社會上最執(zhí)著于(yú)“什么是正?!钡娜?,往往自己最(zuì)不正常。
《地球上的星星?2》拍得(dé)好不好無所謂,關(guān)鍵在于,它替我們?nèi)映?chū)了一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的問題(wèn tí):
“正?!钡降资钦l發(fā)明的?
一個暴躁(bào zào)、好勝、憤怒的籃球教練,被迫去帶(dài)一群“有障礙”的孩子??。起初他排斥(pái chì)、羞辱、嘲諷??蓻]多久他開始變了(le),開始心軟,開始感動,最后甚至說出:“他們(tā men)才是最正常的人?!?
你可能(kě néng)會被這句話感動。 但如果你(nǐ)還只是感動,那你就輸了(le)。
這不是一句溫情臺詞,這是對(duì)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狠狠反噬。
你(nǐ)以為你每天活得“合群”“聽話”“上(shàng)進(jìn)”“禮貌”,就叫“正?!?? 不,你只是(zhǐ shì)比他們更會隱藏痛苦,更善于自我(zì wǒ)否定,更擅長做一個 被馴化的(de)成年人 。
電影??里那些孩子??,情緒直接,語言(yǔ yán)生澀,社交混亂。你說他們“有問題(wèn tí)”。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從不壓抑真實(zhēn shí),不苛求表現(xiàn),不強(qiáng)求理解。他們活(huó)得笨拙,但自由。
而我們,活得(dé)精準(zhǔn),但窒息。
那個叫古爾尚的教練(jiào liàn),是誰?他不就是我們自己嗎(ma)? 從小被教育要爭第一,要控制情緒,要(yào)不動聲色地變“正常”。 所以他一邊打球一邊(yī biān)自我毀滅,一邊指揮別人一邊搞砸婚姻(hūn yīn),直到被迫“做公益”,才被那些“不像(bù xiàng)人”的人,一點點治好了人性。
你(nǐ)以為你有選擇,其實你不過是(shì)系統(tǒng)里的一個高級工具人。
電影??(diàn yǐng)中最刺的一幕,不是比賽,不是(bú shì)高潮,而是那些孩子??在說:
“我想(xiǎng)打球,不是因為我想贏,是因為我(wǒ)喜歡你?!?“輸了也沒關(guān)系,只要你(nǐ)在,我們就很開心???!?
這句話如果(rú guǒ)從一個正常孩子??嘴里說出來,你(nǐ)覺得可愛??。 但從他們嘴里說出來(chū lái),你會覺得“他們不懂世界??”。
錯(cuò)。是我們不懂。
是我們太習(xí)慣(xí guàn)用“結(jié)果”定義價值,用“輸出”換來尊重(zūn zhòng),用“標(biāo)準(zhǔn)”裁剪一切“例外”。 我們嘴里喊(hǎn)著“多元共融”,行動上卻不自覺(zì jué)地把“特殊”踢出主流。 他們不是(bú shì)弱者,是我們強(qiáng)得太虛偽。
為什么你(nǐ)這么焦慮? 為什么你總怕掉隊、怕失敗(shī bài)、怕被看不起? 因為你打從出生(chū shēng)開始,就被灌輸一個幻覺: 人必須(bì xū)變得“像樣”才有資格被愛??。
但(dàn)這些孩子??,從沒努力??“像樣”,他們只是努力??(nǔ lì)“像自己”。
電影??不是在歌頌他們,而是(ér shì)在用他們的眼睛看清了我們(wǒ men)—— 我們這些被標(biāo)準(zhǔn)困住,被績效綁住(bǎng zhù),被“別讓人看不起”逼瘋的(de)人。
真正的“正?!?,不是符合社會的(de)框,而是 能容下更多不一樣(yī yàng)的框 。 否則這個世界??看似秩序井然,其實(qí shí)只是把一群沒有錯的人,悄悄(qiāo qiāo)邊緣化了。
最諷刺的是,電影??最后(zuì hòu),古爾尚成了英雄,他帶領(lǐng)孩子??贏了(le)比賽。 你可能以為,圓滿了,皆大歡喜。
不(bù)。那不是高潮,那是諷刺。
贏了(le)才算被承認(rèn)?他們本來就值得(zhí de)被尊重。 你看似是給了他們(tā men)掌聲,其實是重新用“成功”的邏輯(luó jí),綁架了一群最不該被定義的(de)人。
所以我說,《地球上的星星?(xīng xīng)2》真正說的不是孩子??成長了,而是(ér shì)社會太病了。
這不是一部溫情片(piàn),它是鏡子,是解剖刀,是一記響亮(xiǎng liàng)的耳??光。
留給我們的問題,只有一個(yí gè):
你到底活得像個人,還是像個(gè)“合格的產(chǎn)品”?